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案例)设计集合【参考5篇】
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案例)设计集合【参考5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案例)设计集合【参考5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第一篇】一、活动目的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情省情市情教育,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绿色文化教育,倡导亲近自然与科学,积极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通过古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力量,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至10月。三、活动对象全市中小学(含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下同)学生和教师。四、活动内容各校要结合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三项文化”教育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以下三项活动:(一)“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实践活动。各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重大主题,依托思政课主渠道,上好红色文化课,用好《红色文化》教材及“三项文化”教育主题读本,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做到全员、全学段人手一册,开齐开足红色文化课程。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红色诵读、红色故事我来讲、爱国主义歌曲传唱、红色剧表演、“追寻红色足迹”研学实践等形式,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国情省情市情学习,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走进绿色自然,科技创客未来”教育实践活动。各校要落实“双减”政策和劳动教育相关要求,要“走出去”,引导学生走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校外教育场馆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科学课题,在大自然中开展劳动教育探索和体验,通过自然实验、标本制作、春秋游、亲子游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同时,要“请进来”,充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广泛开展“科学家进校园”自然科学讲座、科普展览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自然与生命的力量,感受大自然与科学碰撞的魅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三)“寻访非遗文化,感悟古色魅力”教育实践活动。各校要充分挖掘xx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组织学生走进非遗博物馆、探访古色遗迹、民俗采风、古色文化艺术写生、寻访传统老字号、寻访民间艺人、收集民间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走读中寻访、发现、体验江西非物质文化,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现状,总结和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以“我是江西非遗文化推介人”的形式推介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人们所产生的潜移默化推动作用。五、活动形式活动类别分为学生组、教师组、团体组,每名参赛学生或教师可任选一个类别报送1件作品。参加本次活动的主题征文、书法绘画、个人视频等参赛作品,被“三项文化”教育主题读本或成果展示活动选用,将纳入优秀作品评选范围。(一)学生组1.主题征文内容可讲述自己参与学校“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者介绍自己在“走进绿色自然,科技创客未来”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成果和收获,或者分享自己在“寻访非遗文化,感悟古色魅力”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发现和体会。征文要求:(1)内容真实、思想观点正确、严禁抄袭,凡抄袭作品一律取消获奖资格。(2)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正文统一用仿宋体4号字体,文章标题下须注明参赛学生姓名和所在年级,文章后须附1-3张活动相关佐证照片。(3)字数要求:小学生字数不少于300字,初中生字数不少于500字,高中生字数不少于800字。(4)各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或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参照相应学段要求进行(下同)。2.个人视频围绕“红色、古色、绿色”三个主题,可以选择其一进行拍摄:“红色”主题围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进行视频拍摄,记录家乡的红色景点、爱国主义场馆以及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研学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感受及收获;“绿色”主题以“绿色环保、绿色崛起、绿色践行”为核心,拍摄和讲述师生为“美丽校园、美丽家乡、美丽江西”所做工作与实际行动;“古色”主题围绕“寻访非遗文化,感悟古色魅力”实践活动进行视频拍摄,展示自己探寻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以“我是江西非遗文化推介人”的形式推介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非遗古色文化魅力。视频要求:(1)视频要围绕主题拍摄,内容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2)视频拍摄及制作设备不限,要求画面清晰、镜头运用流畅、声音同步无杂音。(3)采用MP4、AVI、WMV、MPG4等常用视频格式进行展示,应为横版画面。(4)视频大小360M以内,时长5-7分钟。(二)教师组1.主题征文或书法绘画围绕“红色、古色、绿色”三个主题进行主题征文、书法或绘画作品创作,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和展示“三项文化”教育活动成果,或者围绕“三项文化”教育主题读本进行插图设计创作。作品要求:(1)主题征文、书法或绘画作品内容要紧扣主题,严禁抄袭,凡抄袭作品一律取消获奖资格。(2)主题征文题目自拟,正文统一用仿宋体4号字体,字数不少于1200字,文章标题下须注明参赛教师姓名和所在学校,文章后须附1-3张活动相关佐证照片。(3)书法或绘画作品尺幅、字体不限,以扫描件或高清照片形式进行展示,格式为JPG或PDF,文件大小不小于2M,作品须注明参赛教师姓名、所在学校等相关信息。2.个人视频主要围绕“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故事我来讲”“诵读红色家书”“家乡地域特色文化”等主题进行视频拍摄。视频内容应充分体现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历史,汲取丰富精神营养,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视频要求:(1)视频要紧扣主题拍摄,内容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2)视频拍摄及制作设备不限,要求画面清晰、镜头运用流畅、声音同步无杂音,须配中文字幕。(3)采用MP4、AVI、WMV、MPG4等常用视频格式进行展示,应为横版画面。(4)视频大小360M以内,时长5-7分钟。(三)团体组以学校为单位,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拍摄师生或班级所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或者围绕“三项文化”教育主题读本中党史与时政故事进行舞台剧创作及拍摄。