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2023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6月14日,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的前10名。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相关新闻中科院昨发布宜居城市最新排名青岛位居第一中国科学院昨在京发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前10。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第二名。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宜居城市建设有三短板《报告》指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短板为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从宜居城市评价要素来看,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青岛的综合宜居性最高《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六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最高,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5个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一定距离。此外,郑州、南京、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性评价较低。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六大指标中得分最低,距离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距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领先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也相对较高,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61.14、60.06分,获得了居民的基本认可,也是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对优势内容。其中,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文化特质提升了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61.13、60.80分,成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对优势内容。其中,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最高的城市主要包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威海等城市,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抑或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40个调查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相对较低且得分较为集中,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59和59.11分,属于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领域。而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40个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新闻延伸:民生投入大百姓满足感强家门口多个小公园,散步方便了;河水不臭了,玩得更舒心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再也不用奔波了……“十二五”期间,岛城市民生活中悄然出现了一些变化,想起来就有满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一切得益于我市在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交通配套、环境保护、“天网”工程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推进,从而带来城市宜居指数的大幅攀升。民生累计投入3315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市民生支出累计投入3315亿元,年均增长22%。推进大众创业工程,成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三险合一”。实施精准扶贫,1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千名老人养老床位从19.8张增加到37张,政府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6万套,基本建成5.8万套。改造棚户区8万户、农村危房2.8万户,受益居民30多万人。新建改建幼儿园969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重达到73.4%。投资172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729所,87.8%的普通中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学校标准,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水平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医疗方面,投资82亿元,建医疗卫生设施31个,是上个5年的1.5倍。市妇女儿童医院、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等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医疗床位1.2万张。居民医保个人负担率下降。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交通青岛迈入地铁时代在交通工程建设方面,胶州湾隧道、胶州湾大桥、铁路青岛北客站建成使用,龙青高速公路、青荣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开工建设。重庆路改造、崂山路改造、金水路拓宽等工程顺利完成。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启用。新机场全面开工建设,空港新增9条国际航线,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运营,青岛迈入地铁时代。环境PM2.5提前两年达标“十二五”期间,青岛市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市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较2013年改善22.7%,达到51微克/立方米,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规定的改善目标;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同步实现大幅改善,分别达到94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增加27天,达到293天,优良率80.3%。全市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改善了63.5%和73.2%,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5年来,胶州湾优良水域面积比例达到65%。大沽河全线127公里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林木绿化率达到40%,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安全“天网”无缝隙监控我市公安部门自2013年全面启动为期3年的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建设,按照全市统筹,高端定位的建设目标,按照城乡统筹,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布局,计划新建监控探头9万个,卡口视频1200个,全面整合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封控全市的视频监控“天网”,逐步实现对全市单位、设施、场所、道路、小区、村庄和治安复杂区域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全封控,成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天网”工程在治安管理方面同样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构筑了多层设防、周界全封控的无缝隙监控网络,全市重点部位、开放式居民小区和治安复杂区域已实现视频全封控,极大增强了治安防控能力。2015年近百处治安复杂区域警情发案同比下降超过30%,320多个居民小区连续实现“零发案”,“天网”工程已经成为安全防范的一道屏障,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标题:2023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08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