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第2课[课程标准]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背景(1)春秋时期①一些贵族擅自分封,小宗不断取代________。②周王室逐渐失去____________的地位。(2)战国时期①战国中期以后,国君先后改称“______”。②为增强国力、称霸天下,各国纷纷变革,逐步废除旧制度。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2.过程:秦国先后消灭韩、____、魏、____、____、齐等国,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特点: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1)皇帝制度①开端:秦王________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②特点:________至上,大权总揽;实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2)三公九卿制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________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负责________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________。②九卿分管国家和________的各种事务。③作用:中央官员相互配合牵制,军国大权由皇帝最终操纵。(3)郡县制度:地方分______、______两级,郡设郡守、郡丞、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____、____等基层机构。(4)选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5)法律:秦法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3.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___________。(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____________的基础。参考资料,少熬夜!(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后世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________的控制。(4)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________影响深远。知识点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春秋争霸战争b.宗法分封制被破坏c.郑国变法效果显著d.统一条件已成熟2.秦国能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d.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知识点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年11月5日,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下图)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的价格拍出。皇帝的印章称为“玺”始于()a.夏王启b.商王汤c.商王纣d.秦始皇嬴政4.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5.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以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6.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某同学发表了题为“秦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的报告。这篇报告的主题可能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内外服制代替封国制d.地方分权制代替中央集权制7.“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陛下”为维护天下一统的局面,采取的根本性保障措施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监察制度8.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参考资料,少熬夜!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9.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①郡县制②三公九卿制③皇位继承制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一位西方学者评价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与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朝建立后)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请完成:参考资料,少熬夜!(1)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解析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知识清单一、1.(1)①大宗②天下共主(2)①王2.赵楚燕二、2.(1)①嬴政②皇权皇位继承制(2)①皇帝监察军务②皇家(3)郡县乡里3.(1)贵族分封制(2)王朝制度(3)地方(4)社会对点训练[由材料表述可判断,此时有些诸侯国力量强大,原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最主要原因”,四个选项均是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综合实力的强大。][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因此他实际是向皇帝进言:实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本题可用排除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在夏朝,排除a项;“内外服制代替封国制”“地方分权制代替中央集权制”表述本身有误,排除c、d两项。][根据“维护天下一统”这一条件,可知这一制度主要是针对加强地方的控制而言的,故选c。][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①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②④正确,③与本题无关,应排除。][秦朝建立后,依“贤”和“能”在全国选拔中央和地方官吏,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命,彻底否定了商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运用文明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方向之一,故平常训练时应有所涉及。本题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更符合题意要求。]综合运用11.(1)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战争。(2)特点:一切军政大权由皇帝独揽;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基本结构是:三公九卿制。组织特点:中央主要官制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大权集中在皇帝之手。三公九卿实行朝议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参考资料,少熬夜!12.(1)过失:滥用民力,严刑酷法。观点: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2)相同点: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不同点: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皇权专制;顾炎武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教材问题解答解析与探究1.主张实行分封制的王绾的主要理由是:在距关中遥远的燕、齐、楚等地实行分封制,有利于拱卫王室;治理国家如不遵循古代的传统,就不能成功。主张实行郡县制的李斯认为:周朝实行分封制,造成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连周天子也无法控制;秦朝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便于统治;治国之道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循守旧;分封制是天下大乱的祸根。2.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实行郡县制,适应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3.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是,在分封制下,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郡县制的推行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历史作用。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防止了地方割据。其弊端在于便利了最高统治者的专权暴政,压抑了地方的自主性,难免人浮于事。自我测评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还制定了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并制定了严苛、细密的法律制度。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2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年级高中一年级必修一教学时间年月日题目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课本岳麓版08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参考资料,少熬夜!策措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让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3)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进行“材料解析”的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情感目标(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教学重点分封制度向郡县制的演变。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教学方法通过电子地图的演示,演示秦统一的过程通过组织结构图让学生理解政体和国体的演变在讲课过程中,及时插入题目,讲解。手段电子课件课程设置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经常说一言就鼎,你们知道鼎是什么吗生:l师:-------这就是鼎(点击切换)鼎:鼎原系人类创造的一种烹饪器,是用来煮肉的。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所以鼎是天子权威的象征。但是,历史上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点击切换)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庄王八年(前606),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一直到达洛阳。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乘机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没有回答楚庄王,而只是说夏代兴盛的时候,用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夏亡迁于商,商灭迁于周,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而犹重,反
本文标题: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76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