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复式记账——会计分录
第二节复式记账复习:账户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1.资产类(1)借加、贷减,余额在增加方即借方。例如:库存现金期初1000,增加5000,减少4000,期末余额2000。计算公式:【例题·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6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A.借方4000元B.贷方8000元C.借方5000元D.贷方5000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2000+8000-6000=4000元(借方)。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1)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2)计算公式:(3)丁字账应付账款期初余额2000,增加8000,减少7000,期末余额3000。【例题·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3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A.借方1000元B.借方3000元C.贷方1000元D.贷方3000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000+5000-3000=3000元(贷方)。【例题·单选题】某单位“预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50万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900万元,期末余额为60万元,则本期借方发生额为()。A.990万元B.810万元C.1110万元D.690万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预收账款本期借方发生额=900+150-60=990(万元)。【例题·单选题】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计算。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加、借减,余额在贷方。3.成本类成本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成本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方期末余额=?方期初余额+?方本期发生额-?方本期发生额【提示】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一般情况下有余额,制造费用一般无余额。第二节复式记账4.损益类(1)收入类收入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方,收入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方,期末本期发生的收入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本年利润),期末无余额。第二节复式记账①?加、?减,期末一般无余额。②丁字账【例题·判断题】收入类账户的增加额记在账户的贷方,减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平时的余额记在账户的贷方,期末结账后一般无余额。()『正确答案』√(2)费用类会计账户的结构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方,费用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方,期末本期发生的费用增加额减去本期发生的费用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类有关账户(本年利润),期末一般无余额。(1)?加、?减,期末一般无余额。(2)丁字账账户结构总结:第一,对每一个账户来说,期初余额只可能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贷方。第二,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的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则说明账户的性质已发生改变。例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期初尚未收回的账款。如果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仍在借方,则反映期末尚未收回的账款,仍为资产性质的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出现在贷方,说明本期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变成负债性质的账户了。第三,对于收入、费用类账户,由于这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期末结账时都要转入本年利润类账户,所以一般无期初、期末余额。【例题·多选题】负债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A.增加记借方B.增加记贷方C.减少记借方D.减少记贷方『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例题·多选题】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A.资产的增加B.负债的减少C.收入的减少D.费用的减少『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账户借方登记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例题·单选题】费用类账户贷方登记的是期末结转入()账户的数额。A.生产成本B.主营业务成本C.本年利润D.主营业务收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费用类账户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中。【例题·多选题】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是()。A.预收账款B.预付账款C.应收账款D.应付账款『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BC属于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是的()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C.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D.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复式记账新课的引入:思考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1)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库存现金+1000银行存款-1000(2)企业购入机器一台,价值8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5000元,其余暂欠。固定资产+8000银行存款-5000应付账款+30001、归纳要点:对每一笔经济业务A、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登记B、以相等的金额同时登记2、复式记账的概念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法。讲授新课一、借贷记账法1、概念:是指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2、特点:借、贷两字只是作为一种记账符号,无任何字面的意思。“借”和“贷”是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主要取决于该账户的性质和结构。二、记账符号的确定1、资产类、成本、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四、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分录的编制例1、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基本思维步骤例: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1、分析确定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2、明确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资产类3、分析各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减少4、确定账户的记账方向借方贷方5、确定每个账户对应的金额100010006、运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银行存款借:库存现金贷:10001000(一)会计分录的概念是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1、会计分录的基本要素A、会计科目B、记账符号(或记账方向)C、发生金额(或应记金额)2、会计分录的分类(1)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例1、从银行借入100000元存入银行。会计分录为:银行存款短期借款借:贷:100000100000(2)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例2、A公司购入材料8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50000元,余款尚示示未支付。会计分录为: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借:贷:800005000030000归纳会计分录的种类: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二)编制会计分录应注意的问题:1、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先写“借”字,后写“贷”字,并且上下之间应错开一个字位。2、“借”和“贷”字的右下角应点上分号。3、金额的记录也应上下错开一定距离,不应对齐。4、金额后面不得写元字。例3、A公司收到投资者投入货币100000元存入银行,投入机器一台,价值300000元。会计分录为: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实收资本借:贷:100000300000400000例4、A公司出售产品一批,价款200000元,应交增值税34000元,共234000元,已收到100000元存入银行,其余额尚未收回。会计分录为:银行存款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借:贷:10000013400020000034000第二节复式记账【例3-12】企业使用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固定资产。第二节复式记账【例3-10】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60000元存入银行。【例3-11】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80000元。提醒:业务中的借贷表示的内容不一定是一加一减,也可能是同加或同减。(1)经济业务引起等式一方要素内部发生变化时,借贷的内容是一增一减。如上例12。(2)经济业务引起等式两方要素同时发生变化时,借贷的内容同增或同减。如上例10,例11。第二节复式记账(三).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科目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相互对照关系。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科目和“贷”记科目之间的联系,称为会计科目(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会计科目(账户)称为对应科目(账户)。第二节复式记账【例题·多选题】经济业务发生后,一般可以编制的会计分录是()。A.多借多贷B.一借多贷C.多借一贷D.一借一贷第二节复式记账『正确答案』ABCD【例题·多选题】会计分录的内容包括()。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B.账户名称C.经济业务发生额D.应借应贷方向第二节复式记账『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经济业务内容摘要属于记账凭证的内容。【例题·多选题】关于会计分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A.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的符号、金额B.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为简单会计分录C.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为复合会计分录D.可以把反映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不相关联的简单会计分录合并而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分录第二节复式记账『正确答案』ABC实训题1、2:练习会计分录
本文标题:复式记账——会计分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2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