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湖北大学商学院)品结构和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比较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比较作者:彭斯达,陈继勇,杨余,PENGSi-da,CHENJi-yong,YANGYu作者单位:彭斯达,陈继勇,PENGSi-da,CHENJi-yong(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余,YANGYu(湖北大学商学院)刊名:国际贸易问题英文刊名:JOURNALOFINTERNATIONALTRADE年,卷(期):2008,(3)被引用次数:4次参考文献(12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5.方希桦.包群.赖明勇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4(07)6.黄先海.张云帆我国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5(01)7.黄先海.石东楠对外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测度与分析[期刊论文]-世界经济研究2005(01)8.林毅夫.李勇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2003(04)9.Dhawan,U.BiswalRe-examingExport-ledGrowthHypothesis:aMultivariateCointegrationAnalysisforIndia199910.KarunaratneHigh-techInnovation,GrowthandTradeDynamicsinAustralia199711.McNab,MooreTradePolicy,ExportExpansion,HumanCapitalandGrowth1998(08)12.Keller.WDoTradePatternsandTechnologyFlowsAffectProductivityGrowth2000(14)相似文献(9条)1.学位论文姚芳中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2005本文以时间为序,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外贸结构的优化演变过程及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重点是对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结构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外贸结构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目的、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首先对对外贸易结构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介绍了对外贸易结构的特性和演变的条件与因素和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然后探讨了有关贸易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第三章为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结构和经济发展。分析了“一五”、“二五”和文革这三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情况。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补充,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这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是相适应的,并为以后的对外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四章为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几年经济增长与外贸结构的变化,这一时期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外贸结构的方方面面也都处于转型优化时期。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以一般贸易为主,模式结构主要为产业间贸易。第五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的外贸结构变化。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外贸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主要是加工贸易,模式结构主要为产业内贸易。机电类产品成为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进口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第六章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进出口的总体平衡,有利于通过国内外资源优势的转换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缓和国内结构性矛盾的原则,提出对外结构优化的目标和策略。小结部分是对本文重要观点的简要概括或进一步说明。2.学位论文郑建清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影响因素研究200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无论是在贸易规模的扩大上还是在贸易结构的优化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贸易结构作为一国对外贸易的基础,贸易结构的变动,不仅关系着一国的对外贸易的活动,也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也难逃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次危机对中国的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要早日走出危机,一方面要等待世界经济的重新复苏,另一方面中国要进行结构调整。因此,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不但是迫切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试图从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入手,研究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并对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将经验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本文先对对外贸易结构的概念进行界定,整理了国内外对对外贸易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说明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接着,探讨了与贸易结构相关的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影响贸易结构的变量,包括外商直接投资、中国资本存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人名币汇率、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等,并对它们进行量化.接下来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以及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现实发展水平。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对外贸易结构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3.学位论文周维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5本文在结合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对外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特殊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这一论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具有较强创新意义的。首先,在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结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演出影响对外贸易结构的八个概念因素(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产业特征、科技状况、教育状况、国际金融、贸易通道、政策环境)及十个具有相应衡量作用的指标因素(显性比较优势、资本劳动比率、全要素贡献率、产业内贸易指数、R&D占GDP比重、技术贡献率、教育投入GDP占比重、FDI累计量、人民币实际汇率)。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乘数分析法对所选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1985-2004年)的影响做出了实证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特殊背景下全面定义范围内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科技状况和教育状况)以及各结构的影响因素。最后,以这一研究结果为指导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4.学位论文马玉卓从外贸依存度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2006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而有关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状况时,常常用到外贸依存度指标。然而,在运用外贸依存度指标分析国家经济贸易状况时,受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外贸依存度指标计算公式内在矛盾的影响,所得到的指标数据往往与我国实际情况产生偏差。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综合考虑了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指标的因素以及外贸依存度指标的内在矛盾,计算出了新的外贸依存度指标,指明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外贸依存度指标与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相结合,对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全文章节的具体分布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外贸依存度概念、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状况及经济学界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现状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阐明外贸依存度指标的经济内涵及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指标的因素,也为文章的第二、第三部分的阐述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开始了对“外贸依存度”指标改良和修正的探索,文章详细论述了两种改良和修正的方法,并通过计算得到了我国外贸依存度指标的新数据;第三部分主要联系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运用相关修正或改良后的外贸依存度指标,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和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新数据值和建立在新数据基础上的我国外贸结构研究,提出了全文的结论:从整体来讲,无论是按传统方法剔除影响因素,还是按新的计算外贸依存度的方法,得到的外贸依存度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高,具体运用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上,则体现了我国在外贸结构上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应该予以重视。5.学位论文李雪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2006本文试图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入手,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其变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影响我国贸易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在理论部分,详细介绍了贸易收支理论,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原因及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接下来界定了贸易结构的概念,探讨了贸易结构的相关理论,分别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主体结构以及对外贸易分布结构的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一般规律。最后,重点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中国对外贸易有关数据,通过绘制大量图表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的趋势及人民币升值对其的影响。论文的结尾部分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优化贸易结构提出的相关的策略建议。6.学位论文孟振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2006贸易结构是一国对外贸易的基础,贸易结构的变动,不仅关系着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同时也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无论从贸易规模的扩展上还是在贸易结构的优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入手,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其变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影响我国贸易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在理论部分,界定了贸易结构的概念,探讨了贸易结构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贸易结构变得一般要素以及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接下来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历史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以及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一般规律。接下来一部分是主要选取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汇率和金融发展等影响我国贸易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影响我国贸易结构变动的机理,个别因素构建了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对外贸易有关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的趋势与影响因素。论文的结尾部分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提出的相关的策略建议。7.学位论文裴沛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2008关于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既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又是产业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大力拓展对外贸易,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竞争力显著提高,这对其三次产业产值的迅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江苏省这样的特定区域里,探索其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是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机制,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其对外贸易结构在产业结构演变升级中的重要地位,为对外贸易结构的改革调整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本研究全面分析了对外贸易结构及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总结了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首先,运
本文标题:(湖北大学商学院)品结构和方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6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