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3篇
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1为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及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医疗风险的概念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医疗目的之外的危险因素,而这种因素虽然存在,但不一定会造成不良后果;有人称其为;遭受损害的可能性;。笼统称为医疗不良事件,或者称为医疗缺陷。二、医疗风险管理的概念医疗风险管理是指医疗系统(多指医院)有组织地、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医疗风险对病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活动。换言之,它是通过医疗风险分析,寻求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三、医疗风险管理的程序:医疗风险管理包括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第一章医疗风险识别医疗风险分类识别医疗风险识别是医疗过程中超前防范医患纠纷,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进而达到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差错的目的。一、诊疗护理过程1.门(急)诊医师对于经3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2.危重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未在3分钟内开始抢救。3.门(急)诊医师对危重患者未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对病情涉及多科的患者,首诊医师未按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相应科室。4.门(急)诊医师未见患者即开具;住院证;或病房医师不查看患者即开医嘱。5.对于危重患者,会诊医师和医技科室的医(技)师在接到会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6.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诊查患者进行;电话会诊;;病历会、诊;。7.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内容不规范。8.科室二线或三线值班人员不明确或联系通讯工具不通畅或不能及时到位。9.患者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查看病人或请相关科室人员会诊。10.对疑难、危重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病例讨论或科间会诊。11.需马上执行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12.对危重患者未做床头双交接班,或未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处理事项写入交班记录,或存在漏交、漏接情况。13.高风险、高难度的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科。14.麻醉师缺少术前、术后麻醉访视记录,或术后患者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患者。15.手术医师在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患者,或3日内无三级医师查房记录。16.对术后患者观察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17.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18.未落实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或检验项目不齐全,或知情同意书签署不规范。19.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或违反;三查九对;制度。20.错发、漏发药物。21.处方中药物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22.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23.采取体液标本时,采错标本、贴错标签、用错试管、非患者原因导致采集量不够而需要重新采取。24.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欠妥,存在院内患者交叉感染的隐患。25.漏报、错报、迟报传染病,或遇有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集体中毒等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未及时上报。26.因治疗需要且病情允许需要转科,转出科室未及时联系转入科室或转入科室无正当理由拖延转入。27.输血、输液反应。28.其他未引起人身损害后果,但有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二、医疗文书书写1.门(急)诊医师未按时书写门(急)诊病历,或记载内容不全。2.未把患者不配合诊疗、拒绝诊疗或自动强行出院等特殊情况记录在门(急)诊病历或住院病历中。3.未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4.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病历、首程记录、抢救记录、术前讨论(术前诊断)、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及其它记录。5.未及时与患者签订医院规定的各种知情同意文书,或缺项少款,不填时间,不签名。6.大、中型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或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报告,或无术前小结、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观察要点。7.术中记录不准确、不完整,对术中阳性发现描述不细,或对术中出现的意外和失误未能如实反映,甚至在记录中造假、隐瞒。8.对危重患者未及时向其家属下达病危通知书,或缺少与家属谈话并签字的记录,或有记录而无家属签字。9.凡决定转出的患者,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记录。10.对自动要求出院的患者,出院记录过于简单,无出院医嘱和有关注意事项交代,缺少患者本人或法定代理人签名及上级医师的审核签字。11.意外死亡病例未当日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12.病历涂改严重、书写错误或缺乏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内容,或造成病历等资料缺损、丢失。三、医技后勤保障1.抢救药品、材料未及时补充、更换,出现账物不符。2.供应过期物品、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3.急救设备、器材出现故障。4.医技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疏于检测维修,导致检验结果失真。5.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或项目、部位。6.漏填、错报检验结果或丢失检查申请单、结果报告单。7.血、尿、大便标本遗失。8.特殊检验标本、病理标本保留(存)时间短于规定时间。9.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未与临床科室及时联系并提议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未主动报告。10.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当、用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超过极量等。11.供电、供氧、供水系统未定期检测而影响使用。12.停电、停水未及时通知到病人或停电、停水未按应急预案处置。四、医德医风缺陷1.态度冷漠,语言粗暴。2.抬高自己,贬低别人。3.搬弄是非,故意挑拨矛盾。4.玩忽职守,擅离岗位。5.夸大疗效及对不良预后估计不足。6.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手术、发药过程中有聊天、打手机等不良行为。7.