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教案(最新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语文教案(最新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语文教案(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有关教案模板【第一篇】(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感受春天的美好。3、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产生寻找春天的想法。重点:识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愿意和他叫朋友的同学热情的喊喊他吧!(出示燕子图)2、你们看,他正一边非一边唱歌呢,我们来听听吧。3、你们愿意接受他的邀请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二、初读韵文,识字写字。1、欣赏春景图,练习说话。观察图画,你看见了什么?用最美丽的语言说给小燕子听吧,他会把最美丽的花送给你。(指名说,将花送给学生)2、初读韵文,识字写字。小朋友说的真美,想知道燕子是怎么说的吗?(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就多读几遍)生字大考验。(说说怎样记忆字;书写指导)三、理解韵文,领略春天进入朗读大擂台)1、分组合作朗读,要求:团结互助、互相提醒,共同努力。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小组赛读时,老师也参加其中与学生共同比赛,共同评议,并响应指导)3、给最佳合作小组送上礼物。4、看图引导背诵。(指名背,全班齐诵课文)四、作业:去大自然中找找你眼里的春天,画一画或写一写。教案【第二篇】活动设计背景近期观察大班幼儿在晨间操跳瓶子体能练习的环节中,有小部分幼儿动作不够规范,而立定跳远也是大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次课通过先学习立定跳远后再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参考资料,少熬夜!使幼儿后续体能练习中能很好完成技术动作。活动目标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2.增强幼儿的弹跳力以及灵敏、协调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活动难点:落地缓冲后的身体平衡。活动准备电脑多点数控播放录象片段、塑胶操场、营养快线小瓶子人手2个、音乐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激趣热身(预计用时5')课流程:课前观看立定跳远技术要领视频片段→播放音乐,游戏:大小风吹;高人矮人。“中一班的小朋友,今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但有个要求,认真看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游戏“大风吹,小风吹”:幼儿想像大风、小风、龙卷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幼儿跟随练习。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反复几次)游戏高人矮人:围大圆圈,教师于圆圈中,当教师是高人(站立)时,幼儿反之是下蹲。(反复几次)二、基本部分:自主练习(预计用时21')课流程:讲解、示范→探索跳瓶子→向下跳:定点跳伞。1、“谁告诉我刚才在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幼儿示范(围大圈示范幼儿站于圆圈中)→教师示范、讲解:步骤:⑴、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可弹动一次。⑵、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跳出。⑶、落地—屈腿全蹲。用形象1-2-3、立-定-跳-远数、字代表动作技术分解步骤。2、“今天黄老师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你们平时做操的瓶子,大家尝试用刚才学过的本领去进行练习。”巡回引导幼儿摆放不同位置的瓶子进行练习,重点引导由(近—远)调节摆放及幼儿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及动作连贯性。(鼓励胆小幼儿能跳出第一步)3、巩固练习:定点跳伞从30CM高的台阶往下跳到定点的圆圈中,跳到圆圈的幼儿进行奖品奖励,鼓励胆小幼儿。重点引导幼儿落地缓冲后的屈腿全蹲。参考资料,少熬夜!三、结束部分:(预计用时4')音乐放松游戏:木头人(不许动时规定幼儿做立定跳远预备、落地动作;)。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大风吹、小风吹”,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对幼儿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探索跳瓶子、定点跳伞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能力强的幼儿一下就能跳过,而能力弱一点的幼儿,通过连续的练习跳跃也能跳过,这是幼儿大胆创造的结果。教师对此没能及时加以引导,说明应变能力不够。导课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以所学课文的写法指导学生作文,诱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美、挖掘美、感受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思。教学重难点目标1教学设想1.由鲁迅的乐园--百草园导入,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乐园2.指导学生模仿鲁迅描写百草园的写法,描绘自己的乐园。3.教师写下水作文,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供学生模仿的范文,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4.作文题目:《我的乐园》5.教具胶片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写1篇作文,题目是《我的乐园》(板书)二、学生找乐园(5`)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1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的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乐园,那么你们的乐园又在那儿呢?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那么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乐园?学生自由谈论三.描绘乐园参考资料,少熬夜!(一)环境描写(23`)1.教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对百草园的什么进行描写?2.教师明确:不必说也不说单是是整体概括,其余为局部细写。3.模仿课文写法描绘自己的乐园环境,先整体概括,并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关联词联缀成句(板书)然后围绕单是就有无限乐趣进行铺叙--局部细写(板书)3.教师示范(内容见附页)4.抽查:指名念自己的文段5.学生点评(二)趣事的描述(15`)1.指名念雪地捕鸟一段、思考:这件事的描写抓住什么来写的?2.学生描述发生在自己乐园里一件趣事(板书:趣事描述)注意抓住动作描写、写出生气、写出童趣(以说为主)3.教师示范(内容见附页)4.抽查后教师点评四、布置作业(1`)把所写的片段联缀成1篇完整的文章。题目:我的乐园要求:1.书写工整、规范2.字数在500字以上(板书)我的乐园整体概括环境描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局部细写趣事描述(动作、生气、童趣)优秀教案【第四篇】教学设计《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1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第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4、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5、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6、教师范读课文。7、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8、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9、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10、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11、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12、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13、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14、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1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16、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17、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16、连贯背诵全段。第二课时1、齐读第二自然段。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6、连贯背诵全段。7、默写全段。第三课时1、齐读第三自然段。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参考资料,少熬夜!情况。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5、指导背诵。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教学效果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教学反思面对《师说》这样1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教案【第五篇】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教学重点:参考资料,少熬夜!主旨和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沈从文的小说风格。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品读法。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投影:1、“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的意义的人却很少。”2、“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情学生谈谈这两句话的体会(略)这位追求美爱与自由,热爱青春与美的作家就是现代小说家——沈从文。二。介绍作家作品。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
本文标题:语文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48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