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二类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背诵能力。(三)创新目标: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课本以外的传播种子的方法。(四)德育目标:激发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句生动活泼,易于学生理解。2、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句表现的传播方法理解便不难。3、确定五点: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了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创新点:找到课文以外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德育点:理解诗句内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空白点:想象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生字卡片,挂图目的:直观的认识生字词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技术留空白、加深体验。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一、导引目标,提问:植物妈妈干什么有办法?有些什么办法?激发兴趣看图观察后回答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创设条件1)自读课文,用——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以小老师教读,开火车等形式检查自学情况。自主参与1)自读课文,用——画出生字词。2)领读、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旅行、娃娃、山洼、准备、观察、乘着风、豆荚、降落伞、苍耳、炸开三、组织研究1)全文共有几个小节?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有哪些不懂的词语。2)适时引导学生体味情感,入情朗读。体验发现1)读文后回答问题,提出不懂的词语。2)互相理解词语,熟读课文。四、引导创新1、熟读课文,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读课文。2、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情感。3、说说各种植物都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应用实践1、读课文。2、读中体会角色情感。3、练习背诵。五、反思小结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还知道其它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巩固提高1、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想法。2、谈收获六、研究性作业收集一些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自习课时与同学交流。《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学习字词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一些植物图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植物图片,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参考资料,少熬夜!1、欣赏2、设疑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别自己的小宝宝吗?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给我们讲了几个植物妈妈的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读一读,要求(1)划出本课生字,同桌互相听一听,认一认,帮一帮。(2)你能理解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还不够理解需要帮忙,请在旁边打个问号。(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它们是怎么样送别自己的孩子的?请填写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有:蒲公英妈妈是()()是(),()是()我还知道()是()。2、自己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三、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交流填空。2、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和指导朗读。3、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应该有什么的语气来读?4、议一议,想一想:“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这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第二课时一、熟读背诵,合作表演1、自由反复朗读,想想自己喜欢哪个角色,做好表演准备。2、引读课文,引导学生背诵,并用各种方式进行背诵。3、课文表演:教师和学生可以示范表演,然后小组内可以合作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看看哪个小组的表演优秀就请哪个小组上台自由发挥。二、精读课文、探究感悟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2、(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三、巩固字词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用各种形式认读,交流识字的方法。2、做猜字游戏:教师语言引导,学生猜字并找到相应的字,说说自己猜测的理由。四、写字1、指导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参考资料,少熬夜!2、示范指导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随时进行蝎写字姿势的教育。)五、拓展练习1、出示诗歌,学生试读(生字注音)种子的旅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传播的本领:等到成熟了,它们就去旅行——蒲公英张开降落伞,随着风儿飘不停。一旦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在那里生根。风滚草的果子,卷缩成一个个球形。随风在草原上滚动,把种子播进泥层。池塘里的。睡莲,种子在水面漂行,随着波浪漂啊漂啊,沉下水底发芽生根。椰子树的果实像只小船,它的外壳又坚又硬,波浪把它冲上海岛,岸边又会张出新的椰林。有的种子成熟了,蚂蚁会来搬运;有的种子靠鸟传播,鸟粪里常有幼苗诞生。有的种子长着钩、刺,能挂杂人的衣服上旅行;有的种子根据湿度一张一缩,像动物向前缓缓爬行。植物的种子,有各种能够传播的本领,一代又一代呵,繁衍它们的生命。2、组内互读,听一听3、指名朗读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给大家听听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第三篇】设计理念:《植物妈妈没有办法》是一首诗歌。全诗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课文,教学本课,可以让学生从优美的诗句中获得一些植物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细心观察事物的兴趣。