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信息经济学-05ppt-Chapter04
第9章委托-代理:道德风险安然事件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股东-经理主要讨论问题从安然事件说起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曾经声名显赫,如今却臭名昭著。作为安然公司的外部审计,因与安然合伙“违规操作”而受到美国国会、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美国司法部又以“妨碍司法”为由向安达信提起刑事诉讼。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对美陆军部长是否参与安龙内幕交易进行调查,美陆军部长托马斯·怀特去年10月,在获悉安然出现问题前,卖出手中总值为308万美元的安然股份。从安然事件说起在美国安然事件中,公司高级管理层、投资银行、证券分析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内外结合,共同欺骗不知情的股东。J.P摩根大通掩盖了安然高达40亿美元的债务,从安然公司获得了“巨额保险及咨询费”。J.P摩根大通分析师大肆推销安然的股票及债券。花旗集团副主席鲁宾2002年11月呼吁穆迪不要降低安然的信贷评级。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银行家们经常光顾安然总部,帮助该公司设立一些特别的实体以保持掩藏安然的债务。从安然事件说起安然公司自1986年以来,已经向华尔街支付了大约3.23亿美元的承销佣金。高盛公司将这笔佣金中的6900万美元装入自己的口袋;所罗门美邦带走了6100万美元;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赚了6400万美元。从安然事件说起2003年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校董为代表的安然股东向休斯顿联邦法庭递交了新的状纸,把9家银行一起送上被告席。这9家投资银行分别是---摩根-大通、美林、瑞士信贷集团的子公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花旗集团、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美洲银行、巴克莱银行、雷曼兄弟。指控:蓄意隐瞒财务真相,帮助安然设计虚假的金融交易,从而让安然得以掩盖其濒临崩溃的金融状况,并从中渔利。从安然事件说起:纽约的一位投资者坎吉勒声称在美国电子商务公司的股票上损失了50万美元。在股价高达60美元的时候,他的美林证券经纪人力阻他出售,以至错失良机,等到出售时每股价格已经跌到11美元。2001年3月,坎吉勒状告美林证券,声称美林证券的明星网络分析师布鲁杰特欺骗投资者,向他们推销和美林证券有金融关系的股票。坎吉勒的律师萨马斯基声称曾见到投资银行的合同,许诺给予分析师3%-7%的利润,帮助投资银行获取收入。从安然事件说起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环球通讯(WorldCom)公司在2002-2003年的五个季度中,竟然先后共虚报了38亿美元的利润。世界最大的复印机生产商美国施乐公司新公布的近年收入报告说,由于会计统计方面的错误,该公司在过去5年中高报收入14亿美元。在美林证券的备忘录中,布鲁杰特详细叙述了他和他的小组在1999年12月到2000年的11月期间,从涉及的52件投资银行的交易中赚了1.15亿美元。在其后很短的时间里,他的综合工资很快就从300万美元暴涨到1200万美元。从安然事件说起欺骗原因的直接性――股票期权在背后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公司股票市价大增后,高级管理层乘机买出手中借期权所持有的股票获利从安然事件说起《华尔街日报》(WallStreetJournal)和ThomsonFinancial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自1997年起,电信业内部人士直接将价值142亿美元的股票变现。加上风险资本家、管理人士信托基金和私人投资机构卖出的电信股票,总价值将近180亿美元。从安然事件说起一些内部人变现股票的金额巨大。Qwest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Inc.的创始人菲力浦.安舒兹(PhilipAnschutz)卖出价值近$20亿股票。公司前任首席执行长约瑟夫.纳西奥(JosephNacchio)售出了价值$2.5亿左右的股票,而通过行使期权,他仅用$2920万的价格买进他在上述期间出售的股票。环球电讯(GlobalCrossingLtd.)的创始人盖瑞.温尼克(GaryWinnick)变现$7.34亿,而当初买下这些股票的价格不过$2,000万。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Inc.)的首席执行长约翰.塞奇莫(JohnSidgmore)曾预测电信业的增长近乎无限,当时,他还是互联网公司UUNet的负责人,该公司1996年被世界通信公司收购。他总计卖出了价值$8,700万的公司股票。从安然事件说起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的造假丑闻,使得世界通信公司的资产总值由1153亿美元跌至10亿美元,公司股票从90年代末的62美元狂跌至停牌前的83美分,乃至破产。安然公司也于2002年12月2日申请破产,公司股票降至每股26美分。从安然事件说起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03年7月25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的造假丑闻将使今年美国经济损失370亿至42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公司丑闻和随之而来的股市大幅下跌并持续低迷正威胁着美经济增长的支柱--个人消费。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03年5月份由前一个月的96.9点下跌到92.4点之后,6月份继续下跌至86.5点,这是自2002年11月份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最低点。一、委托—代理关系代理关系(AgencyRelationship)在一种安排中,一个人的福利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代理人(Agent)行为人委托人(Principal)受到行为人的行为影响的一方一、委托—代理关系构成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具备以下三条: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而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双方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二者之间处于信息非对称状态。代理人一方的私人信息(隐蔽的知识或行动)影响委托人的利益。或者说,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决策和行动承担一定的风险。一、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合同,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来承担和完成一些事情,作为报酬,委托人给予代理人一定的收入。委托人无法完全观察到或无法完全证实代理人的行为,即代理人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合同必然不完全。