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年劳务人员管理工作总结范文(最新8篇)
1/242023年劳务人员管理工作总结范文(最新8篇)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总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劳务人员管理工作总结【第一篇】20xx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和就业管理局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下,以落实省、市、县、镇(乡)“十大惠民行动”工作要求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准确把握群众利益诉求重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使群众得实惠。着力于夯实就业服务基础,拓展就业服务领域,强化职业培训手段,落实就业措施,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等重点,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按计划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20xx上半年劳动服务开发工作总结如下:(一)全镇总劳动力9131,实现劳动力转移输出7390人,其中就地转移2321人,向外输出劳动力5069,实现劳务收入约5612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11.2%。(二)完成引导性培训209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5092/24人,其中260人获证。占年度目标任务111.1%。(三)全镇回引工程开发投资8个项目,总投资达51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11%。(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就业服务工作,特别是就业再就业工作关系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把就业服务工作抓好、抓落实,把“十大惠民行动”干出成效,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就业管理局和劳务开发办公室对就业服务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镇党委、政府对各村、各部门、分解了目标任务,制定考核办法,对“就业促进行动”和“农民工培训行动”实行目标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了促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形成了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齐抓共管的促就业惠民行动工作格局。(二)开展专项行动,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就业按照县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及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贴近外出务工人员,召开春节返乡民工座谈会,免费提供外出务工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开展外出务工知识培训和维权知识培训,为他们提供外出务工或回乡创业所需要的服务,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二是开展就业援助,针对就业困难对象积极开展“上门走访,送政策、送就业指导、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等“一走五送”活动,对就业困难对象开展实名制摸底调查,建立“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基础台帐,实行“一人一卡”和“一户一档”管理。3/24三上组织“民营企业招聘会”活动,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主导作用,我镇组织了全镇民营企业招聘会活动,针对性就业困难对象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无技术专长等情况,积极动员和组织镇内民营企业、社区就业实体及个体工商户,提供适合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企业岗位和社区服务岗位,搭建企业与劳动者间招聘与求职交流平台,努力促进城乡劳动者在民营企业中实现就业。培训就是就业之基,积极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是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我镇针对现有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对象和农村劳动力的不同特点,我镇分部门,分任务,分内容的开展了各项培训工作,按时超量完成劳动力培训任务。20xx年,我镇全面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坚持每周一上午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文件、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三是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和各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目标有人管有人抓,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劳务人员管理工作总结【第二篇】4/24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立足优势,整合资源,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20xx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2万人(次),其中组织输出5500人(次),自谋输出120xx人(次),就地转移3000人(次),完成春季向新疆移民149人,劳务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现将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镇党委、政府顺应大势,切实转变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由镇政府统一领导,镇劳务工作站牵头,各村紧密配合,村民小组劳务信息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其中:镇劳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职能小组,村社建立21个劳务工作小组。为靠实责任,镇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镇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5/24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新闻媒体、板报、标语、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镇、村、社干部和广大青年农民中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劳务经济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展开大讨论,使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自发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教育广大务工青年克服“怕”字当头,怕担风险的守旧思想。三是及时总结全镇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四是结合“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五送一落实”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制定服务计划书1200份,下发“春风服务卡”228份。20xx年,全镇召开各类会议近120场(次),粘贴宣传标语2244条,出黑板报12期24块,走访居民、农户上万人(次),发布各类宣传单及劳务用工信息800份。通过宣传发动,全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日趋强烈,外出务工的信心日益增强。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6/24的素质是关键。一是整合资源强化素质培训。充分利用镇农科教中心基地网络设施,紧紧依托劳动、安监、乡企、建筑等部门,有计划、分阶段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二是因需施教进行对接培训。采取依托用人单位,实行委托培训、定点培训、联合企业培训。重点开展了家电维修、家政服务、汽车、农用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等行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实现了转移就业。三是立足优势进行岗位培训。在原有培训设施的基础上,今年,镇政府又挤出资金,建成镇劳动力培训基地,购了投影仪等,聘请专兼职教师和相关企业对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至目前,全镇共举办保安、家政等各类培训班24期,受训人员达4336(次),县劳动部门组织进行了资格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申请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实行带证输出,持证上岗。(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创市场,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导致外出人员有组织输出率低,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的积极性。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全镇现有富余劳动力多,有技术技能的少,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7/24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尽管我镇的培训基地购了部分设施,但还是比较单一,使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经费短缺。由于镇财政困难,解决外出人员培训、护送、基地考察、跟踪回访等各方面的时效性不够。(二)下一步的打算:按照“巩固西部,扩大沿海,拓展规模,提升层次”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镇积极培养劳务输转明星和劳务输转骨干,支持和鼓励发展民营劳务机构,使输出劳务进入市场化运作。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保证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三年内,将全镇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8/24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劳务人员管理工作总结【第三篇】今年来,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立足优势,整合资源,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20xx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2130人(次),其中组织输出1123人(次),自谋输出1007人(次),就地转移469人(次),劳务收入累计达750万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现将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乡党委、政府顺应大势,切实转变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由乡政府统一领导,乡劳务工作站牵头,各村、社区紧密配合,村民小组劳务信息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为靠实责任,乡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乡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9/24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乡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新闻媒体、板报、标语、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乡、村、社干部和广大青年农民中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劳务经济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展开大讨论,使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自发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教育广大务工青年克服“怕”字当头,怕担风险的守旧思想。三是及时总结全乡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四是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一年来,全乡召开各类会议近
本文标题:2023年劳务人员管理工作总结范文(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75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