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班区域活动教案_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最新5篇】
1/10中班区域活动教案_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最新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中班区域活动教案_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最新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班区域活动教案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第一篇】活动目标:1、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2、认识各种各样的铃铛,并感受其发出的声音带来的乐趣。3、进一步复习比较物体的大小。活动重点:认识各种各样的铃铛,并感受其发出的声音带来的乐趣。活动难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表演区:各种动物头饰及动手区:不同铃铛。益智区:大小不一的物体卡片排序。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2/10什么?这个故事里有谁,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二、介绍区域。表演区:投放动物头饰,让幼儿表演故事《小铃铛》。你们想不想来表演这个故事呢?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一些头饰,想去表演的等下可以去表演。动手区:不同铃铛。小朋友们,你们玩过铃铛吗?铃铛摇一下会怎么样呀?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不同的铃铛,请小朋友们来摇一摇,听一听这些铃铛的声音一样吗?益智区:大小不一的铃铛卡片。铃铛有大有小、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大不同的铃铛,请小朋友来给这些铃铛排排队好吗?三、请幼儿选择区域活动。1、提出区域规则。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3/10中班区域活动教案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第二篇】一、材料提供a塑料薄膜挂历纸剪成的各种图形,置于框中。b一盆清水,三-四块易吸水的抹布。c各种浅色的瓷砖(白、粉红、淡黄、浅灰等)。忌花瓷砖。d剪刀、捧冰棍及尚无剪裁的塑料薄膜等用具插人笔筒,以备需要。e用硬的铁丝弯折成可供画展出的架子。二、操作层次建议a对于“塑料薄膜浸水可以粘在瓷砖上”的表现手法感兴趣,并乐意尝试。初步能注意以下操作程序,以保持桌面、地面整洁。a薄膜浸水。b取出薄膜在抹布上轻点二下,滤去多余的水。c将薄膜粘贴在瓷砖上。b能粘贴出简单的图案。c尝试粘贴一幅简单的画,并保持整洁。d粘贴过程中,有意识地考虑色彩、构图、造型等。三、提示a由于要用水,所以本活动最好在5--9月份开展。为保持室内整洁,区角安排可在户外阴凉处。4/10b塑料薄膜要求无折痕,否则不宜粘贴。c第4组材料是为幼儿意愿剪图形服务,棒冰棍则是方便幼儿移动瓷砖上的小图形或拨弄薄膜角而提供。d活动初始,教师可用自己的作品引发幼儿兴趣,并感知所用的材料,但无需解释粘贴成画的过程,让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探索,教师略作引导。材料的操作程序制定可在幼儿玩过后感受到桌湿而不方便操作的情况下,引发讨论“怎样才能保持整洁”。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粘贴画的过程,也要注意留心材料使用的规则。e可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比较作品,看看美在哪里。g本活动目标为:a感受生活中不同的粘贴表现方法,尝试用塑料簿膜、水、瓷砖等材料进行粘贴表现。b掌握相关材料的操作规则,保持桌面整洁。中班区域活动教案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第三篇】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一物多玩的创新意识.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活动准备]音乐磁带至少每个幼儿2个易拉罐。5/10[活动过程]一、伴随音乐《易拉罐操》入场。二、谈话:1.小朋友,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引出易拉罐)你手里拿的易拉罐是装什么的?(八宝粥,可乐,雪碧,啤酒,健力宝,旺仔牛奶……)2.讨论易拉罐的用处你们说我们把易拉罐里的东西吃完,喝完易拉罐就没用了吗?(引出易拉罐的作用)1可以做易拉罐操2摆高楼3摆房子4做笔筒5做高跷,做小马蹄6可以装筷子教师小结:别看这么小小的,不起眼的易拉罐,它的用处可真不少!以后我们可要把这“宝物”好好利用啊!三、带易拉罐一起做游戏:我知道易拉罐还是一种非常好玩的玩具,你们来想想易拉罐能做哪些游戏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自由发言)现在咱们带着易拉罐宝宝们一起来玩《小蚂蚁运粮食》的游戏吧!1一人运一个易拉罐:现在每个小蚂蚁手拿一粒粮食,大家快来想想,要怎样把朗粮食运过去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自由实践,自由发言)用头顶,用腿夹,用胳膊夹,用脚踢,用头顶,装在衣服里,用手指顶,用手拿,用脚夹,用后背顶,6/102两人运一个易拉罐:咱们小蚂蚁的办法可真多!现在咱们两只蚂蚁合作来运一粒粮食,你们商量一下有什么好的办法呢?(让幼儿自由结伴,自由谈论)教师可以加入进去,听一听孩子的办法。