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中国经济的断裂带——关于我国经济危机隐患分析何清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以其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瞩目,但到了90年代以后却因为虚拟经济的超速发展而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说,这20年来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超高速的投资,这种“投入投入再投入”的经济扩张技术水平低,而长期无效供给累积的“泡沫”实质上已向我们发出预警信号,兆示着我国经济发展潜藏着深重隐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欧美学者拉鲁什和EIR曾发出过警告。拉鲁什理论研究的分析方法从经济过程的双重性开始,他认为,经济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金融和货币过程;二、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包括技术进步。在拉鲁什和EIR看来,当今世界上巨大的金融财富价值,其形式上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底层是实际物质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商业贸易,再其上是复杂的和名义上的债券、股票、通货、商品期货等等,在金字塔顶端则是衍生期货与其它纯粹的虚拟资本。拉鲁什认为,在任何一种经济体系中,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必须平衡,否则将产生危机。由于在诸多分析东亚金融危机的理论中,只有拉鲁什与EIR的实物资产论最为有用。本文借助该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的两大过程,有助于了解我们现在真实的经济状况。潜在的金融危机隐患中国的金融货币状况近几年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话题。笔者曾撰写题为《世纪之交中国面临的金融危机》(发表于《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12月号)一文,谈到中国存在的严重金融风险隐患,认为是南韩式、墨西哥式与泰国式等几种金融危机的混合。所谓“南韩式危机”,指的是南韩大企业集团与银行之间的不良信贷关系。这一点与我国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巨额债务链极相类似,有数据为证:按照新的会计“两则”计算,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83%以上,债务来源单一,基本上借自国有银行,不少债务偿还的可能性很小。这种高比例的不良贷款,大大削弱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孕育着支付危机和挤兑风潮。今年6月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高比例的不良贷款。人民银行的统计表明,到1994年末仅四大专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就达到5323亿元,到1996年底这一数额上升到1万亿元,整个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率约为30%,相当于国有银行自有总资本金的4倍多,而国有企业的亏损额还在不断增长,1997年亏损总额达到1300-1400亿元,银企关系也正处于不断恶化之中。金融系统对企业债权的“软资产”与对居民储蓄的“硬负债”极不对称的趋势,使我国金融系统对内支付链条随时都有可能断裂。这种状况如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则不能否定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突然崩溃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严重衰退的可能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性。关于银行不良资产是导致中国金融危机的第一位因素的看法,从去年开始已达成共识,但至今银行还未找到消除不良资产的有效办法。正是由于与国有企业间的不良信贷关系,我国国有银行自有资产不断下降,至1996年底已下降到3%左右,比《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警戒线8%低5个百分点。最危险的是现在有不少人对银行搞恶意借贷,根本没打算还钱,1998年6月广州中级法院首次公布“赖帐大亨”中有不少就是有还贷能力而不还债者。所谓“泰国式危机”,指的是两点:一是投资导向有误,在房地产业上积压资金过多。泰国这方面的问题国际上早已确认,而中国的问题虽然早在1993年整顿开发区时已看出此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该行业的回扣率高达工程总额的10-15%以上,因此除了一部分已在1992年、1993年上马的房地产项目在1995年左右陆续竣工之外,确实也有不少新项目是由于企业负责人个人利益驱动而投入建设,这就使商品房在存量还远未消化之际,又不断产生大的增量:表一商品房累计空置量商品房累计空置量(平方米)新增商品房(平方米)增加率1994年3289万1995年5031万1742万52.96%1996年6203万1172万23.30%1997年7135万932万15.02%资料来源:《中华工商时报》1998年7月30日房地产专版:“诊断空置”。尤其严重的是这些空置的商品房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空置总量的57.37%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辽宁五省市,这5省市商品房空置面积分别占全国商品房累计空置面积的19.82%、13.58%、9.11%、8.89%、5.97%。这些商品房空置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商品房售价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与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高居于世界各国之首,在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断裂带:表二各国购房支出与家庭年收入之比美国加拿大英国巴西澳大利亚瑞典中国每套住宅售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2.8:14.8:13.7:15.7:14:11.8:112:1作为中国居民主体的中低收入者,根本无力购买价格高昂的商品房,市场因之无法形成有效需求。这一断裂带的存在,使得以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举措根本不能奏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竟然出现房价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奇怪现象,而国家也竟然未能从出让土地中获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级政府中的众多贪官污吏将房地产开发变成了他们积累财富的盛大宴会。与泰国式危机相类似的第二点是在金融体制调控机制不健全时过分依赖外资,埋下金融风险隐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的的机率大大增长:1991~1996年8月止,利用外资直接投资达1610.7亿美元;1979~1995年,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外资共2291亿美元。近4年来,中国已成为第三世界的头号引资大国,是世界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引资大国。