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摘要: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通过对我国会计发展史的简要回顾,以及会计制度改革历程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要使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分别从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会计计量受到的冲击进行分析变得十分必要。结合世界经济变化的趋势及会计发展的特点,预测了未来经济环境变化下会计行业将会受到的影响,主要从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两方面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思考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更好融合的方法和途径,以更好的应对来自知识经济环境的冲击。关键词:会计体系会计目标会计准则EnvironmentalinfluenceonAccountingDevelopmentAbstract:Theexistentaccountingsysteminourcountryisviolentlyimpactedbythegreatchangesofeconomiccircumstancesathomeandabroad.Further,it'sdefinitethattheaccountalwaysdependsonthedevelopmentofeconomicenvironments,whichcanbeseenfromthebriefreviewtoaccountinghistoryanditsreformcourseinourcountry.Therefore,it'squitenecessarytoanalyzeimpactsonaccountingobjects,countingtargetsandquantitymeasurement,sothatoursystemcankeepupwiththetrendofthetimestoserveourmoderneconomicconstructionbetter.Combinedtheworldeconomicdevelopmenttrendswithaccountingfeatures,weboldlypredicttheinfluenceonaccountfromfutureeconomicchangesfocusedonaccountingobjectsandcriterionmainly.Onthebasisofabove,weconsiderhowtointegrateourcountry'saccountintointernationalcommonpracticefordealingwithshockfromknowledge-basedeconomy.Keywords:Accountingsystemaccountingobjectiveaccountingcriterion引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内容体系、报告方式、工作语言等各方面必然要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成为经济环境的基本特征,会计的计量手段、会计信息的传播方式等各方面必然向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会计毕业论文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而发展的。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对会计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环境必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和完善,经济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了解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具有深远的意义。1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史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早在西周时代,我国就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和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进入12世纪后,南宋的“审计院”设置,以及明朝的“都察院制度”、财物出纳印信勘合制度、黄册制度等,都闪烁着中式会计的历史光辉。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中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经济萌芽在沿海地区的出现,不仅以“四柱结算法”为核心的中式会计的方法体系建立完善,而且账房组织制度已经形成。明末清初还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法”和“天地合账法”等记账方法。从15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自此,中国的会计开始沦落。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会计毕业论文代写在吸收西方会计精华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兼收并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1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及其基本评论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中国现阶段会计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环境的变化,经历了统一→细分→统一的过程,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1.1.11949-1979年,曲折中向前发展建国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它要求会计改革为经济恢复服务。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成为该体制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按照其要求构建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1950年7月1日起试行的《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结构统一会计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它的发布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各类企业的会计行为,结束了会计核算方面混乱的局面。之后中央相关部门先后发布的《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和《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形成了中国统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雏型。1952年底,针对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变化,中共中央适时地提出“一体两翼”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而占相当大数量的由私营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的企业,由于受到机器简陋、工序不全和产品经营范围狭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会计核算的基础一般都比较差,若是按照财政部已经发布的会计制度组织核算,在业务上就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于是,以不同生产规模为标志的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就开始出台。“一五”时期所颁发的一系列标准会计制度和部分简易会计制度,如《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私营企业会计制度》,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1958年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冒进”和“大跃进”思想占踞上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开始冲击经济管理领域,财政部提出了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简化通俗会计制度的改革原则和三条基本方针,涌现出“无账会计”、“以单代账会计”等违背会计基本规律的现象,导致了企业会计职能部门形同虚设、会计反映和监督职能被大大地削弱、企业资金大量流失等严重后果。针对“大跃进”和“冒进”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效应,党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在“工业七十条”和“商业四十条”等经济运行基本法规出台的基础上,财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等四个核心会计制度,标志着受到冲击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得到部分恢复和重新规范。随后,在“四清”“五反”运动荡涤之下,再次构建了分行业、分规模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框架。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给全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深重灾难,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几近瘫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拨乱反正,使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也开始步入全面恢复的新时期。1.1.21979-1992年,局部借鉴国际惯例十二大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上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立即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随着对外开放大门的打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然而,我国企业当时实行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按所有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特别是三段平衡式的资金平衡表,使得中外合资企业外方人员在会计核算和利用会计信息方面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过于详细的成本报表也使得保守商业秘密成为困难,以致外方人员沿用本国会计惯例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财政部在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首先,是拓展会计制度体系的内容。国务院为了促使企业加强和改善成本管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于1984年3月颁发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此为基础,财政部于1986年12月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以规范企业成本核算;此外,为了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革,国务院还于1985年4月颁发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上述会计制度的发布与实施,使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开创了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其次,是加快涉外会计制度建设工作。外资企业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突破,由于它的经营模式与国营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会计核算要求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会计核算要求不同。为此,必须根据其特殊的经营方法和方式,结合其经营特点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早在1979年底,财政部就已经着手制定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的准备工作;1979年11月,草拟了《关于中外合营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1983年3月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1985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应该承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财务会计规范的全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也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开端。最后,是制定适应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会计制度。1988年10月,财政部相继颁发了《国营城市综合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对外承包企业会计制度》、《城镇商业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等,1992年5月,财政部和体改委还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由此逐步形成了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基本适应的具有多元化特征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新格局。1.1.31992-本世纪初,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以后,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自1997年起,我国先后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与此相配套,企业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第一,配合新税制改革,制定实施新税制会计处理办法。为了配合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规范企业税制改革的会计核算,根据有关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新税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具体包括《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及《关于资源税会计处理的规定》等新税制会计核算办法。第二,配合外汇体制改革,改进外币业务核算办法。为了促进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为适应外汇体制改革需要,规范企业外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1994年2月制定发布了《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并于同年7月发布了《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有关会计处理的补充规定》,就企业外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三,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先后制定发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第四,配合新修订《会计法》的实施,统一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核算行为。新修订的《会计法》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以及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和完善会计核算规则。随后,国务院又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对使用财务会计报告的部门和机构的行为也作了规定;对重大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关
本文标题: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4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