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广发证券XXXX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2013201320132013年医药投资策略——在机会与困惑中成长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医药团队贺菊颖张其立吴雅春刘宇恒2012201220122012年12121212月广发医药研究团队�贺菊颖:首席分析师,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2011201120112011年进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联系方式:hjy@gf.com.cnhjy@gf.com.cnhjy@gf.com.cnhjy@gf.com.cn,010-59136691010-59136691010-59136691010-59136691。�张其立:分析师,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硕士,2012201220122012年进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联系方式:zql5@gf.com.cnzql5@gf.com.cnzql5@gf.com.cnzql5@gf.com.cn,010-59136689010-59136689010-59136689010-59136689。�吴雅春:研究助理,浙江大学内科学博士,2011201120112011年进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联系方式:wyc2@gf.com.cnwyc2@gf.com.cnwyc2@gf.com.cnwyc2@gf.com.cn,020-87555888-8404020-87555888-8404020-87555888-8404020-87555888-8404。�刘宇恒:研究助理,中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11201120112011年进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联系方式:liuyuheng@gf.com.cnliuyuheng@gf.com.cnliuyuheng@gf.com.cnliuyuheng@gf.com.cn,010-59136692010-59136692010-59136692010-59136692。团队荣誉:2012201220122012年水晶球及新财富医药行业入围。投资聚焦:趋利避害,下跌中布局�还是不用担心需求:加速的老龄化和城镇化。�变革进入深水区,我们重点研究了大家关心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及““““医药分家””””•医保支付制度改革:(1)控费核心仍是以收定支,大部分地区力度不会太大;自费药也为医保控费的影响提供了缓冲垫;(2)改革的远期目标是DRGs,但前提是完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临床管理路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从美国的经验看,相比需求而言,DRGs对医院用药增速影响并不明显•公立医院改革:(1)从各国的经验看,直接医药分业难度极大,我们判断政府不会冒进;中国会分两步走:先零差率(先县级医院、再大医院),再逐步医药分家(5年以后);需要多个配套措施跟进。(2)从日本的经验看,短期对用药影响不明显�中国的未来:谁能把握行业的脉搏?•零售渠道:短期电商暂无太大威胁,但确实受到基层的侵蚀、媒介投放及人力成本不断上升,OTC企业逐步迎来并购良机;•基层医疗渠道:政策倾斜带来的市场扩容,必定是国内企业战略布局的重点,基药目录独家品种、国产仿制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主战场;•医院渠道:零差率不改变医院根本利益;政策框架内,医院利益诉求起重要作用;中国向全球用药靠拢的速度比较缓慢。3-5年内我们不担心辅助用药的生存空间,当然长期看好符合用药方向的大品种;投资聚焦:趋利避害,下跌中布局�2013201320132013年前瞻:稳定增长可期,个股分化难免•总体判断:稳定增长可以预期,预计12/13年行业收入及税前利润增速在20%附近;•个股分化:目前估值下跌空间有限,下跌中布局,趋利避害�投资思路:多视角精选个股•处方药子行业:谨慎看好,精选个股;大市值公司组合:天士力、华东医药、人福医药、双鹭药业、恒瑞医药、以岭药业;小市值公司组合:海思科、莱美药业•OTC子行业:整体中性,只选好的和经营改善的;好的: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华润三九、香雪制药;经营改善的,但须把握好时点:仁和药业、江中药业•器械子行业:谨慎看好,精选个股;新华医疗•医疗服务子行业:看好,但标的有限,等待合理价格介入;通策医疗•医药流通子行业:整体中性,精选个股;国药股份•制剂转型及出口子行业:短期谨慎,精选个股,把握好时点;海正药业,海翔药业•关注公立医院改革可能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可以跟踪;迪安诊断,和佳股份•关注GMP认证可能带来的供给短缺机会:华润双鹤、科伦药业报告目录�中国的机会:旺盛的需求与渐起的创新�中国的困惑:制度变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的未来:谁能把握行业的脉搏?�2013201320132013年前瞻:稳定增长可期,个股分化难免�投资策略:趋利避害,下跌中布局数量增长是中国医药市场增长主因�从增长主要因素比较,涨价对于美国及拉丁美洲增长十分重要,而其他区域的增长更多依赖数量提升。�中国市场面临药品降价压力,但强有力的药品需求量的增长支撑的市场持续增长。全球医药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分析(2011201120112011年)-5.2%21.0%6.6%-4.1%-10%-5%0%5%10%15%20%25%拉美美国亚太日本欧洲/加拿大新兴市场中国涨价数量增长新药其他数据来源:IM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老龄化:未来20202020年还处于加速阶段�过去40年中,中国的人口年龄分布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而未来的20年,中国的老龄化还将进入加速阶段;支撑医药需求持续增长。