两人一起用肚子,两人一起用后背,两人一起用腰,两人一起用肩,两人一起用头,教师小结:团结就是力量,你们团结一起太棒了3三人一组,用更多的方法运更多的易拉罐:幼儿自由结伴,自由分组,游戏要求:两人装,一人运师:蚂蚁宝贝们都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教师可以随意加入给幼儿加油,鼓励的话)咱们一起来数数看哪一组的小蚂蚁运的最多(一起数)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各自组用的方法,鼓励幼儿要谦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四、咱们宝贝都是勤劳聪明的的小朋友,都想到了这么多好的方法,易拉罐还能做哪些游戏呢?咱们去找更多的伙伴.一起来玩更多的游戏吧!中班区域活动教案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第四篇】一、材料提供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空塑料瓶三组:每组瓶宝宝的个数至少6只,组成3对:b.米、绿豆、花生米等颗粒大小不等的物体;小石子,装7/10有水的盆;天平秤。二、操作层次建议a.一组瓶宝宝每对分别装有米、绿豆、花生米,让幼儿摇动,根据声响,尝试差别进行分类;b.一组瓶宝宝瓶内装有小石子,每对数量各不相同,让幼儿根据瓶在水中呈现的状态:沉、浮、悬浮,进行分类。三、提示a.教师可以视幼儿水平提供更多的瓶宝宝。让幼儿借助多种方法尝试给瓶宝宝分类。b.为避免混淆,每组瓶宝宝可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c.为使幼儿的探索留有痕迹,教师可事先在瓶上作好标识,这样能方便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中班区域活动教案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第五篇】设计意图:本班幼儿有存在着吃别人带来的药和乱用他人东西的现象。很多小朋友尚未形成“合适的东西才是有用的,最好的”概念。因此,我们围绕所存在的这一“问题”,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寻找合适的东西,本活动旨在通过幼儿的自身探索操作,即寻找合适的东西,去积累有关此方面的经验,并在此经验感受的基础上,初步感知理解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简单道理。8/10针对以前在开展此方面内容的教育中,由于忽略了幼儿经验的作用,存在着更多的是教师“说教”,活动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本活动以区域活动形式展开,有利于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去积累相应的经验,教师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整理,提升经验,让幼儿初步去感知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活动大目标:1、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并初步懂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2、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3、懂得运用适当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操作的结果。各个区角的活动小目标:操作角:1、能为几何图形找到对应的家。2、学习从小到大将6个套蛋套好。3、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工具区:1、能通过寻找合适的工具来玩螺丝玩具,看看哪种工具最适合。2、寻找能碾米的工具,看看什么工具最好用。图书角:会区分大人和小孩子的书,能为自己挑选合适的书。美工角:为不同质地的纸张寻找合适的作画工具。自理角:1通过试穿寻找合适自己的衣服及鞋子。2初步感知衣服鞋袜如何配搭更好看,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音乐角:能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乐曲中不同的动物。活动准备:9/10操作角:几何图形插塑若干、套蛋若干(8人用)工具区:各种塑料木工工具若干、螺丝玩具若干;碾米工具若干:石臼、酒瓶、铁棒、擀面杖、锤子、小筷子、塑料吸管、汤匙、塑料彩笔等,湿米若干(8人用)图书角:适合大人、小孩的图书若干(5人用)美工角:油画棒、彩笔、毛笔、各种材料制成的纸张若干(8人用)自理角:大小不一的鞋子、衣服、帽子(不限人数,布置服饰店)音乐角:乐曲,不同乐器若干(5人用)活动指导:1、谈话引入:老师在活动室的各个区角中投放了一些东西,请小朋友去看看玩玩,这些玩具怎样玩?怎么玩最好玩?2、提出活动要求:①每个区都可以去玩,换区时要把游戏材料收拾好才可以去玩另一个区角。②进入区角时如果已经没有操作材料可先去别的区角玩。③活动中,请注意保持安静,不影响别人。3、分区操作指导:师观察了解幼儿分区活动情况,针对不同区域进行指导①操作角:这些图形的家在哪里?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你能把6个套蛋变成一个吗?10/10②工具区:а、请你把这些螺丝玩具拼成一个漂亮的结构作品,可以使用工具,看看哪些工具适合?ь、用老师提供的工具去试试能不能碾米?可以自己去寻找工具来试试,什么工具最好用,米碾得最碎?③图书角:找一找,哪一本书适合你看?④美工角:试一试这些纸张用什么作画工具画最好看?⑤自理角:穿一穿,看谁把自己打扮得最漂亮?⑥音乐角:听一听,谁来了?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4、交流与小结:①师:请小朋友告诉我,你刚才玩了什么角?你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②帮幼儿提升经验,进一步了解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标题:中班区域活动教案_中班区域活动教案100个【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499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