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主讲人:孟宪胜2学习背景财政部令第[2014]76号2014年7月29日,财政部作出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修改决定,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3《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的历史背景根据我国国内企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之上,要求我国必须有一套与国际相同或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加强政府监管的需要。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4《企业会计准则》定义会计准则是约束会计活动的行为规范。即规范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它既是一种行为的公共约定,又是一种技术手段。在我国又属于一种法规体系。会计确认是解决经济事项的定性问题,实际上就是确定企业发生经济交易或事项应该归属到哪一会计要素,是属于资产增加,还是负债增加等等。会计计量是解决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定量问题,实际上是利用通用、公共的计量工具(货币)对经济事项进行计量。会计报告是解决会计主体经济信息的对外公布的问题,实际上是解决会计信息社会化及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问题。5《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企业会计准则》是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等会计活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依据,是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基础。《企业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特别是资本市场。在我国会计准则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6《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企业会计准则》即规范了会计记录,也规范了会计报告,但是以会计报告为主。《企业会计准则》涵盖所有企业,施行企业的会计活动的集中统一,且突出金融的核心地位。《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主体全范围的规范,是会计主体整个管理活动的基础。也就是实施会计准则后,会计决不再是简单的核算和管理,而是需要会计主体所有领导、机构、部门参与的管理活动。7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会计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所有的会计行为必须遵守会计法。会计法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及人员、会计管理机构及法律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基本准则:各项会计活动的基本准则,其他准则的制定必须依据基本准则,同时又为具体准则以外的会计事项的规范提供依据。基本准则确定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定义及确认、计量的标准、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等内容。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是明确对具体的会计交易或事项如何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准则,共有41项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应用指南是对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如何应用进行具体的明确,主要是明确如何进行会计记录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8会计法规体系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特点。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制定坚持立足我国实际,又充分同国际准则趋同的原则。立足国情体现了准则的实用性,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同时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不能完全同国际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联交易的披露。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不作为关联交易披露。部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我国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是参与国际贸易与交流的基础,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制定坚持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9基本准则规范内容会计准则的精髓是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基本准则的作用: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即具体准则的制定必须依据基本准则;二是对具体准则没有规定的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提供处理原则。基本准则规范的内容: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10基本准则规范内容财务报告的目标列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企业投资者(包括潜在投资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债权人、社会公共等。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观念:资产负债表核心观,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11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定义会计管理的空间范畴。持续经营:定义会计管理基本前提。包括企业从设立到清算的全过程。会计分期:定义会计管理分期披露财务报告,便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货币计量:定义会计计量、确认和报告必须使用共同的价值尺度。各国均规定本国的会计计量、确认和报告的基本货币,称为记账本位币。12会计要素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分为6大类。资产: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统一。负债: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收入: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利润:经营成果。13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定义:凡应于当期确认的收入或支出,无论款项是否收支,均应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凡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无论款项是否收支均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14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意义: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是企业所有交易或事项确认的基础。与配比性原则的和谐统一。配比包括收入与费用因果关系配比。权责发生制的具体应用应付利息计算,实行逐笔计提。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般性原则)首要质量要求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相关性(有用性)可理解性(清晰性)可比性(一贯性、可比性):横、纵向可比。次级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必须交易和事项的实质作为确认的标准,不能仅依据法律形式。如信用社抵债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重要性谨慎性:体现不能高估资产、收入,低估费用和支出。及时性16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准则规定企业必须使用。增减记账法。已经被淘汰。收付记账法。不再使用。17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资产定义包含三方面内容: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不定义为资产。18资产的定义企业拥有该资源的所有权,或不拥有该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够被企业所控制。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不能形成资产。19资产的分类新会计准则将资产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包括:货币性资金、存货等资产。是指在一个正常的会计期间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以交易为持有目的的资产。预计在一年(含)内(资产负债表日起)变现的或能够随时交换资产或偿还债务的资产。非流动性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20资产的确认及列报资产确认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该资源有关的价值或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体现会计事项的可计量性。资产的列报:符合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项目。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列入资产负债表。2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业务。负债定义包含三方面含义:企业过去交易和事项形成的,未来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不能确认为负债。企业的现实义务,不属于现实义务的不能确认为负债。履行该业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2负债的确认、列报负债的确认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与该业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符合负债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列入资产负债表。23所有者权益定义、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计算公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24所有者权益定义、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来源:投资者直接投资,应在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中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如可供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等等。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形成利润留存于企业部分,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25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26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定义包含的内容: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同日常活动无关。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27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取决或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必须严格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区别。前者是指所有者对企业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则享有资产的优先索取权,是指企业现实或可确定日期承担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必须首先偿还负债。28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定义包含三个含义: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不是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不能确认为收入,应作为利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具体体现在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29收入的确认收入确认一般情况下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必须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流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会导致企业实现收入的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等。30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定义包含三个含义:费用是日常活动形成,应同非日常活动的损失的相区别。费用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体现在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与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31费用的确认费用的确认条件框架同收入确认的框架相同,一般应满足三个条件: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收入是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直接结果是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收入的直接结果是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与收入一致。32利润的定义和来源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具体体现盈余或亏损。利润来源包括以下两部分:收入扣除费用后余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指营业外收支、政府补贴收益等等。33利润的确认及恒等公式利润的确认主要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其金额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及损失和利得的金额。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恒等公式:利润=收入-费用34会计计量定义和实质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和列报于会计报表而确定金额的过程,实际就是解决如何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用确定金额登记到会计账簿和报表上,他解决的是会计要素的定量问题。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计量的特性,实际上就是会计计量的方法。会计计量实际上就是利用科学、公开、公正的方法(属性),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将符合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到会计账簿和报表的过程。35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计量属性分为五类:历史成本:适用于所有会计要素的初始计量。准则规定我国企业一般应当使用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确认。可变现净值。适用于期末存货及其他资产的计量,一般用于资产的后续计量。现值。适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可回收价值的确认。在信用社实务中主要用于贷款及应收款项的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第39号具体准则36历史成本的定义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实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实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7重置成本的定义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
本文标题:会计基本准则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1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