视频要求:(1)视频要围绕主题拍摄,内容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2)视频拍摄及制作设备不限,要求画面清晰、镜头运用流畅、声音同步无杂音。(3)采用MP4、AVI、WMV、MPG4等常用视频格式进行展示,应为横版画面。(4)视频大小360M以内,时长5-7分钟。六、活动评比及展示3-10月,各校积极组织师生学习“三项文化”教育主题读本,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并及时将参赛作品上传至“江教在线”活动平台,具体安排如下:(一)作品上传(9月20日前完成)。学生组由学生个人登录“江教在线”平台首页,点击“教育活动”,选择参评项目,以学生身份证号码作为账号登录,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6位,登录后填写作品信息,上传参赛作品;教师组由教师个人在“江教在线”平台首页用教师身份证号码注册登录后,填写作品信息并上传参赛作品;团体组使用学校账号登录上传参赛视频。(二)评选进度。各校于9月30日前在“江教在线”对本校师生上传作品进行初评,并将优秀作品入围县级(每组作品入围比例为本组上传作品总数的30%)。市教体局于10月15日前对入围县级的作品进行复评并将优秀作品入围九江市,九江市教育局于10月30日前完成市级评优工作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级遴选评优。(三)成果展示。按照“红之魂”“绿之美”“古之韵”(对应活动内容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走进绿色自然,科技创客未来”“寻访非遗文化,感悟古色魅力”三个篇章)适时进行“三项文化”教育活动成果现场展示和“追寻红色足迹”研学实践活动(具体时间及方案另行通知)。七、奖项设置(一)按学生组、教师组、团体组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同时设置指导教师奖,并对同一作品的每名指导教师分别颁发个人证书。个人作品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团体作品不超过4名指导教师。同一名指导教师在本次活动中颁发奖项不超过2次,如有超过将依据获奖名次就高不就低原则,对第3个及以上指导教师奖项进行删除处理,不再另行递补调换。(二)设置先进个人、先进学校奖项。先进学校、先进个人按照“重视程度、学校氛围营造、学生积极参与度、初评复评进展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价进行评选。八、有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三项文化”教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减”政策的具体举措,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各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国情教育、省情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各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三项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督查范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省教育厅将适时对各地开展“三项文化”教育活动情况进行督查。(二)精心组织实施。各校要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制定活动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并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手段,积极推动活动开展,打造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文化内涵、具有价值导向的品牌活动;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三)广泛开展活动。各校要抓好活动开展,发挥广大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组织和示范带头作用,从活动效果上着力,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收获、有成长,要认真做好成果评选和展示工作,及时总结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形式新颖、教育效果好的活动项目,形成可持续开展的德育活动品牌。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第二篇】一、指导思想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我们不能忘怀。我校将分五个阶段,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二、教育目标(一)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四)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五)培养学生勇于受挫,敢于担当的精神。三、活动内容(一)前期宣传工作1、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2、校园广播台播放红色歌曲。3、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名言。4、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5、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向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知识。(二)中期学习活动1、组织各年级进行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2、各班开展班会主题活动,开展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活动。3、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红色电影,阅读一本革命历史刊物,写观后感。4、红色教育知识竞赛。5、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写活动心得体会。评选优秀观后感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讲话全校师生学习。6、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参与爱心帮助等活动,写活动感受。7、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橱窗展示评比。(三)后期总结活动1、活动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工作。2、学生的书面心得体会。四、活动措施1、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领会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逐步推向高潮,深入开展各项活动。2、各班级要挖掘资源、创新形式。结合时代特征,根据自身实际,在继承中创新,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3、活动中班主任要策划好、组织好、协调好,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保证活动的实效性。4、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在各次活动中,各班级要及时收集开展活动的信息和相应资料,做好重点突出、内容详尽的报道和宣传。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第三篇】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6日-20
本文标题:红色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案例)设计集合【参考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05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