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施工的方案【参考4篇】
好文供参考!1/42施工的方案【参考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施工的方案【参考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施工方案【第一篇】一、施工准备屋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应落实到人。按设计要求备齐材料,使用材料应从评审合格的分承包方处进货,应具备质保书、检测报告,进场材料应按规定取样复试,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合格的材料按规定专人看管,现场材料应堆放在对施工无影响、便于使用,又不妨碍成品保护的位置。二、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现浇混凝土屋面板浇捣对于屋顶结构层,混凝土要按密实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前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资源,不得留任何施工缝。用于屋面的混凝土选用稳定性好的大厂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并掺加水泥量5%-10%的Ⅰ级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好文供参考!2/42以尽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规定石子、黄砂含泥量均不得大于1%,减少混凝土的干缩。浇筑混凝土时做好泌水处理,在模板上留出泌水孔,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抗裂性能。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保持砼表面14d湿润,或在一周蓄水5cm以上保持7d,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2.水泥砂浆找平层及其它施工施工前必须仔细全面检查砼现浇板本身的防水如何,发现有渗漏现象时应及时填堵,并浇水检查,直至确保无渗漏后方可进入珍珠岩找坡施工。找坡应顺畅,不应凹凸不一,确保水流畅通。并及时做好上部的找平,保温和柔性卷材施工工作。尽可能不让珍珠岩找坡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层暴露时间太长。水泥砂浆找平层砂浆铺设应按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程序进行,每分格内一次连续铺成,严格掌握坡度,用2m长直尺找平。待砂浆稍收水后,用抹子压实抹平:终凝前,轻轻取出嵌缝条,完工后表面应根据《产品保护工作程序》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注意气候变化,如气温在0℃以下,或终凝前可能下雨时,不宜施工。铺设找平层12H后,需洒水或喷冷底子油养护。找平层硬化后,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分格缝。3、隔热层好文供参考!3/42采用40厚珍珠岩保温板。(1)铺设时找平层应干净、干燥。(2)珍珠岩保温板不应坡碎、缺棱掉角,铺设时遇有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用锯锯平拼接使用。破碎锯下的可用作找坡。(3)保温板应铺平,垫实、垫稳,紧靠基层表面。(4)接缝处用珍珠岩保温板的碎悄填嵌饱满。保温层上20厚1:水泥砂浆找平层特别要注意表面平整,不能有局部凹凸,不能有积水现象,故施工时要用2米长硬括尺括平,铁板压光,待砂浆收水后再用木蟹打毛,第二次用铁板压光,确保不起灰、不起砂、不起皮。4、851防水涂料施工(1)涂膜防水施工时首先应清扫基层,然后涂刷底胶,底胶的配合经是聚氨脂甲组分、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2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上,干燥4h以上才能进行下工序施工;(2)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均匀涂刷在涂过底胶和干净的基层表面,要求厚度均匀一致,每遍涂布量为/m2。(3)涂完第一遍涂膜后,一般干燥6h以上至基本不粘手时,方可按上述涂刷第二遍涂膜,但对于平面的涂刷方向要求后一遍应与前一遍的涂刷方向相互垂直。(4)保证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小于。好文供参考!4/425.细石砼刚性防水层施工细石砼保护层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支设好分隔缝木模。一般每格面积不大于36m,分隔缝宽度为20mm。一个分格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振捣采用铁辊滚压和人工拍实相结合的方法,不得采用插入式机械振捣器,防止破坏隔离层,上表面用平板振动器拖平。振实后随即用刮尺按排水坡度刮平,并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提浆抹平,初凝后及时取出分格缝木模,终凝前用铁抹子压光。细石砼浇筑完后应及时进行浇水等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养护完后,将分格缝清理干净,嵌填防水油膏嵌实密封。(彩色防滑地砖保护层施工同楼地面)3.顺水条、挂瓦条固定及英红瓦铺盖。(1).将顺水条、挂瓦条用沥青涂刷进行防腐处理,待干燥方可使用。(2).在坡屋面上弹出顺水条,放置位置线平行于斜坡方向放置,间距@500。(3).根据弹线将顺水条在屋面上固定,并用1:的水泥砂浆在顺水条于屋面交界处做成弧形,待干后涂851二遍。(4).弹出挂瓦条布置位置,方向垂直于顺水条,间距345,然后根据弹线用不锈钢钉将挂瓦条在顺水条上固定。(5).锈钢钉配用英红瓦专用搭扣将英红瓦固定,转角处用切割机割去多余部分再盖好脊瓦。严禁使用破损瓦片。好文供参考!5/42(6).加强突出屋面部分防水处理。四、防止渗漏措施屋面施工中防止渗漏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采购的材料应具有质保书、检验报告,材质优良方可使用。2.进场材料不得露天堆放,应有保护措施。3.现浇钢筋砼屋面应振捣密实,防止裂缝产生。4.基层应稳固、平整、清理干净。5.落水孔、天沟、上人孔、女儿墙根及阴阳角卷材收边等部位节点部位渗漏水是屋面通病,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及常规做法进行,并指派专人监督。6.屋面伸缩缝、分格缝的做法严格按设计与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前后次序不得颠倒。施工方案【第二篇】一、工程概况李村河、张村河景观环境工程(第四分册),共有十一个挑台,有五个挑台直接由驳岸向河中探出,为梁板结构。有六个挑台为独立柱、梁板结构。所有挑台主体为钢筋C30混凝土浇筑,独立柱基础要求坐在河底稳定层上,垫层部分由下到上分别为为500mm高的抛石密挤换填垫层、300mm的碎石垫层、100mm的C15素混凝土垫层。挑台的面层部分为花岗岩铺装或好文供参考!6/42塑木铺装。二、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xx);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xx)三、基础开挖施工方案1、围堰柱基础开挖前,先在柱的外围、距柱中心连线5米处,做围堰,围堰的的顶面高于水平面米,围堰的底部宽米,顶面宽1米。围堰的外层覆盖防水土工布。2、排水围堰做好后首先要排水,抽水机的型号要根据水量的大小而定。3、基础开挖用60挖掘机开挖基础,开挖的深度和宽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开挖出的土方暂作围堰用。四、模板施工(一)梁模板1、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铺设底模板→拉线找平→封侧模→预检。2、根据主控制线放出各梁的轴线及标高控制线。3、梁模支撑。