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三重门心得【精选4篇】
三重门心得【精选4篇】您想好该怎样写心得体会了吗?当我们有时候备受启迪时心得体会会让自己铭记于心,我们必然要写1篇优秀的高质量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在这里编辑提供了1篇涉及“三重门心得【精选4篇】”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方便后续参考下载,请您下载收藏!三重门心得篇【第一篇】1、这种地方,电视台像在选美,谁漂亮谁上;广播台像在选鬼,怎么丑的人都有。2、在爱情方面,人类有一个大趋势。男人眼里的理想伴侣要像牛奶,越嫩越白越纯越好;女人眼里的理想伴侣要像奶牛,越壮越好,并且能让自己用最少的力挤出最多的奶。3、这世上最可畏的男人是自称不近女色的,他们只是未遇理想中的女色罢了,一旦遇上,凭着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不近女色”马上会变成“不禁女色”,所以,历史学科无须再追究汉字是不是仓额所创,总之,汉字定是男人造的,而且是风流男人造的。4、情诗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意要仿佛河里的游鱼,捉摸不定,若隐若现;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如同克林顿的诽闻一样层出不穷。最后给人的感觉是看了等于没看但没看却不等于看了。5、林父还童心大发,一句话道破了男人的心声,说“抓住时机,主动出台,煮完生米,就是胜利”。6、文学这东西好比一个美女,往往人第一眼看见就顿生崇敬向往。搞文学工作的好比是这个美女的老公,既已到手、不必再苦苦追求,甚至可以摧残。雨翔没进文学社时常听人说文学多么高尚,进了文学杜渐渐明白,“搞文学”里的“搞”作瞎搞、乱弄解释,更恰当一点可以说是“编文学”或是“槁文学”。7、做人,要么大俗,要么大雅,半俗不雅是最痛苦的人,徐志摩是大雅,马德保是大俗,但他们都是快乐的人,可你却半俗不雅,内心应该十分痛苦。8、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趣——因为他所读的内容别人早已读过好多遍,断无新鲜可言。9、今日之爱情与从前的爱情最大的不同就是命短,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今日爱情命虽短,但所需之步骤无一欠缺;其次一个不同便是分手,从前人怕当负心人,纵然爱情鸟飞掉了也不愿开口,而现代人都争当负心人、以便夸口时当主动甩人的英雄,免得说起来是不幸被动被甩。10、语文书里作者文章的主题立意仿佛保守男女的爱情,隐隐约约觉得有那么一点,却又深藏着不露;学生要探明主题辛苦得像挖掘古文物,先要去掉厚厚的泥,再拂掉层层的灰,古文物出土后还要加以保护,碰上大一点的更要粉刷修补,累不堪言。三重门心得篇【第二篇】读韩寒的《三重门》是和这萧瑟的天气一起进行的,窗外的雪纷纷扬扬的,天越来越冷,但是我还是坚持把它读完。读上去,韩寒文笔的老成和文风的辛辣的确是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他的阅历,他的思想很难让人想象这本书出自一个18岁的少年之手,但是总觉得他的深沉是那么不自然,那么辛辣的讽刺从这个少年口中说出是那么不伦不类,不尴不尬。虽然按着韩寒的意图一路笑过来,但阖上书册,却发现能值得回味的快乐并不多。小说中四处伏击的调侃和存在着语法错误的比喻不仅没有加强小说要表达的思想,反而使得主题显得七零八落,语焉不详。真正要引起人心灵震撼的力量,在呼之欲出的时候,却又像退潮一样逐渐暗淡。因为《三重门》,一场有关教育的话题正讨论的如火如荼。韩寒何去何从,教育又回如何,我想时间证明一切。三重门心得篇【第三篇】11、那药和人在一起久了,也沾染了人的习气,粒粒圆滑无比。12、赌场出疯子,情场出傻子。13、女性的美色和字迹成反比,人长得越漂亮,字迹越难看。14、女人的智慧与爱情是相对的,爱情多了智慧就少了。15、人到失恋,往往脑海里贮存的往事会自动跳出来让他过目一遍,加深悲伤。心静之时,回想一遍也没什么,只觉人世沧桑往事如烟;心痛之时,往事如烟,直拖着你一口一口吞苦水。每逢失恋情思亲,不是思活着的亲人,而是思死去的亲人,所以便有轻世之举。17、有句话说“爱情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这话其实不对,爱情没这威力,爱情只是促使女人去买最好的化妆品,仅此而已。18、学者相信,一切纯美爱情的结束是在床上,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若能又在床上开始的话,也算是一种善始善终的首尾呼应。19、其实女人第一眼喜欢的是才,男人有才,她吹牛才会有本钱,然后呢,要发展,等到两个人亲热得男人叫她叫‘宝贝'了,她就把‘宝'字留着,而那个‘贝'呢,送给你的‘才',她就爱‘财'了。20、教师不吃香而家教却十分热火,可见求授知识这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拖几十的就是低贱,而一对一的便是珍贵。珍贵的东西当然真贵,一个小时几十元,基本上与妓女开的是一个价。同是赚钱,教师就比妓女厉害多了。妓女赚钱,是因为妓女给了对方快乐;而教师给了对方痛苦,却照样收钱,这就是家教的伟大之处。三重门心得篇【第四篇】《三重门》是由网络才子韩寒所著。当我在今天夏天拿到这本书后,首先使我魂牵梦萦的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书名和韩寒这位才子的神秘感。令人惊讶的是,《三重门》竟是韩寒的处女作,他早在1999年著以此作,实属不易。在书中,我看到了韩寒这样一段话: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从韩寒的这段话可以看出,韩寒对中国教育的不解和疑惑,但韩寒对他自己有信心,他认为在这个时代中,在这个应试教育占主导的年代,他可以成功!《三重门》吸引我的地方,首先归功于他的题材,就对于我一个高中生的口味而言,这样的书读起来真是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它讲述了一群孩子们,在应试教育的年代中成长,从初中到高中,渐渐的长大。虽说是小说,但我在书中却看到了我们21世纪莘莘学子的影子。现在的教育太讲究应试教育了,太讲究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全面平庸,所以我们越发感到我们肩上的书包重了,压力重了,我们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取而代之的只是不停的盲目的所谓的“学习”。始终相信一句话:我是金子,我要闪光的。这是我读韩寒《三重门》后的最大感受,若这个时代的应试教育不改,我们必须改变自己!这样才能创造未来!
本文标题:三重门心得【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1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