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省级课题开题报告
2023省级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陕西省教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选题意义和背景。1.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国内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给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然而随着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的不断增多,教育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教育科研部门的科研管理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基于传统的“手工+纸质”或是常规办公软件等管理方式己经不能满足目前科研管理的需求。如何加强科研信息的管理、提高科研质量、降低科研成本并争取最优化效益,是各级各类科研管理部门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国内己有部分教科研管理机构都实现了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教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陕西省教科所作为全省唯一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包括教学研究)的省级研究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承担全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规划、指导与管理,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陕西省是教育大省,近年来教科所承担的教育科研课题逐年增多,课题申报数量也逐年递增,这使得课题管理人员任务繁重,工作效率低下,导致课题的审理周期漫长,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课题申报、评审及管理的信息化,本研究依托导师主持的陕西省2012-2013年度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在“陕西省教科研网络化平台”中设计和开发课题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课题申请指南的在线发布、课题通知的即时推送、课题申报材料的在线提交、专家网上评审、课题细节信息的快速查询等功能,该系统将大大提高课题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的强度,使课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因此,课题管理系统是因实际而需,是实现教科研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体现。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信息与网络技术应用到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中,探索省级教科研课题管理信息化的途径。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根据陕西省教科所科研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发一个多级用户分层管理,并且包括科研信息发布、科研业务管理、专家在线评审等功能的网络化课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科研课题的发布、申报、评审、中检、结题等系列流程的网络化管理,为陕西省教科研课题管理的信息化提供途径,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1.2.2研究意义本研究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结合实际情况与需要,对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化途径的探索,具有很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科研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改变传统的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方式,有利于课题申报者便捷地申报课题、评审专家高效公正地评审课题,排除评审过程中“人情关系”的干扰,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和公平性;(3)实现了县(区)级、市级、高校、省级科研管理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多层逐级审核的方式,便于对课题研究过程的调控,提高了课题的研究质量;(4)课题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课题研究过程信息分类存储、课题研究进展及审核状态查询等功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材料及最终的研究成果也会被分类存储,形成教育科研资源库,非常有利于科研资源的整合和成果的应用推广;(5)目前国内省级层面的教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较少,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对教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尝试,对国内类似平台的建设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课题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教育科学研究规律,把握课题管理的基本要求,实施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是促进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必然要求。[2]为了解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现状,笔者对国内教科研管理机构的设置状况和省级教科研课题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C1)国内教科研管理机构设置状况我国的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是由上而下进行设置的,从国家到省级再到市级和县(区)级,最后到各个学校,都设置有教育科研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体系。在国家层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前身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担负着国内科研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建设任务。[3]在省级层面,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为各省的教育科学研究院或教育科学研究所,例如陕西省为陕西省教科所,其他各省(直辖市)均设置有同种类型的机构,其业务范围虽然因地域差异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职责一致,主要负责全省的教育科研课题的规划、指导与管理,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在市级和县级层面,一般设有市教研室或县教研室,主要负责本地区基础教育科研的管理。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在教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国内少部分省、直辖市级教育科研机构开始尝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课题的管理,具体表现为不同特点的课题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这些已有的课题管理系统按照应用方式可以分为如下两类。第一类主要是离线的单机课题管理系统,教科研管理人员在陆续收到课题的材料之后,利用系统记录课题的申报信息、材料提交情况、评审状况、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结题情况等,并且能够对以上信息进行索引查询。此种类型的课题管理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单机的软件,只能起到存储信息的作用,然而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动态过程,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会随之变化,这就要求课题管理部门及时对课题信息进行手动更新和调整,效率较低,此外由于这种方式只能通过定期地对数据整理来把握课题的相关信息,因此得出的数据相对滞后。