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基于内部反思的课程改革与教师培养
基于内部反思的课程改革与教师培养当下课堂是一种思维套所有的孩子——求同思维。今天的作业、考试题大多都有一个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甚至于开放性试题也有答题的模板。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很显然这个目标是应时而生,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校长就必须思考我们用什么课程来培养创新人才,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创新人才,谁来培养创新人才。这些问题不解决,培养创新人才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首先必须批判性地反思过往及当下学校教育出现的有碍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其弊端。反思至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部反思,一种是内部反思。所谓外部反思,往往是简单地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全盘否定或基本否定自己的教育,改革的做法就是基本照搬欧美的办学模式、课程教材、组织方式、教学方式,君不见,很多学校办起了国际部,基本就是这种模式。外部反思的要害在于:它是完全非批判的,它从来不去追问一件事情或一个原理的前提是什么,它的界限在哪里,它从来不去思考一种做法或一种经验是否存在问题,它的生存土壤、文化根脉是什么,从来不深入到事物的内容本身当中。比如走班制,为什么要实行走班制,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学科学习差异较大,所以走班,所谓因材施教是也;如果学生差异不大,是否还需要走班就需要讨论了,如果是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要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可以在选修课上走班。外部反思知道的是一般原则、基本套路,具体实施就是习惯于拿来主义,把西方的那一套原则、套路、模板拿过来套在我们的教育中,不客气地说它就是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它是去除土壤、抛弃背景的一种简单做法。外部反思在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界还是比较时尚的,可以产生炫人耳目的效应,但却完全遗忘我们自身教育本身的实体性内容以及我们教育所植根的文化土壤。所谓内部反思,就是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追根溯源式的反思,它并不拒绝外部理念、模式、经验的学习,但一定追问一件事情或一个原理的前提是什么,它的界限在哪里,它一定是以自身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分析为主,特别要基于教育的土壤文化,着眼于自身的草根进行反思。基于内部反思,当下基础教育在课程、课堂、教师、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当下课程的问题——一个课程标准统领下的标准课程。我们虽然有许多版本的教材,人教版,苏教版,上海版,北师大版等等,但是目标指向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覆盖广大的中小学生,尽可能多地占有市场是出版者的最高目标。思维模式是基本一致的,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内容是大同小异的,编辑体例也是大同小异的,甚至于思考练习的模式也是基本一样的,都摆脱不了追求高考、中考的现实需求。这样的课程教材缺乏弹性,没有张力,甚至可以说是基本僵硬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有自己的课程,这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课程,个性化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富于弹性,更加自由。可以是国内的某一本教材,可以是国际课程教材;可以是大学先修课程,也可以就是大学课程;可以是一部专著,也可以是一本选集。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可以自由选择,更应该教师自己创造课程以贴合个性化学习。当下教学是一种模式框所有的教师——传授加训练。知识的灌输加题海战术是今天学校教师最常用的手法,甚至在一些教师身上是唯一的方法,因此自然而然,教室成为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场所。这样既无法真正落实减负,更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人才不是用机械的方式像工厂加工产品一样加工制造出来,人才的培养少不了要传授知识,也少不了训练,但人才绝对不是被制造出来的,人才需要文化浸润,人才需要方法启迪,人才需要思维碰撞,人才需要真实情景,也就是说要把人才放置到真实的研究情景中去实际参与实验,参与研究,在实验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在教室里灌输知识,训练做题解题能力。当下课堂是一种思维套所有的孩子——求同思维。今天的作业、考试题大多都有一个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甚至于开放性试题也有答题的模板。今天许多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带着学生寻找标准答案的过程,课堂的结局就是学生最终对上老师的答案,优秀的学生就是对上老师标准答案概率最高的学生。老师的权威性就是他永远是真理的化身,他代表着标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老师手中的“金钥匙”,学生只要通过反复无数次的操练就能拥有这个“金钥匙”,就能打开大学的大门,就能走上阳光大道。殊不知,这样一种单一的解题训练,满足了功利性的需求,却最终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单一的求同思维使得孩子们思维僵化,科学创新既需要求同思维,还需要求异思维;既需要收敛思维,还需要发散思维;既需要纵向思维,还需要横向思维;既需要超前思维,还需要后馈思维。而且所谓的标准答案其实未必是正确的,人类科学前行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些问题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一些问题其实并不只是一个答案;一些问题的答案今天看是正确的,若干年之后也许就是错误的;一些问题的答案今天看可能是错误的,若干时间之后也许就是正确的。长时间的用僵化的单一求同思维方式训练学生,学生就最终还你一个亦步亦趋的人格特质,他们不再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有自己的创意,他们所拥有的都是别人给他的正确答案,他们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答案。