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日月潭》教学设计【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日月潭》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日月潭》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日月潭教学设计【第一篇】班级学情分析:本学期所接任的班级转眼进入三年级的学习中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是中年级的小学生了。和一二年级相比,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九到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因此在上课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写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大尖和水社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3、学会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准备: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意思。2、运用多中手段查找资料,了解日月潭。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板书:传说。什么叫“传说”呢?“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比如《鲁班小学艺》,就是讲木工祖师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传说故事呢?2、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板书:日月潭的)(领读“潭”,tan)3、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学生交流资料。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读课文。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谈。三、小组讨论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1、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2、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小鸟和百兽是怎样帮助他们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又是什么样的呢?3、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4、汇报交流。四、拓展延伸。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3、请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五、学习课文生字词。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小组学习,互帮互学。“种”读“zhong”第四声。“吐”读“tu”第三声“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决”字是两点水;“吞”字是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是横,不要写成撇;“兽”字下边是口,不要写成日字。咔(ka)嚓(cha):象声词。学生书写生字。六、板书设计:日月潭的传说大尖救太阳月亮水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2、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想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等词语的意思。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准备:阅读有关描写环境恶劣,困难重重的文章。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一、激趣导入,以旧引新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日月潭的传说》(指题目,生读题),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跟随课文一起走进宝岛台湾,走进日月潭,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读读那里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2、学生“闯关”,旧知反馈美读词语关: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为民造福个别读、齐读(第一行谁来读?第二行呢?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好。)3、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读了课文,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宣布闯关结果,认定阅读权限二、自由朗读,整体把握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得读出味来。我们可以边读故事,边想想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脑中活起来。看看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捧起书来,挺直你们的小腰板,走进故事,走进人物,认真地读读这个故事。生自由读,师巡视倾听。刚才,我们各自读了这个故事,我发现同学们个个读得津津有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用心地读一读这个故事。日月潭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教学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二、初步感知。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三、识字。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四、读议。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五、交流。(一)日月潭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参考资料,少熬夜!几遍。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六、作业设计。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3、抄写本课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二、交流。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三、朗读。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四、阅读并思考。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3、配乐朗读全文。五、实践。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展。把搜集来的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参考资料,少熬夜!日月潭教学设计【第三篇】设计初想《日月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年轻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服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对于这样的1篇民间传说,我们一般会用两课时来完成。那么作为第一课时,怎样才能有效落实三个维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依据课标,结合文本及学情,我想在本节课做以下几点尝试:1、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2、利用故事资源,加强语用训练,构建生本课堂。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随文识字,并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聊故事,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初步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初步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高贵品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听故事1、师讲合肥的一个关于两头金牛的民间传说,生听后交流,体会传说特点。2、谈话,播放日月潭解说视频,生欣赏后交流体会。3、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习“潭”字(板画潭水及两山)。板块二:读故事(一)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自读提示:1、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书时遇到特别难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或向同学请教等方法解决。(二)逐段检查读书情况,随文识字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可以联系视频或生活理解特别的词“葱茏”。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关注特别重要的词语“漆黑”,可联系生活理解,再顺势指导读写“漆”字,师范写后生描红练写。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强调多音字“降”,指名组词。引导学生关注几个重要的(或不理解的)词语,如“一筹莫展”“聚集”、“挺身而出”、参考资料,少熬夜!“降服”等。理解“一筹莫展”时需指导查字典(课件出示释义)。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关注几个印象特别深的词语,如“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读好词语,可查字典词典理解难懂的词语“披荆斩棘”。指导写“冒”字。5、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评价交流。板块三:聊故事师过渡:同学们能把这个故事读得这么好,真棒!其实,我们读故事,可以重点关注三个问题:这个故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现在呀,咱们就来聊一聊《日月潭的传说》这个故事,先聊第一个问题:故事写了什么?我们可以从故事中的人物、发生的事情等方面来思考。1、聊故事里的人物及印象(1)生自由汇报:大尖哥、水社姐等(相机板书)(2)引导学生联系相关语句,聊聊对人物的印象。2、聊故事里发生的事情(1)生自由聊聊发生的事。(2)出示一组词语,生可以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聊聊故事的大意。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降服恶龙为民造福3、总结教后记在庐江县金牛小学执教完《日月潭的传说》一课以后,我真心想为聪明可爱的孩子们点赞,也想为自己的几点尝试点赞。首先,我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很好地落实了前两项教学目标。其次,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
本文标题:《日月潭》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24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