下列这组数字值得关注: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表三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国际警戒线国际标准备注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比例617%80%印尼73%,马来西亚186%,菲律宾84%,韩国147%,泰国109%外汇储备支持进口时间7个月3~4个月外债与GDP的比例15.5%50%1995年外债余额1065亿美元。1979~1995年各种形式利用外资共达2291亿美元经常项目逆差与GDP的比例-2.5%经验表明,这一比例控制在0-5%时有利于经济增长,大于5或小于0时不利于经济增长外汇储备增长率与GDP增长率2倍0.3-1.2这一国际标准是指发展中国家,不包括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经常项目逆差与GDP的比例5.7%-2.5%资料来源:(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1997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虽然中国总是强调中国国情特殊,不能仅以国际通行标准来判定中国外汇储备是否过多,但上述指标严重偏离常态至少说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快速增长应该放缓。因为过量外汇储备首先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使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各种努力的效果降低。同时在中国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只要有外汇流入,央行就得拿出人民币资金收购──根据近两年深圳等地银行透露出来的信息,已发现有国际短期资金大规模流入“恶意”套取利息。对于国际间的这种短期投机,国际金融投机专家索罗斯曾“谆谆告诫”各国政府:“市场中留有投机空间是政府的错误”,因为只要政府在市场里留下了市场投机机会,就会有人来投机──为了抵消外汇占款的增加,信贷规模不得不相应收缩,从而使得没有外汇收入(流入)的部门很难得到贷款,被迫限产甚至停产。而过多外汇储备,又使得本可以利用的大量外汇资产闲置不用,在客观上限制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国际上通常用将储备转化为生产性投资所能增加的产出来表示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况,尽管企业经营效率、投资配置效率,甚至整个经济体制都很不理想,但这种低效率还不应该低到投入产出比例比外汇存款和购买国外债券的收益还要低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相当高昂。所谓“墨西哥危机”,指的是资本大量外逃的问题。这方面已有王军“中国资本流出的总量和结构分析”一文做过详尽的系统分析。该文指出中国自1985年以来的资本外逃占外债增长比例达到了52.3%,超过了80年代世界上15个债务负担最沉重的国家资本外逃的平均水平,在进入90年代以后接近甚至超过了每年新增的外债额,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委内瑞拉、墨西哥与阿根廷的第四大资本外逃国。换言之,在中国政府大量向国外举债的同时,却有超过一半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失,也许是永久性地“消失”在国外。英国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沃尔在一份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从1989年至1995年间,中国长期资本外流的总量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约有500亿美元是未经政府批准的,“不是所有长期资本外流都经过政府批准。大部分长期资本是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无忧商务网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通过非法转移的形式流到国外的。这从国际收支资本帐户中出现的大量‘误差和漏洞’中反映出来。这种资本的数额从1989年的3.3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78亿美元(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沃尔还指出,到1994年为止,中国在海外共建立了将近1万家企业,遍布全世界各地,但投资主要集中在香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事实证明,中国非法的资本外流是香港等地的重要资金来源,据估计,到1995年为止,中国企业和个人在香港投入300亿~400亿美元的资本。今年据美国华人反馈回来的信息,在温哥华、洛杉矶等地,大陆华人在该处置产(如购买房产、商店等)数量猛增。这种信息毫无疑问可看作资本外逃加速的一个信号。大量资本外逃毫无疑问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国家付出高额的机会成本借贷外资,这边却不断有巨额资金流出并消失在国外。可以肯定这种资本外逃是构成金融危机的源头之一。笔者不赞成个别研究者所说的,由于中国有更大规模的外资流入,资本外逃没有造成资本形成率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萎缩。事实是,任何国家的大量资本外逃都会对当事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潜在的金融危机。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本外逃严重时,可成为导致国家破产的一股力量。其表现为:官方外汇储备耗尽;国外信用被冻结,并对外汇实行限制;国外贷款无从获得;利率不能再上升──利率上升的作用是可以遏制资本外流;国内通货紧缩,但无助于增加资本帐户的收入,因为它在国内会造成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在国外会招致其他国家担心“不公平的”贸易竞争而采取报复行动。这一系列因素最终会造成国内政治骚乱增加,并引发全局性的金融风险。更重大的代价是在未来数十年中,国家的信用等级在国际社会中将大大下降,这方面有墨西哥的前车之鉴为证。国际货币基金会的调查报告指出,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其导因在于墨西哥本土的投资者资金外流所造成,而不是最初所推测的那样,是外国投资者因墨西哥政局不稳而争相抛售比索所致。资料显示,1976-1994年这18年间,墨西哥资本外逃与外债增加额的比重为64.8%,位居世界第二位。墨西哥金融危机引致的后果相当严重,所以我国绝对不能对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掉以轻心,没有任何理由说明中国的资本外逃比较特殊,不会引发金融危机。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更要采取手段遏制资本外逃现象,并将这一点作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之一。上述三点表明,我国确实存在金融风险隐患。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投资公司等数家“准银行”因违规操作而倒闭更加深了金融风险隐患。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说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外支付链条断裂,那么我们则在于对内支付的链条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危机,比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更难应付。实物生产与消费的断裂带自从1993年宏观调控以来,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
本文标题:文集3经济断裂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0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