在学校里由老师们用标准答案统一所有学生的大脑,有一天他们离开学校,走向单位,被所在单位的领导不断地统一思想,最后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思想,或者说就是大家只有一个思想。因此没有创造就是十分无奈而又十分自然的事情了。当下教育是各自封闭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小学老师永远教小学,中学老师永远教中学,大学老师永远教大学,这固然有其所谓专业化的好处,也就是术业有专攻。但它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教师的人才队伍基本是封闭的,封闭就容易僵化。知识的僵化,能力的僵化,眼界的狭隘,在封闭的环境中容易产生,相反,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因为其所处的环境相对宽阔,他所接触的人不同于本行的人,或者是他自身的努力使他跳出了自己的职业圈子,得以长足的发展。跳出圈子,就是跳出思维框框;人的突破关键就是思维模式的突破。为什么我们不能有意识地打破教师队伍的人事圈子?为什么不能把专业的研究人员引入中学、小学?为什么不能让律师来承担学校的法律课教学?为什么不能让工程师来中小学担任物理老师?为什么不能让生物制药的专业研究人员担任化学、生物教师?为什么不能让文学编辑甚至作家来担任语文老师?一旦打破这个行业圈子,教师队伍就活了,杂交才能优生,同质化一定导致生物种群弱化。如何解决问题,我以为关键在人,在教师,教师队伍是改变问题的核心要素。教师队伍有三个关键因素:一、什么身份——自由教师学校自由选聘教师,不需要经过教育局、人事局统一招考,教师队伍实行契约制管理。所谓契约制,就是学校和教师签订合同,教师没有事业单位编制,而是实行人事代理制、合同聘用制,享有深圳市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学校各类人员的合理流动和正常退出机制,实现从终身制到契约制的转变。它的好处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用人单位有用人权。学校选人、聘人,学校是用人单位,选择什么人来担任教师,长期以来都是教育局、人事局说了算,学校想进的人进不了,学校不想进的人反而进来了,进来之后,学校却又无权解聘教师,结果导致用人主体没有用人权,工作效率很成问题。实行契约制之后,学校作为用人主体,选需要之人,聘可用之人,保证学校自由选择一批热爱教育事业、有所作为的教师进校。第二,学校构建激励机制。因为实行的是契约制,教师队伍流动起来,学校教师队伍不再是一团死水,打碎编制,换来自由,双向选择。学校允许教师改变初衷,允许教师跳槽;学校既可以聘任自己心仪的教师,也可以解聘问题教师。优秀教师进得来,不合格教师出得去。教师队伍保持适当压力,对保持队伍积极进取很有好处。学校制定激励教师的薪资方案,教师工资水平平均高出同类学校同类教师20%-30%,根据职称、工作量、绩效来分配,采用学校自定的考核模式,多劳多得,引进学生、家长、专家参与评价的全面评价机制,而不是单一的分数评价,优绩优酬,没有了“在编”和“不在编”的概念,只要工作干得好,待遇就能上去,主要管理干部实行“年薪制”。二、从哪里来——来自各行各业学校有了用人权之后,教师的来源就开放了,完全可以做到唯德是举,唯才是用。明德学校实现三个打破。打破师范院校限制,我们的教师招聘既有师范类大学,也有非师范类大学,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理工科大学。众所周知,大多数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大量问题,他们的应届毕业生上岗实际能力十分堪忧,无法满足学校教师岗位的需求,今天上海市实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对新上岗教师实施一整年的半脱产培训,就是一个明显的说明。师范院校培养教师几乎没有明显优势,因此我们只看本人素质,不管出身什么类型的学校。事实上我们既招聘了华南师大、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北京师大、华东师大、江西师大、湖南师大、长沙师院的毕业生,也招聘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毕业生,既招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毕业生,也招收宾夕法尼亚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毕业生。打破资历称号限制,我们招聘教师并不看重资历或者是荣誉称号,资历可能带来的是经验,但经验同时是一柄双刃剑,既有了解学校、了解教学、了解教材的优势,但也具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可能,甚至拒绝变革;荣誉称号同样具有双向效应,一些荣誉称号代表的是过去,他曾经取得的成绩。但往往时过境迁,年资渐长,不思再进取,不思再奋斗,他的创造精神也许会不足,他的生长性相对较弱,更有甚者,有些称号的获得并不一定就是因卓有成效的课改而获得,而是因应试教育而取得。因此我们不看重光环,而更看重他的未来发展,事实上我们招聘教师曾经拒绝过包括特级教师称号获得者在内的一些资深教师,相反我们却招聘了三分之二的应届本科生、硕士生担任教师,教师平均年龄28岁,他们身上既少经验,也少包袱;虽缺资历,却不缺学力。实践证明,一年下来,有的教师已经成长为很有思想、教学优质、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打破行业限制。教育界常常是比较封闭的,表现在教师队伍的封闭上更加严重,非中小学教师行业的人无法到中小学任教,相反我们在国外看到的却不是这样的情况,他们的教师队伍没有行业封闭一说,而是各行各业的人只要有教师资格证,有学校需要的课程教学能力,就可以聘为教师。学校聘用的教师有来自重点大学的专业人员,上海大学科学研究机构的副研究员,这是我们中小学十分缺乏的科研人才,他能够实际带教学生进行真实前沿的科学研究;有来自专业协会的专业人员,我们聘用深圳市航模协会、车模协会的相关专业人士担任我们拓展课程的教师,我们聘用国际象棋大师深圳棋院副院长刘适兰及其团队作为我们的课程教师;我们还聘用学校课程所需的行业专业人员,有来自国安队退役足球队员担任我们足球俱乐部的教练,我们聘用省级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来学校开设“节目主持人”的专项选修课程。作为教师而言,当然首要的是师德品质,敬业爱岗,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还需着重于教师清晰的思维能力,即想得清楚,教得清晰;还需着重于教师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是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还需着重于教师不断改进的意识,自觉改进,自觉创造。三、怎么培养——行动培养教师培养重要的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这个既需要学校文化的长期浸润,更需要在学校教育行动中形成、养育,这就是行动培养,人的思想理念是在行动中建构的,人的思维方式也是在行动中改变的。教师的行动有两个重要的渠道,一是课程,二是课堂。培养教师就以这两个渠道为突破口,让教师不但参与课改,而且成为课改的主体,让教师不但研究课堂,而且成为新课堂的创造者。学校正在从学科重构、学科重组、学科重建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课程改革与课堂变革,与此同时教师的培养也同步进行。
本文标题:基于内部反思的课程改革与教师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17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