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4课_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受到暴风雨般的欢呼。十月革命后,在俄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推动经济的发展,是布尔什维克党所面临的新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在不同时期进行了不同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怎样的形势?针对当时的形势,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列强武装干涉,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农业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政策:实行工业国有化贸易政策:取消商品贸易分配制度:强制劳动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以军事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内容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919年5月列宁在莫斯科红场向群众发表演说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当战争结束以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也随之结束?俄共(布)幻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战时限度,继续加强。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加强是否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⑴连年战争,苏俄经济破坏急需恢复;1.背景:⑵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频繁暴动;⑶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1921年俄共(布)召开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32卷)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论述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经济政策要点: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贸易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制度: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特点一、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农业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商业集中分配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这是他们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3.影响:①受到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巩固;②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③找到了一个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三、斯大林经济体制“斯大林经济体制”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特征表现?“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历史功绩和主要弊端有哪些?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924年1月,列宁逝世,经过一系列党内斗争,斯大林掌握政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确立过程:①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②实行经济发展五年计划;①单一的公有制;2.特征表现:②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③取消新经济政策。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尽早实现工业化(宣传画)钢铁工人们生产钢铁(宣传画)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930年1月5日斯大林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集体农庄的宣传画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在集体农庄务农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3.影响:⑴积极作用:国家能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始建于1932年,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明斯克拖拉机厂(成立于1946年)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⑵弊端: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后来严重阻碍经济发展a.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b.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c.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d.指令计划,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⑶斯大林体制的扩展: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这种经济模式。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小结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原因内容原因内容原因内容影响影响影响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A.沙皇统治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斯大林体制时期D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1921年,新经济政策通过后,有共产国际里的革命者尖叫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此人A.没有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B.认为列宁在俄国恢复了资本主义C.存在严重的“左倾幼稚病”D.与列宁有阶级利益的冲突B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3.《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其中,“20年代初的俄国”的调整改革机遇指的是俄国的A.十月革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确立C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4.按重要性进行产业排序,下列各项中符合“斯大林模式”的是A.重工业、轻工业、农业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C.轻工业、重工业、农业D.农业、重工业、轻工业A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5.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这则笑话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C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6.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牧畜B
本文标题:第14课__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6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