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基础会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了解)2、会计的涵义、对象与职能(理解并掌握)3、会计职业规范(了解)4、会计假设及原则(理解)5、会计要素及计量属性(理解)第一节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一)古代会计的产生详细的会计记录:埃及公元前3世纪。1、最早在西周时代:“司会”2、西汉时期:会计账簿3、唐宋时期:“四柱结算法”“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即:上期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本期结存4、明清时代:“龙门账”、“四脚账”“进”-“缴”=“存”-“该”“龙门账”的问世,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复式记账法的起源。中国的会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现代会计的发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及应用。一般把1494年以前的会计称为古代会计,而把1494年以后的会计称为现代会计。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意大利记账法不断地传播并继续得到完善;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至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并出现了以查账为职业的注册会计师或特许会计师。20世纪20年代末,会计全面着眼于管理,形成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内容的管理会计。我国会计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在经济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发展缓慢,至19世纪中叶起,会计上出现了“中式会计”和“西式会计”并存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会计。1984年起,我国开始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1985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12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从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第二次修订。2001年开始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实施。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包括: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会计学原理会计学二会计学科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会计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一些特殊领域的会计,如: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比较会计养老金会计遗产会计增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通货膨胀会计国际会计社会会计特殊领域会计第二节会计的涵义和作用一、会计的涵义(一)会计是一种计量技术计量单位(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劳动量单位)(二)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三)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涵义:会计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分析和检查,做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反映、监督和分析、预测、控制的内容。企业会计对象,概括来讲是指企业的资金运动,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可以参见P图3-1)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具体包括: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核算职能基本职能监督职能(事前、事中、事后)预测职能参与经济决策职能决策职能会计控制职能1.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2.会计的作用(了解)会计通过及时、完整、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外部的有关各方关系人对信息的需求,可以作用于本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作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有利于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供经济效益。做好会计工作,对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也起着重要作用。四、会计的目标与任务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一)会计目标(accountingobjective)会计目标包括的内容:(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3)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二)会计的任务1、正确及时地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系统的经济信息。2、监督和促进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纪律的贯彻执行。3、分析、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资金的使用效果是体现在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中的,它必然在会计上反映出来。4、参与拟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考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第三节会计的基本程序与基本方法一、会计的基本程序1、会计确认2、会计计量3、会计记录4、会计报告二、会计核算的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明细账日记账总账会计报表核对会计核算流程返回会计凭证第四节会计规范一、会计规范概述会计制度层次结构层次规范性文件制定文件的责任机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人大常委会国家行政法规政府工作条例国务院国家行政规章会计准则和制度财政部(一)会计法(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三)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1、存货2、长期股权投资3、投资性房地产4、固定资产5、生物资产6、无形资产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8、资产减值9、职工薪酬10、企业年金基金11、股份支付12、债务重组13、或有事项14、收入15、建造合同16、政府补助17、借款费用18、所得税19、外币折算20、企业合并21、租赁22、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23、金融资产转移24、套期保值25、原保险合同26、再保险合同27、石油天然气开采2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30、财务报表列报31、现金流量表32、中期财务报告33、合并财务报表34、每股收益35、分部报告36、关联方披露37、金融工具列报38、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二、会计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假设1.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即会计实体:独立组织会计工作独立计算盈亏的经济单位独立编制会计报表新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包括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是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会计主体与法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法人必然是会计主体。(2)会计主体不一定具有法人资格。2.持续经营(goingconcern)在企业的经营期限无法正确预测的前提下,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持续不断的性质。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历史成本计价折旧的基础长期负债破产时,改用清算基础3.会计分期(accountingperiod)人为地将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成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对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确定会计年度:我国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1/1——12/31有了此假设,才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常见的会计期间:年度、季度和月份,其中会计年度是最重要的会计期间。4.货币计量(monetaryunit)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一切会计事项,均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予以综合反映;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如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该假设包含币值稳定的假设,若币值变,则改为物价变动会计(通货膨胀会计)会计假设的综合会计要确定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和范围;在持续经营条件下选择恰当的会计方法对日常的经济业务记录、计算和反映;并按等距期间定期完整、及时、准确地编制出会计报表;采用货币为统一尺度;三、会计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1.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ObjectivePrinciple)客观性,也称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此原则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2.可比性原则(ComparabilityPrinciple)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横向可比)如确实需要改变,应在报表附注中注明:1、变更理由2、变更内容3、变更后对报表数据的影响3.相关性原则(RelevancePrinciple)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新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但也不是说可以满足所有使用者的所有需要,因此只能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4.及时性原则(TimelinessPrinciple)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具体有三方面要求:1、及时收集信息2、及时加工处理3、及时传递信息5.明晰性原则(ClarityPrinciple)明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利用。会计人员应尽可能使会计信息清晰易懂,使用者也应设法提高理解信息的能力。6.谨慎性原则(PrudentialorconservativePrinciple)又称为稳健性原则或保守主义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核算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在运用该原则时不能过度稳健。具体运用方法:1、计提坏账准备等减值准备2、加速折旧法3、成本与市价孰低法7.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Principle)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该原则要求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对经济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重要事项:分别核算,分项反映;次要事项:简化核算。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SubstanceOverForm)该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看承租人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在租赁期内承租人有权支配该资产并从中受益。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与该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了承租人。所以,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应视为承租人的资产。此外,确认收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等都要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四、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accrual-basis)各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实际发生”(归属期)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的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定义。与其相对应的制度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cashbasis)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的依据。一般情况下企业都用权责发生制。该制度也有缺点:如有时候企业的利润较高,但却会发生财务危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假设某企业2002年10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销售产品4000元,款项已经存入银行;(2)销售产品10000元,收到货款8000元;(3)预付2003年厂房租金6000元;(4)本月应计银行借款利息1000元;(5)收到上月份客户所欠的购货款4000元;(6)收到客户交来的预付货款8000元,该批商品下个月交货。试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确认本月收入与费用。业务编号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收入费用收入费用1400040002100008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 第一章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1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