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其家属误解。8.出现其他医德医风问题。五、医护人员安全1.治疗、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医务人员身体伤害事件:包括针刺、锐器刺伤、接触化疗药、传染病等导致损害。2.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第二章医疗风险评估及管控医疗风险评估及管控机构由两级构成。科室由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由医务科负责。最高管理机构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发现医疗风险后,要及时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并上报医务科。一、医疗风险分三级预警:蓝色、黄色、红色。1.蓝色预警:虽发生医疗风险,但未产生后果,未引起医疗纠纷。2.黄色预警:⑴发生医疗风险,未产生后果或产生的后果较轻,但病人已投诉。⑵一年内,被两次蓝色预警的。3.红色预警:⑴发生医疗风险,产生严重后果或患者死亡,酿成严重纠纷。⑵由于各种;不作为;因素,酿成医疗纠纷,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为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损毁的。⑶严重医德医风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医院声誉损毁的。⑷一年内,两次被医疗风险黄色警示的。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2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医疗风险,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医疗安全。依据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联系医院实际,制订本方案。一、医疗风险识别与监测范围(一)临床可能遇到情况1、边缘性疾病或涉及两个及以上专业(科室)疾病者;2、一日内因同一症状来诊两次以上或近期因同一症状反复来诊者;3、两个及以上专业(科室)医生会诊意见不一致者;4、不配合检查或诊疗者;5、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6、家属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不一致;7、对医务人员不信任或已有不满情绪者;8、本人或家属对治疗期望值过高或过于要求积极治疗者;9、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10、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11、住院预交金不足者,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12、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或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较多者;13、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14、诊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可能或已经出现并发症或出现新的问题;15、入院一周内仍诊断不清或治疗效果不佳;16、病情疑难、危重、急症及其他高风险病人;或上述病人行特殊检查和处理及转诊时。17、预计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18、酗酒者;19、无法提供详实病史;20、过于挑剔者、偏执型人格、艾滋病、精神病、有自杀倾向患者。(二)临床工作中存在缺陷时1、院内急会诊未按时到达;2、出现各种医疗意外时;3、麻醉、护理、手术和各种有创诊疗的严重并发症;4、非计划再次手术;5、重大、疑难、复杂、危重等手术未经术前讨论和审批;6、病人身份识别错误;7、出现输液反应或药物不良反应;8、使用药品、剂量、剂型、浓度错误;9、急救药品不能及时到位或失效;10、发现前任医生诊疗有缺陷。(三)医院感染1、重大、特殊的医院感染(传染病院内扩散);2、多重或泛耐药菌株感染;3、违反消毒、隔离、预防规定。(四)医技部门1、;危急值(像)范围;检查结果;2、医学标本错误、缺失,不能正常检测;3、医用试剂或材料不合格,保管不当。4、各项指征与检查结果不一致、报告单信息错误或不准确,报告结果漏误诊。(五)药剂1、处方、医嘱(剂量、剂型、浓度、用法、配伍、禁忌症等)错误,调剂差错;2、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3、药物存放不当,效期已过。(六)仪器、设备、器械1、医疗仪器、设备运转异常;2、医用器械使用不正确;3、医用耗材、内置物不合格。4、对一次性用品、低值易耗品、仪器设备使用前和使用中发现存在问题或隐患的。(七)医患矛盾1、医疗损害争议;2、医疗质量投诉、医疗纠纷;3、患者满意率明显下降;4、患者占床不出院,高额医疗费拖欠。(八)后期保障1、供电、供气、供水故障;2、防滑跌未禁示或未采取措施;3、应急逃生通道不畅或设施失效;4、其它不良事件如网络故障等。二、医疗风险报告与分析评估(一)风险报告医疗风险信息来源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自我查找、同事提醒、科室自查和医院各职能部门对医疗风险因素监查,院领导查房以及患者反馈等方面。各科室、各岗位、各医务人员对发现存在的医疗风险情况,应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规避或化解医疗风险,必要时及时报告科室领导或相关职能部门或/和分管领导或总值班(节假日、双休日)。(二)风险分析评估各科室、各职能部门对上报或检查掌握的医疗风险资料进行评估,进一步了解事情因由,出现医疗风险的性质和根源,分析可能出现的后果及如何化解。严重的或带有共性问题,及时报告分管院领导,必要时提交医院管理委员会讨论,通报提醒其他科室。三、风险处理即时适当的干预与处理是医疗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风险控制的作用和成效,发生风险的当事人、科室和职能部门应根据岗位职责,有关规章制度和规定,确定处理方式,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干预和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具体处理程序如下:(一)临床类风险涉及门诊和临床各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应及时掌握情况,必要时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上报,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按首次负责制等相关制度和规定处理;积极组织有效救治,尽量减少风险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加强病人管理,尽可能弥补相应手续和告知;及时调整补充药、械,并按要求正确使用等。职能部门按;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标准予以考核处理。(二)医院感染风险各临床科室及消毒供应室,将发生的院感风险,立即上报院感科,院感管理部门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消毒、隔离、防护等措施,督促临床科室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全力救治病人,纠正、改进消毒、隔离、灭菌等不符合情况。(三)医技部门风险各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像)立即通知有关医师或科室,并进行必要的复检核实,相关临床科室即刻采取或调整治疗措施。医务科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考核。出现标本缺失、试剂缺陷、检验数值与临床表现不符等情况,应及时上报医务科,立即查明原因,尽力纠正,有关科室按;医技科室工作质量考核标准;予以考核。(四)药剂风险临床医生、护士或科室发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马上予以相应处置、封存残药或包装瓶盒,上报医务科,并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处置规定》处理;药房调剂人员,发现处方、医嘱错误,先不发药,并通知医生核对、纠正;药品逾期或保存不当,药剂科立即撤柜、清理,按;药剂科质控标准;考核。(五)仪器、设备、耗材医
本文标题:医疗保健风险管理方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73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