梁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立杆须设臵纵横双向扫地杆,扫好文供参考!7/42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全高范围内设臵纵横双向水平杆,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00mm;。立杆顶端必须设臵纵横双向水平杆。在满堂架的基础上在主次梁的梁底再加一排立杆,沿梁方向间距。梁底小横杆和立杆交接处立杆加设保险扣。剪刀撑。竖直方向: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臵一道竖向剪刀撑。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2步设臵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度。4、梁模板安装。大龙骨采用48×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8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5、梁底模板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杆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梁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6、梁侧模板铺设: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应设臵斜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设臵腰楞,并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垂直间距300。(二)柱模板施工柱模板安装顺序是: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头找补。安装前要检查是否平整,若不平整,要先在好文供参考!8/42模板下口外辅一层水泥浆(10~20mm厚)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三)模板的拆除1、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2、柱、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板与梁底模板应在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有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压报告,经监理审批签发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除。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将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净,并按文明施工要求运出堆放整齐。5、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五、钢筋的绑扎(一)、柱筋好文供参考!9/42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钢筋接长→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拉筋)→布第二道卡位钢筋→(绑梁板筋)→布第一道卡位钢筋a、为保证柱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施工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100mm布设一道卡位钢筋。在浇筑板混凝土之前套上卡位钢筋,待绑扎柱筋之前取下卡位筋周转使用。b、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竖向钢筋。c、竖向钢筋接长:柱子竖向钢筋Φ≥14mm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其余采用绑扎接头,位臵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连接时设专人负责,由专业操作人员连接。d、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e、绑箍筋:箍筋的接头要交错排列垂直放臵;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要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钢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f、柱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30mm,采用塑料卡作为保护层,根据不同钢筋直径与厂家直接定做,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把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间距1000mm。好文供参考!10/42梁筋工艺流程:支梁底模及1/2侧模→在底模划箍筋间距线→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及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及主筋并绑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放臵保护层垫快→合另1/2侧模。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a、梁的纵向主筋Φ≥22mm采用电弧单面焊连接,其余采用绑扎接头,梁的受拉钢筋接头位臵不能在箍筋范围内,应在跨中区(跨中1/3处)、受压钢筋接头应在支座处,接头位臵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5d区段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b、在完成梁底模板及1/2侧模通过质检员验收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臵纵筋再套外箍,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臵,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C、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的同梁宽同长钢筋(端头应作防锈处理)。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d、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好文供参考!11/42梁)时,必须支撑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臵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主梁与次梁的上部钢筋相遇处。e、框架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要留有30㎜,以利灌注混凝土之用。f、采用塑料垫快作为保护层,当梁筋绑好后,立即放臵塑料垫块于梁纵向受力筋下,每根钢筋间距1000mm。、板筋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杂物→在模板上划主筋、分布筋间距线→先放主筋后分布筋→下层筋绑扎→上层筋绑扎→放臵马凳筋及垫块。a、绑扎钢筋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在平台底板上用
本文标题:施工的方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93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