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共经济学PublicEconomics新学期展望愉快而来满意而归请关掉手机或调到振动Pleasepoweroffyourmobileormutethem准备上课吧Let’sgetdowntobusiness!具体事务安排一、沟通渠道:1、课上:专门的面对面交流时间(每周三【分单双周】、周五上午各两节课)2、课间3、E-MAIL:xypanlian@126.com二、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平时作业四、期末成绩(平时30%+期末考试70%)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及其一般规律的社会科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较强的新兴学科,它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其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非常广阔,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十分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究竟应当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做,这是关系到国家财政、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的重要问题。现代国家政府经济作用日益扩张,已成为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公共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职能和作用的科学。我国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变革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改革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共经济学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学习和研究公共经济学,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是时代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学习进度表(总课时:54课时)周别授课章节与内容摘要教学时数备注1第一章绪论42-3第二章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64-6第三章公共产品8作业一次7-9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8作业一次10-12第五章公共支出8作业一次13-15第六章公共收入816-17第七章第三部门818总复习4《公共经济学》内容体系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公共收入第三部门公共支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现代市场经济是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组成的混合经济。现代人的一生都与公共部门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就日常生活而言,我们可能一来到人世间就和公共部门打交道。……即使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公共部门,我们仍然可能在不断地与公共部门打交道。……不以个人为中心,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现实中的大量问题是公共经济问题。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三农”(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就是一个公共经济问题。……政府活动经费应该怎样进行分配?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重点大学的支持力度,先有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大学的“211工程”,后有从重点大学中再挑选若干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以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这些,都涉及公共经济部门的支出问题。现实中的公共经济问题……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政府体育部门纷纷进行“奥运工程”建设。政府应该投入多少?政府在竞技体育上投入多少才是合适的?政府体育投入面临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权衡选择。……这是一个预算问题,是政府的公共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问题。有了贷款修路造桥,就有了过路费和过桥费的征收问题。什么时候应该收费?过路费或过桥费的征收标准是什么?谁才有资格征收过路费和过桥费?过路费和过桥费开征之后是否永远征收下去?每年春节一到,“春运”问题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春运期间,火车票和汽车票是否应该涨价?如果应该,涨多少才是合理的?政府有没有必要介入和干预这些价格的变动?民航票价是否有必要通过听证会制度确定?这些都是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规制问题。现实中的公共经济问题…………从上面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现象可以知道,公共经济问题牵涉面是非常广泛的。它并不仅仅是一般人通常所想象的财政收支问题,还包括全社会的金融业管理问题,政府规制问题;它除了政府部门的活动之外,还包括牵涉到其他公共部门经济主体的活动和非公共部门主体的公共经济活动。既然公共经济问题与我们密切相关,那么让我们启航吧!现实中的公共经济问题……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首先要理解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掌握公共经济学研究的精髓;其次,学习本章有助于对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与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起到导读或“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三,学习本章还要注意掌握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重点教学: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和任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框架、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一、公共经济学概述(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公共经济学应该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这是以其英文名称(PublicSectorEconomics)直译过来的。所谓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公共部门的主体是政府。有时,人们把公共经济学也称为政府经济学。第一章绪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第一章绪论社会经济主体公共部门(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第一章绪论社会经济主体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公共部门(政府及其附属物)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一方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另一方面,必须以全社会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绪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部门之和,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政府部门;2.公共事业部门;3.公共企业部门第一章绪论公共部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公共企业部门广义:国家政权机关总和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检查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等狭义:国家行政机关如:公立的学校、医院、研究所等如:政府所属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等(三)公共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政府作为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它与非政府部门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区别。