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伙伴的教学反思(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伙伴的教学反思(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伙伴的教学反思(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情?2、指名(1-2人)说说文章内容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课文读的很卖力、很认真,昨晚布置了预习,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没有信心?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认读。(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引读第一自然段。(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是谁?(2)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3)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此环节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学生练读、评读。)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就是不留神、不注意)(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学生练读、评读。)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读读本段,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看到这种场景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变化?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2)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教师板书:慌、叫、喊、跑、找。(3)从这几个词看出小朋友比较慌张、忙乱(你能带着这种慌张、忙乱读读这一段吗?)(4)你能用“有的……有的……”来说话吗?《小伙伴》教学反思2《三个小伙伴》是1篇童话,讲的是三个小伙伴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课文虽长,但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我从两幅插图入手。我出示第一幅图画,先请学生观察小动物们的样子,记住他们的样子,体会他们的长处,为下面的'合作种树做了铺垫。然后我再请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发现小动物们工具都没有带,这样怎么能种树呢?有了这样的疑问,带着好奇心,我再请学生去研读课文,思考:小动物栽树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用什么办法解决困难的?学生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然后,我就提出问题:故事读完了,你明白了什么?因为学了《识字7》,孩子们都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合作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成语和名言。所以,在这里他们都说得头头是道了。接着,我把重心放在了朗读表演上。我也是让他们小组合作进行排演,然后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最后,挑选出演得最好的几个学生再次表演。通过全班同学的努力,一场精彩的课本剧完成了。在排演的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了合作的魅力。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3设计说明课文是1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掉进一口装满水的大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破大缸,救了那个孩子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读懂句子,并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的沉着,机智,遇事肯动脑筋的品质。学前准备1、查找司马光的资料(三一刀客★)了解司马光,预习课文,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新词。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走进故事(用时:5分钟)1、师(出示课件)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2、板书课题。3、师介绍古文的特点。1、学生看图后回答。2、齐读课题。3、了解古文的特点。1、简要说说文言文的特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试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句子。2、师出示生字,指导学生学习新字。参考资料,少熬夜!3、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节。2、小组内利用识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3、练习朗读,注意句中的停顿,读通句子。2、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用时:10分钟)1、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2)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3)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从中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2、教师指导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3、指导朗读。1、学生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画相应的句子,词。2、学生相互交流。3、借助注释和老师的提示理解句子。4、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解释下面字词的含义。庭:xxxxxxxxx瓮:xxxxxxxxx皆:xxxxxxxxx光:xxxxxxxxx迸:xxxxxxxxx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用时:5分钟)1、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检查背诵课文。3、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1、朗读课文。2、学生背诵课文。3、讲故事。4、看拼音,写词语。dēnɡshāndiēdǎo()()tínɡyuànfànɡq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年级孩子首次接触文言文,但这个故事大家并不陌生,而且文字也比较简单,所以设计本课时,我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读通、读懂句子,再把司马光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司马光沉着、机智、勇敢的特点。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领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也理解了课文内容。参考资料,少熬夜!《司马光》教学片段◆情境渲染,引导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师: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正当他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生:一个孩子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师:文中是怎么说的?生:文中说“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师:(课件出示句子)“瓮”是指什么?“足跌没水中”又怎么理解?生:“瓮”是指大缸。生:“足跌没水中”意思是孩子掉进缸里,被水淹没了。师:理解得很好,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这样危急的情况,该怎么读。(指导学生朗读)师: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生:众皆弃去。师:这句话怎么理解?生:其他孩子全都跑了。师: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生:光持石击瓮破之。师:(出示课件)请学生读这句话,说说你的理解。生:司马光拿起一块石头朝大水缸击去,大水缸被打破了。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当时司马光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然后讲给大家听听,并表演出来……赏析:老师借助课件和文中的注释,引导学生弄明白发生的事情,以及司马光和其他孩子处理事情的方法,降低了学生初学文言文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让孩子们想象司马光的想法和做法,表演给大家看时,同学们更是活跃,而且表演时的神态、动作、语言都很有个性。说明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小伙伴》教案4教材简析:《三个小伙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册中的最后一课。这是1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二、三、五自然段的结构基本一致,读讲时可抓住重点,体会三个小伙伴的形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种笔画。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重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体会小猪、小象和小袋鼠在集体遇到困难时,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任务的主人翁态度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具准备:略教学设想: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本课的类型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积累,采用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读自练,尝试感悟。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课文的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新朋友。(出示谜语)只要猜出谜底,新朋友就会和我们见面了。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3、这三个新朋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童话故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说说你对“伙伴”是怎样理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这三个小伙伴的故事。(播放课文动画)2、故事有趣吗?你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打开书P111页,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3、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出示生词)你认识它们吗?同位先互相读一读,遇到困难就互相帮一帮。4、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2遍。5、(出示生字)生词都认识了,单个的字你还认识吗?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并且给它组个词。三、深入理解课文:1、生字朋友认识了,读课文就更容易了。下面我请6位同学一起来合作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三个小伙伴做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3、三个小伙伴做了一件什么事?你从哪儿知道的?4、(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5、(出示“一同”)你能不能给它换个词,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却不变。刚才我们用找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方法,来理解了“一参考资料,少熬夜!同”的意思,那你能不能用上“一同”来说句话?6、在这三个小伙伴一同去栽树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呢?请你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画出它们遇到的困难,用“~~”画出它们是怎样解决困难的。画好以后,可以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7、交流:先说说她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给他来补充。(随机出示三个困难)8、没想到栽树的过程中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你觉得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试着来读一读?先自己练习一下。9、指名读。10、尽管苦难重重,但是小伙伴们却齐心协力解决了困难。它们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画的句子来读一读。(1)解决“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出示第二自然段)①是谁帮大家解决了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板书:小野猪硬嘴巴拱)你能不能来做个“拱”的动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小野猪来说难吗?你从哪里看出不难?(学生抓住“不要紧”和“一会儿”来谈)②对啊,小野猪有个硬嘴巴。在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小野猪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大家解决了困难,这点小困难对于小野猪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那小野猪的话,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谁愿意来试试?(2)解决“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出示第三自然段)①又是谁帮大家解决困难了?它是怎
本文标题:小伙伴的教学反思(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70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