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古诗简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于景中见情,次句便直叙其事。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教学目标:1.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了解诗人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贬官的不幸消息,便题诗抒怀,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遥寄给远方的友人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读题,介绍背景,解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2)学生练读,互评。(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4.品读悟诗情。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叫,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参考资料,少熬夜!(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回读全诗,感受意境。拓展延伸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附: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李白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尉的消息之后所作。王昌龄,字少伯,开元十五年进士,开元二十二年,又考中宏词科,由原来的汜水县尉升至校书郎,但是,由于仕途坎坷,开元二十八年获罪被贬为江宁丞,而后,上司又因他不拘细节,并以此为罪名,降他为龙标县尉。当时,李白正隐居安陆,壮志未酬,雄才未得以施展,心中充满不快之气,又逢朋友连连遭贬,对朋友的无限关怀和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因而作此诗,表达自己对王昌龄遭贬的深切哀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2.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3.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4.诗人的形象教学过程:导语: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一、文学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参考资料,少熬夜!诗和绝句。古体诗近体诗形成年代唐代之前唐代格律要求较少限制限制严格形式分类古诗,古风律诗,绝句举例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二、读:语速,语调,节奏三、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自号清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四、释题,背景1.标题: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五、赏析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积累“落尽、子规、愁心”等文言词汇。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参考资料,少熬夜!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欣赏品味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作者简介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2、自主:题解,作者。1题解。(1)闻:听到,听说。(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3)龙标:今黔阳。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2作者。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3、读诗品诗指导朗读诗歌4、感悟诗意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品诗欣赏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舷、辰溪之总称,参考资料,少熬夜!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6、总结杨花:漂泊无定写景:离愁别绪子规:不如归去明月:陪伴友人、抒情、关怀、思念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探究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答:龙标、五溪、夜郎。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4、本诗主题是什么?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之情。第二课时课堂同步练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第四篇】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位诗人,在听完我的描述后,你们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祖籍陇西成纪,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学生齐背(到《赠汪伦》提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体现出了李白与朋友之间多么深厚的感情啊)至真至诚的李白最重友情,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李白,去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板书课题(别忘作者)同学们对李白应该比较熟悉了,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咱参考资料,少熬夜!们这位伟大的诗人朋友呢?一位学生介绍(介绍的好我可以说:非常好,看来你和李白的关系一定很好),再找一位补充。出示PPT,红字一定要着重掌握。过渡:知道了诗人,是学习诗歌的第一步,为了深入地理解诗歌,我们常常还需要知道当时的写作背景,这叫知人论世。因为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时代和当初特定背景下的产物。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惊闻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咱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请同学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1、2。学生读完,提问: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古诗四步学习法啊?三、诵诗文好,同学们的记忆力非常好,我还听说咱班同学的朗诵功力很厉害,诗为心声,哪组同学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一下呢?学生读之前,提问:同学们,朗读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答后,我说:非常好,你们说的都很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抑扬顿挫。现在可以开始了,组长起头。找两个小组读,读完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建议要向他们提出来?然后教师评价。再找两个人读,读完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建议要向他们提出来?然后教师评价。最后齐读。四、品诗句过渡: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现在同学们借助手中的预习资料自学2分钟,弄清这首诗的意思,然后小组内统一答案,各派一位同学上前将题目和4句诗的翻译写到黑板上。其他人背诵诗句和翻译。写完教师挨个小组评价,分四点:1、内容对错。2、错别字。3、语病。4、补充内容要加括号。评完一组,该组起立齐读诗意。五、悟诗情过渡:诗句的意思已经清楚了,下面我开始进入诗的灵魂部分――悟诗情。请同学们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下问题。读完,现在开始合作探究。过程中随即提出总体要求或加入每组讨论。六、讨论完,挨个小组汇报。教师点评七、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首诗。参考资料,少熬夜!然后说:爱月的李白懂得借月传情,以愁表心,知心的昌龄定会读月明心,沐风会神,两颗心,远隔万水千山,就这样融汇在朗朗明月、习习清风之中,天地间还有什么比这种相知相会的神交更令人感动的呢?李白在朋友落难时,没有来得及问候一声,更没有亲自相送一程,他只是送给昌龄一轮明月,一颗愁心,却给置身蛮荒的朋友带来了永远的希望。八、拓展: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学生说,我最后说:同学们知道还真不少,我也为大家收集了几句送别诗,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九、达标测试最后我们
本文标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课教学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5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