8%6%4%2%0%2%4%6%8%0-4岁10-14岁20-24岁30-34岁40-44岁50-54岁60-64岁70-74岁80岁以上1964196419641964男女6%4%2%0%2%4%6%0-4岁10-14岁20-24岁30-34岁40-44岁50-54岁60-64岁70-74岁80岁以上2010201020102010男女0.971.301.782.214.4200.511.522.533.544.551990200020102015E2030E中国60606060岁以上人口数及年化增长率单位:亿人3.0%3.2%4.5%4.7%6%4%2%0%2%4%6%0-4岁10-14岁20-24岁30-34岁40-44岁50-54岁60-64岁70-74岁80岁以上1990199019901990男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城镇化与老龄化的叠加:农村市场不容小觑0%10%20%30%40%50%60%0123456719701980199020002010中国城镇人口(亿人)城镇人口占比0%1%2%3%4%5%6%7%8%9%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81199020002010中国城镇65岁以上人口(万人)占城镇人口比重0%2%4%6%8%10%1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81199020002010中国农村65岁以上人口(万人)占农村人口比重�城镇化推动农村人均用药水平的上升;城乡用药水平差异较大,目前城市人口的平均用药水平为1500元,而农村人均用药水平仅为25元,农村人口是药品市场发展的潜在购买力�再与老龄化叠加:中国更多的老人其实在农村,而且农村的老龄化比例更高,这可能意味着农村的需求潜力更大。0%10%20%30%40%50%60%70%80%9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中美日印城镇化人口比例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支持创新的土壤正在形成�中国新药的定义也越来越严格�严格的监管分布在新药报批的各环节:上市前严格的技术审查、上市后严格的质量控制、市场准入最严格的许可、生产环节严格的监督、对假冒伪劣严格的打击;�2010版药典实施后,我国同品种申报的比率已从2006年的1:6下降为2009年的1:3•对新药的要求:要有新的疗效•对仿制药的要求:与被仿制品的生物等效性•对改剂型的要求:体现临床的优越性•对资料的要求:保证真实性,并接受现场核查我国1985年实施的《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年公布的《新药审批办法》都曾规定:“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83条,明确了新药的含义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新药概念做出重新界定,即“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适应症,将不能再按照新药管理,不再视为新药注册审批”。2005年5月的新法中,有关新药的含义没有根本上的变化数据来源:SFDA,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典型国家医药体系比较----中国中国医疗体系比较中国也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医疗系统的国家。监管卫生部发改委人保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采购非基本药物:各省省标集中采购基本药物:各省基药集中采购服务提供方政府办医院82%社会办医院11%个人办医院6%医保覆盖新农合69.5%城镇职工医保14.8%城镇居民医保9.5%其他6.2%支付社会36%政府29%个人35%数据来源:卫生部,人保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结论:中国医疗体制的困惑在哪里�没有完美的医疗体制,每个国家都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找平衡,这并不容易�中国的困惑在于:•监管架构:中国存在严重的“多头监管”,这使得政策的目标可能不完全一致,需要更高层级的协调机制;明年两会后,大部制改革可能提供新的方向;•药品采购:政府行政手段管制,支付方起到的作用不大,对即期的行业景气度影响很大;政策大方向是控制医院采购价,但质量标准监管的缺失使得政策力度的把握极为困难,而政策的调节只能通过后验来实现,比如出现药品质量事件后今年的政策适度微调;•医保支付制度:从按项目付费走向总额预付,终极目标是DRGs;但DRGs前提是拥有良好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完善的临床治疗路径,中国的现实状况还并不乐观;•公立医院改革:从各国的经验看,直接医药分业难度极大;从实际情况看,中国会分两步走:先零差率(先县级医院、再大医院),再逐步医药分家(5年以后);需要多个配套措施跟进。医保支付方式的对比:各有利弊�不同的付费方式,各有优缺点;为控制费用快速上升,改革是大势所趋�按病种付费(DRGs)实施的前提:良好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完善的临床治疗路径,中国的现实状况还并不乐观付费方式优点缺点实施条件按项目付费(1)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而不必考虑治疗费用问题;(2)付费简单易行,不需要进行大量测算。过度医疗按病种付费/DRGs(1)提高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成本意识,避免过度提供医疗服务;(2)确定比较科学的、相对标准化的医疗服务包,有助于医疗行为的规范化。(1)治疗不足的风险;(2)推诿重病人;(3)医生可能尽量把诊断上靠到具有较高付费标准的类别;(4)医疗服务提供方可能分解住院。(1)科学、明确的病种分类方法;(2)良好的信息管理体系;(3)科学、公认的疾病治疗临床路径;(4)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按人头付费(1)促使医疗机构不仅关注治疗成本,还注重预防保健。(2)医保基金的支出将容易预见。(1)治疗不足的风险;(2)医疗机构可能会拒绝医疗服务需要较高的老年人或慢性病人;(3)医疗机构可能把费用转嫁给患者。(1)区域内存在足够的医疗服务资源;(2)合理界定服务范围;(3)较为准确地测算人头费率;(4)建立风险调整机制;(5)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总额预付(总额控制)(1)提高医疗机构的成本意识,自觉控制医疗费用。(2)有利于医保部门控制基金支出。(3)总额控制方式可以灵活地与其他付费方式相结合。(1)医疗机构可能承担过多的风险;(2)可能削弱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3)治疗不足(1)总额控制标准的测算;(2)风险分担机制;(3)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百花齐放,核心是以收定支从我们草根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地医保控费的方式不一,但核心仍然是以收定支,即根据医保基金上年的节余水平来确定下一年的控费力度。我们认为医保控费全国各省大部分地区医保基金的结余率较高(发达国家的医保
本文标题:广发证券XXXX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2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