委托人可以通过观察代理人行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测代理人的真正行动。一、委托-代理关系但是,影响代理人行动结果的因素并不仅仅是代理人的行动,还可能受到环境或委托人行动的影响。这点很关键,因为如果代理人的行动唯一决定其结果,那么委托人完全可以通过观察结果准确地获得代理人行动的信息。二、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和内容来划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不同类型。时间: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研究事前非对称的模型是逆向选择模型。时间: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研究事后非对称的模型是道德风险(moralhazard)模型.三、道德风险在某个行为者的行动后果可以同他人的行动后果相区分的情况下,即便这些后果可能受偶然的、无法观察的事态的影响,如果他们对风险持中性立场,只要按一个固定费用简单地把全部后果转嫁给这个经济行为者,问题可能很容易解决。事实上,这就是一个完全的合同。合同不完全性问题的产生,正是由于经济行为者要避免风险,或者,不能把责任归于一个经济行为者身上。二、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和内容来划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不同类型。内容:指某些参与者的行动。•研究不可观测的行动的模型是隐蔽行动模型。内容:指某些参与者的知识。•研究不可观测的知识的模型是隐蔽知识模型或隐蔽信息模型。二、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隐蔽行动隐蔽信息事前(exante)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号甄别模型事后(expost)隐蔽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蔽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二、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模型委托人代理人行动或信号隐蔽行动道德风险模型保险公司地主股东经理债权人住户房东选民投保人佃农经理员工债务人房东住户议员防盗措施耕作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努力项目风险房屋修缮房屋维护代表选民利益二、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模型委托人代理人行动或信号隐蔽信息道德风险模型股东债权人雇主经理债务人雇员市场需求、投资决策项目风险工作努力二、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模型委托人代理人行动或信号逆向选择模型买者保险公司雇主卖者投保人雇员产品质量健康状况工作技能二、委托-代理模型的类型模型委托人代理人行动或信号信号传递模型和信号甄别模型买者投资者雇主卖者经理雇员产品质量保证盈利率、负债率工作技能、教育水平三、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显而易见,这个定义包括许多不同的外部因素,可能导致不存在均衡状态的结果,或者,均衡状态即使存在,也是没有效率的。三、道德风险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问题相当普遍。出自《国富论》的引文足以说明,经济学家已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存在:“无论如何,由于这些公司的董事们是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财的管理者,因此很难设想他们会像私人合伙者照看自己钱财一样地警觉,所以,在这类公司事务的管理中,疏忽和浪费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斯密,1776年,第700页)三、道德风险合同的不完全性,引起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与他人之间的效用冲突。这种不完全性的产生归于几种原因:掌握的信息不相等,而同时又要避免风险或联合进行生产;订立合同需要费用,又有法律障碍,而且实施合同也需要费用。三、道德风险掌握信息不等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可能拥有独家信息。阿罗(Arrow,1985年)把这类信息优势划分为“隐蔽行动”和“隐蔽信息”。•前者包括不能为他人准确观察或臆测到的行动。因此,对这类行动订立合同是不可能的。后者则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对事态的性质有某些但可能不够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足以决定他们采取的行动是恰当的,但他人则不能完全观察到这样,即便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行动可被他人不付代价地观察到,他们仍然不能断定这些行动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三、道德风险隐蔽行动的例子是:工人的努力,雇主无法不付代价就可监督;投保人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由于他们的缘故而发生事故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承保人也不能无代价地进行监察。很显然,犯罪活动也属于这范畴。隐蔽信息的例子是:专家服务,譬如医生、律师、修理工、经理和政治家的服务。三、道德风险在经济行为者要避免风险的情况下,把全部的损失(或利益)都交给他们,就意味着他们要承担随机事态的全部风险。他们既要避免风险,就愿意购买对这种风险的保险。但是,对于其他经济行者来说,把那些经济行为者的行动后果和他们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分开是不可能的。对后者保了险,那就不可避免地把那些代理人和他们自己行动的后果相隔开了。当然,他们可能会对那些无法观测的行动或状态提供信息,但这种信息未必是可信的。三、道德风险当不可能把责任精确地归置于单个经济行为者身上时,也不能把后果完全地归置于他们。根据定义,当罪犯究竟是谁,还无法弄得十分确切的情况下,那就是这样的情况。三、道德风险集体生产也是责任和后果无法归置于个人的另一个领域。当产出低于某个定额时,可以实施某种集体性的惩罚,当产出满足或超过定额时,可以实施某种分配原则;这样做或许能诱发出希望的产出(霍姆斯特姆(Holmstrom),1982年)。但是,即便可能,这样的状况也是很有限的。三、道德风险某种产品必须与另一种劳务或产品一起使用,由于它们的实效受使用的条件和性质的影响,因此这些产品的质量就难于确定。类似的问题也会发生的。例如,药品必须和医生的服务联合使用。药品无效可能因为其质量,也可能由于医生的误诊(开错药方),或由于病人未能听从医嘱。三、道德风险在没有这些复杂情况下,对于那些了解自己产品质量的工厂主来说,为了消除提供劣质产品的刺激,提供一个对实效的保证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样的保证至少可以使那些想避免风险的消费者对药品实效的偶然变化得到某种保险。即便工厂主也是要避免风险的,通过“大数法则”,他的风险也有所减缓,所以就他而言,像承保人一
本文标题:信息经济学-05ppt-Chapter0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5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