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姓名:黄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伦理学指导教师:田海舰20100601摘 要 I摘要《管子》是我国历史上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全书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论述。本文主要研究《管子》中富含的经济伦理思想。《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春秋、战国直到秦汉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经济条件以及齐鲁大地特有的文化都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丰富、先进、实用。本文在对《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存在的前提——我们可以称其为《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经济运行的四个阶段作为研究《管子》经济论理想的基本路线,对《管子》的生产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以及消费伦理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阐述。《管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经济运行阶段的伦理意义都有较为深刻的阐述。在生产阶段,《管子》主张重视农业生产,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在交换阶段,对市场、商人、货币、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伦理思想进行论述,并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在分配阶段,提出“富而能夺,贫而能予”的分配伦理思想,尽量解决个体之间的分配问题;在消费阶段,对节俭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的伦理价值进行了分析,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消费伦理思想。总的说来,《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见解精辟独到。在处理农商之间的关系、借鉴与奢侈消费的关系方面更是独树一帜。这些理论,对于现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以人为本”生产伦理交换伦理分配伦理消费伦理Abstract IIAbstractGuanziisanEncyclopedicworkinChinesehistory.Ithasaprofoundandoriginalinsightsanddiscussiononthe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militaryandmanagement.ThispapermainlystudiestheeconomicethicsthoughtinGuanzi.EconomicsethicthoughtsinGuanziaretheproductofspecificsocialconditions.FromSpringandAutumnPeriod,WarringStatesuntiltheQinandHanDynastytime,theturbulentsocialenvironment,pooreconomicconditions,aswellastheuniqueMandarinQiluearthprovidedthesoilforsurvival.EconomicethicalthoughtinGuanziisrich,advancedandpractical.Thisarticlecarriesontheanalysistheexistencepremise(Wemaysaythatitistheessence)ofeconomicethicsthoughtinGuanzi.Onthebasisofit,thispaperStudiesfourstagesoftheeconomicalmovement'sachievementasthebasiclineofstudyingandcarriesonthemoresystematicanalysiselaborationtotheproductionethicsthought,theexchangedethicsthought,thedistributionethicsthoughtaswellastheexpenseethicsthoughtinGuanzi.Basison“People-oriented”,Guanzihadamoreprofoundelaborationtotheethicssignificanceoftheproduce,distribution,exchangingandexpendswhichareeconomyrunphase.Attheproductionstage,Guanzihadadvocatedemphasison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putforwordpointofviewthatweknowsthecourtesywhenthegranaryissolidandknowsthehonorordisgracewhenthefoodandclothingareenough..Intheexchangephase,itdiscussedtheethicalthinkingonthemarket,traders,currency,foreigntrade,etcandreflectedtheconcernsofthecountriesandpeoples.Inthedistributionstage,itputforwardthedistributionofethicalthinkingofRichbutcanseize,poor,butcangive,asfaraspossibletosolvetheproblemofdistributingbetweenindividuals.Intheconsumptionstage,itanalyzedethicsvalueofthriftyexpenseandluxuriousexpensewithitsuniqueperspectiveforustoshowadifferentconsumerethicalthought.Ingeneral,EconomicethicsopinioninGuanziisPenetratingandoriginal.Itisalsouniqueindealing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agricultureandcommerce,drawingontherelationshipwiththeluxuryconsumer.ThesetheoriesalsohasararelearnforthedevelopmentofmodernChinesemarketeconomy.KeyWordsGuanzieconomicethicthoughts“People-oriented”produceethicsexchangeethicstributionethicsconsumptionethics引 言 1引言《管子》,作为我国古代经书子集中对经济问题讨论最多的著作,是对先秦伟大学者管仲思想的详细阐述和发挥,也是管仲学派主要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全书内容丰富,思想复杂。