首先是向谁负责的问题?政府是应该向选民负责,还是向投资者负责?一般说来,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非政府部门(企业)的行为则主要是向企业的投资者负责。其次是有关强制权的问题。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通常具有强制性,而非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则不具有强制性。第一章绪论与私人部门一样,政府部门(公共部门)的存在也会产生一系列相似的经济问题,它们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生产什么?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公共产品生产与私人产品生产的均衡问题,其次也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的均衡问题。2.如何生产?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来组织生产还是由私人企业去生产。3.为谁生产?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公共产品的利益分配问题。第一章绪论二、公共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公共经济学有新、旧公共经济学之分。旧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研究范围仅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是专注于税收问题。新公共经济学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经济学,是从财政学发展过来的。研究范围不仅研究财政收支本身,而且还研究财政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一章绪论(一)公共经济学的产生---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在中国,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略称。在西方,早期的知名经济学家无不把国家的经济行为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研究对象。第一章绪论早在1615年,法国经济学家蒙克莱田把他的著作定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进入自由资本主义后,经济学更是与政治密切相关。威廉·配第(1623-1687)在1662年发表了《赋税论》。配第把国家经费分为6个项目:(1)军费;(2)官员俸禄和司法费用;(3)宗教事务经费;(4)大学及其他学校经费;(5)孤儿赡养费和无工作人员的生活救济费;(6)修路架桥费用和其他公共福利费用。配第在这本书中分析了上述6项国家经费增加的原因,人民对赋税的反对和税收征课的办法,以及国家筹集资金的方式与手段,从而开创了西方财政学的先河。第一章绪论西方经济学的另一位巨人亚当·斯密(1723-1790)在其1776年发表的巨著《国富论》中也详细地谈到了国家财政问题。以此为标志,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上历史舞台。第一章绪论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财政学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研究财政收支的本身,而对财政收支的研究又集中于对税收的研究。第一章绪论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勃兴,逐步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演变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经济学发生重大变革。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鸿篇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对自由经济提出疑问,主张国家干预。美国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NewDeal)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论提供了完整的注释和成功的典范。第一章绪论在实践和理论的推动下,西方社会中,政府的经济作用日益扩大,从单向的财政收支扩大到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政府开始直接进入生产领域,并形成相当规模公共企事业。这样就给财政学提出许多新的课题。这些课题主要有:第一,要搞清楚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第二,尽可能地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第三,评价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很明显,这都不是财政学所能回答的。于是,公共经济学便应运而生。上述三个问题也就成为公共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RichardAbelMusgrave)——现代财政学之父、国际财政研究院创始人之一。1910年12月14号-2007年1月15日,享年96岁。马斯格雷夫是二十世纪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学家之一,全球著名的现代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家。作为战后伟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被誉为现代财政学的真正开拓者之一,是现代财政学之父。第一章绪论马斯格雷夫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就指出:“的确,我一直不愿把本书看作是对财政理论的研究。从很大程度上说,问题不是财政问题,而是资源利用和收入分配问题……因此,最好把本书看成是对公共经济的考察。围绕着政府收入---支出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传统上称为财政学。……虽然公共家庭(政府)的活动涉及到收入和支出的倾向流量,但基本问题不是财政问题。它们与货币、流动性和资本市场无关,而是资源分配、收入分配、充分就业以及价格水平稳定与经济增长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经验看成是研究公共经济的原理,或者更准确地说研究的是通过预算管理中出现的经济政策问题。”第一章绪论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该书首次引入了“公共经济”这一概念。在马斯格雷夫的带动下,大多数著名财政学家如费尔德斯坦、斯蒂格利茨、阿特金森、杰克逊等纷纷将自己的著述改称为公共经济学。第一章绪论推动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转变,不仅是上述研究内容的变化,而且还有研究方法的变化。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既注重实证分析方法,又注重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量化分析来验证命题和假设,是弄清“已经发生了什么”。规范分析虽然不如实证分析严谨、科学和可验证,但是规范分析体现了经济学的人文精神和伦理观念,是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第一章绪论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那么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对公共经济学同样适用。经济学当中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第一章绪论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是“是什么?”是对客观对象的描述,对经济变量的提取,以及对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刻画。实证研究回答是什么以及将会怎样,理论假设是否被证实或证伪的问题。首先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经济理论如同物理学等硬科学一样,通过对经济现象的观察,感知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的变化。通过反复的归纳和求同存异得出经济变量。变量是可以观察,可以测量可以变化的量。诸如成本、价格、产品都是变量。找到变量后,需要挖掘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偶然的,也有必然的。这称作相关性问题。是否相关往往采用统计学验证方法进行测量和验证。第一章绪论二、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怎么样”,规范研究与价值判断相关,规范研究是主观的,与人们的偏好相关。可以说,规范研究是一种价值研究。所谓价值就是依据主体的需要这
本文标题:公共经济学--上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6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