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的情感融入课堂并参与认识活动,达到“教”与“学”的有效统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会认“旅、甲、洼、乘、豆、英”等12个生字。2、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三、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1、本课的生字卡片。2、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猜一猜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许多图片,认识吗?(椰子,浑身是宝;凤仙花也叫指甲花;苍耳外面长了一层带刺坚硬的外皮;豌豆有营养又好吃;莲蓬,我们这儿盛产莲蓬;蒲公英,一颗上长出许多种子,它们呈圆球形分散长着,每颗种子头上都有白色的小绒球;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它们像白色的棉絮,所以称它们为柳絮。)2、引入课文⑴师:大家真棒,认识的植物可真多。这儿有个问题,一齐读读吧。⑵出示第一节课文。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没有办法》。齐读课题。(二)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1、识记生字词师:谁能读准这些水果后面的生字,再给它找个朋友,老师就把这些果子送给你。指名认生字:“乘、炸、察、啥”是翘舌音;“英、乘、轻”是后鼻音;“植”里有三横;“粗”里面只有两横;“洼”的右边是两个土组成的。2、熟读课文师:大家的生字学得真好,相信课文你能学得更好。师:请大家打开课本p65,自由读读课文,你喜欢哪一节就把它多读几遍!比比谁读得最好。师: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指名生一节一节读。师:大家真会读书。通过读课文,谁知道课文讲了哪些植物有办法?[蒲公英、苍耳、豌豆](板书)(三)理解课文内容,细读欣赏,体会语言优美。1、指导学习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出示第二节)⑴师:谁能再读一读这一节。⑵师: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靠风力)⑶师:你从哪知道的?读:“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⑷师:蒲公英要飞行,除了有风,还要具备一些条件,是什么?(蒲公英有降落伞)⑸师:你从哪儿知道的?读:“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⑹来,让我们去看看蒲公英娃娃顶着降落伞,乘着风,怎参考资料,少熬夜!样出发?(一个接一个,很多个不停地出发),这就叫“纷纷”出发。⑺你能用“纷纷”说句话吗?⑻师:它们纷纷出发到哪儿去了?⑼师:落到哪儿,哪就是(它们的家)。这就是“四海为家”。⑽你觉得蒲公英妈妈的办法好吗?(好,它给孩子准备降落伞,只要风一吹,她的孩子就能四处旅行了!)⑾师:蒲公英妈妈真细心,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多好的妈妈,你不想大声地夸夸她吗?指名读。(声调高昂有力)齐夸。⑿师:这一节,蒲公英妈妈看着孩子们纷纷离开,心情怎样?(高兴、不舍、伤心)带着这些心情去读。蒲公英娃娃已长大,要离开妈妈独立生活,它的心情又怎样?(不舍、高兴)你读一读?2、合作学习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⑴分工,明确要求师: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真好,苍耳、豌豆的办法又怎样呢?下面我们分组合作学习。这边小组学习苍耳的办法,那边小组学习豌豆的办法?请看学习要求:①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②你觉得它们的办法好吗?说出理由。③从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朗读这一节。哪个小组能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了这3个学习要求,这个小组就能得到蒲公英妈妈的奖励。生学习。师:先由苍耳组汇报。生回答。师:再由豌豆组回答。生回答。⑵汇报学习成果,评出获胜组。3、学习第5节。师:大家学得真认真,老师想送你们一些话,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第5节)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那怎样的孩子才能到它呢?(细心的孩子才能得到)师:我们都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四)总结、延伸。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知道蒲公英利用风力,让自己的娃娃四海为家;苍耳借助动物,将自己的孩子带到世界各地;豌豆经过太阳一晒,靠弹力离开了家,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椰子靠水传播……)2、师:我也搜集了一些,让我们去看看。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创作实践,学习体会诗的语言。植物妈妈的方法还真多呀,你能选一种植物照着课文再写一节诗吗?教后反思:1、本课设计时,着手从看、听、说、读、写多方面锻炼孩子的能力。看视频,找答案,用流利完整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认真听同学的发言,老师的问题,为自己说打下基础。力求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多方面发散思维、感悟、领会,从而达到情感朗读的目标。仿写是训练孩子们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手段,值得提倡。2、学生能正确识记生字,扩词,扩句。在情感朗读时需老师引导,学生们乐意参与朗读,乐意自主学习,有较强的争先感与学习欲望。低年级的课堂多表扬、多鼓励,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教案【第四篇】《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琅琅上口,是1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阅读。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课件和,努力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教学情趣,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乐学为主要形式,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从而达到了“了解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背诵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起始环节我让学生们学习了第一节,学生们通过自由读找出了自己不懂的词语“四海为家”,紧接下来我的教学以学习“四海为家”这个词语为主,展开了对文中的二、三、四小节的学习。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片段内容的意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蒲公英的孩子们是怎样离开蒲公英妈妈的?书上用了哪个词语?(纷纷)纷纷是怎样的啊?在此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出示了蒲公英纷纷飞舞的画面,让孩子们直观的知道了,纷纷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出发。紧接
本文标题:《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87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