除经济思想外,还涉及政治、教育、军事、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见解精辟论述独到。尤为重要的是,《管子》中的经济思想,大多蕴含深刻的伦理意义。也可以说,《管子》本身就包含有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当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经济伦理学在古代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却并不意味着当时不存在经济伦理思想。虽然《管子》的作者当初并没有单独以经济伦理作为条目提出思想,但当我们用现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原理去解读的时候,却发现两者确是相契合的。所谓经济伦理,亦即关于经济方面的伦理意义。经济伦理学包括对经济发展的伦理认识和对经济行为的伦理取舍、经济关系的伦理要求等方面的思想,是思考经济发展合理性的伦理产物,也是将伦理思想运用于经济活动的宝贵结晶。在我国,经济伦理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说其古老,是因为经济伦理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早已蕴藏,可谓历史悠久;说其新兴,是因为直到现代我们才将这种思想单独提炼出来进行专门研究。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活动领域中不道德现象的越来越多,经济伦理问题也逐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开始引起了普遍关注。本文将《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希望能从古代典籍中寻求到能解决现代问题的理论知识。本文在分析《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过程中,将以书中蕴含的以“人”为核心的主体伦理思想作为基础,以经济运行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伦理思想作为主线,并对二者同时进行论述。打破了以往研究《管子》经济伦理学的规律,或者从经济运行角度进行研究,或者从宏观角度把握,以期能呈现一个更完整更概要的《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2第1章《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要研究《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首先就必须要弄清《管子》的成书时间以及其作者,并且考证这一时期社会环境对于《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我们知道,因为任何一种思想,其产生、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就不会有符合时代的思想产生。《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也正是它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1.1《管子》其书《管子》是一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著作,在我国古代乃至当今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多年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书中所涉及的各种思想直至今日仍能为我们所用。1.1.1《管子》的作者、内容及其成书时间《管子》一书是由西汉刘向最后编辑整理而成,这一点学界基本没有异议。但是关于《管子》的作者以及书中内容所反应的时间则一直存在相当大的分歧。《管子》的作者,部分学者认为书中大部分篇章由管仲本人所作,或者是管仲和其弟子所作。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管子》是那些推崇管仲思想的人根据与管仲相关的史料和传说加工而成的,目前而言,持后者观点的学者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朱熹、胡适等。朱熹认为:“《管子》非管仲所著。仲当时任齐国之政,事甚多,稍闲时,又有‘三归’之溺,决不是闲功夫著书的人。著书者,是不见用之人也。其书《老》、《庄》说亦有之。想只是战国时人,收拾仲当时行事言语之类著之,并附以他书。”[3]p607胡适先生认为:“《管子》这书,定非管仲所作,乃是后人把战国末年一些法家的议论,和一些儒家的议论,和一些道家的议论,还有许多夹七夹八的话,并作一书。”[3]p607即是说《管子》并非管仲所作,而且认为《管子》是儒、法、道三家思想的交融。本文也认为,第二种观点考证更为详实、准确。关于《管子》中各篇章的完成时间,本文认同汤曾博士的观点,认为《管子》中的大部分篇章写于战国中后期,而还有一部分则是完成于西汉时期,主要是指轻重各篇。《管子》的内容,包括前期的涉及政治、军事、管理的主体部分,是管仲在齐国为相时思想的体现。后期内容则主要是关于经济发明的轻重第1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3各篇,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后世之人托管仲之名而作。总之,《管子》一书是由推崇管仲的后世之人所作。其中包含有管仲的重要思想,当然也包含后人们自己的思想。全书最终成书于西汉时期,所以书中的思想不仅反应了春秋战国这个过渡时期社会的特点,也包含一些封建社会的特点。1.1.2《管子》与管仲《管子》一书与管仲其人之间的关系是明显的,《管子》虽非管仲所作但却是由推崇管仲的学者所写。管仲的思想对《管子》书中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思想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管子》的经济伦理学也当然的受到管仲思想的影响。管仲(约公元前730—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亦称管敬重,颖上(今安徽省颖上县)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领主家庭,生于乱世,少时聪颖,精通诗书礼仪,会驾车射箭。早年生活较为窘困,曾从事过商业活动,当过兵,做过小官吏。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驱逐。后经鲍叔牙推荐,成为齐桓公的宰相,并且帮助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一生的经历复杂,这些经历也对他的思想观点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生活于战争连年的春秋初期,各个诸侯国互相兼并。此时,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势必倡导强权政治,以国家的安危为主体。管仲作为齐国宰相自然也对这样的主张持赞成态度。反应在经济伦理思想中,就是将国家和人
本文标题:《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7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