第二类是多角色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在此系统中,课题申报者、评审专家、各级科研管理人员均可登录系统,根据课题研究不同阶段的安排与要求,不同角色用户对课题进行相应的操作,基本实现了课题的动态管理;课题管理人员也很容易通过网络向课题负责人针对性地发布相应的通知,并且能随时查阅课题申报及研究的情况,掌握最新消息;课题的评审专家则可以在网上实施对课题的评审,在线提交评审结果。3、参考文献。[1]陕西省教科研网。单位概况[EB/OL].[2]李倡平。浅谈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叨。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0:18-20.[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机构介绍[EB/OL].[4]刘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反思与改造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4,09:3-10+14.[5]郑明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好四座桥[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48-49.[6]欧启忠,魏文展,李向红,覃克服。科研管理信息化与业务流程优化探析田。科技管理研究,2005,03:48-49.[7]王天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J].现代情报,2007,06:224-225.[8]罗方述。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1:20-22.[9]刘红霞。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其比较明。机械管理开发,2005,04:114-115.[10]崔红娟。MIS开发方法研究一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J].硅谷,2010,19:17.[11]何礼富。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58.[12]高扬。基于。NET平台的三层架构软件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02:77-80+85.[13]范振钧。基于ASPnet的三层结构实现方法研究明。计算机科学,2007,04:289-291.[14]徐朝辉,樊银亭。MVC设计模式在。NET三层结构开发中的研究和实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02:70-73.[15]魏志军。Struts+EJB框架技术在Web开发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3,01:95-97.[16]王济昌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名词选编[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58页。[17]孙践知。ASP:NET程序设计实践教程(VB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1一13.[18]邵良杉,刘好增。ASP.NET3.5(C#)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9]魏江来。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陕西科技,2009,03:25-26+35.[20]哈尔平。信息建模与关系数据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1]康纳利,贝格,玉洁等,数据库设计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2]廖媛媛,唐振军。基于ASP.NET的数据库连接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2007,05:166-168.[23]徐枫,马国之浏良旭。基于ADO技术的数据库访问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01:107-110.[24]张裔智,赵毅,汤小斌。MDS算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8,07:295-297.[25]魏晓玲。MDS加密算法的研究及应用[J].信息技术,2010,07:145-147+151.[26]胡颖,郑文波。工程软件测试势在必行[J].自动化博览,2008,12.[27]周煌,周国庆,奚文骏,软件测试技术概述[J].中国测试技术,2005,03:56-58+75.[28]许赞泉。针对图形用户界面的软件测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29]宋波,张忠能。基于系统功能测试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可行性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12:31-33.[30]王晓华。软件安全测试方法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0,03:122-124+128.4、论文提纲。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1.3国内研究现状1.3.1国内省级教科研课题管理现状1.3.2国内省级教科研课题管理系统应用现状1.4研究内容1.5研究方法1.6本人参与的工作1.7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1.7.1研究思路1.7.2论文框架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2.1教育科学研究2.1.1教科研2.1.2教科研课题2.2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2.2.1课题管理2.2.2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流程2.3管理信息系统2.3.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特征2.3.2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2.3.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2.4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教科研课题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1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3.2系统总体业务流程3.3系统功能需求分析3.3.1用户角色划分3.3.2用户信息管理3.3.3课题通知发布3.3.4课题申报及材料上传3.3.5各级管理员审核3.3.6为评审专家分配课题3.3.7专家在线评审3.3.8课题查询3.4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第4章教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的设计4.1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4.1.1系统的技术架构4.1.2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设计4.1.3系统的开发环境4.2系统的功能模块详细设计4.2.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4.2.2课题发布模块4.2.3课题申报及材料上传模块4.2.4课题审核模块4.2.5课题查阅模块4.3数据库的设计4.3.1数据库需求分析4.3.2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4.3.3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4.3.4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第5章教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的实现5.1数据库的连接5.2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5.2.1用户必要信息的设置5.2.2用户登录的实现5.2.3用户注册的实现5.2.4管理员管理用户的实现5.2.5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保障S.3课题发布模块的实现5.3.1课题通知发布的实现5.3.2课题通知的接收5.4课题的申报及材料上传的实现5.4.1课题申报的实现5.4.2材料上传的实现5.5课题审核的实现5.5.1各级管理员的审核5.5.2专家课题审核的实现5.6课题查阅模块的实现5.6.1管理员查阅课题5.6.2用户查阅所申报课题详情第6章教科研课题管理系统的测试6.1系统测试的意义6.2系统测试的内容6.3本系统测试过程及结果6.3.1界面及功能测试6.3.2性能测试6.3.3安全第7章研究总结及反思7.1研究总结7.2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反思7.3展望5、论文的理论依
本文标题:2023省级课题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31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