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证券公司赢利模式研究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I摘要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但是普遍存在“靠天吃饭”的现状,其盈利状况与二级市场高度相关,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经营风险很大。本文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缺陷,从盈利模式这一角度来研究证券公司经营问题和发展方向。本文以证券公司创新管理理论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分析我国证券公司业务收入结构出发,得出我国证券公司一直是传统的“通道”型盈利模式,存在盈利途径单一、业务结构不合理、盈利波动性大、成本控制不利、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文章从证券公司自身存在的原因和证券公司外部原因两个层次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造成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落后的原因,分析了国外证券公司(以美国和韩国为例)的盈利模式,得出了一些值得我国证券公司借鉴的特点。接下来,文章提出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创新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基本思路:通过业务模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及管理创新,使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由传统的“通道”型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型模式。并探讨了实现这一新型盈利模式的具体措施,包括开展三大创新业务、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调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改善风险控制体系等。关键词: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业务创新组织创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II目录1绪论...............................................3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31.2文献综述.......................................................41.2.1国外研究综述..............................................41.2.2国内研究综述..............................................62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72.1盈利途径局限、固化,业务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低....................72.2收入结构不合理,三大传统业务所占比重过高........................82.3盈利方式传统、单一,赢利波动性大................................82.4盈利理念落后,成本控制不利......................................92.5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103我国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和盈利模式的转变...............113.1经纪业务的创新...............................................123.2投行业务的创新...............................................123.3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15结论.............................................16武汉职业技术学院III参考文献............................................18致谢.............................................191绪论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证券公司又称券商,在美国叫投资银行,在日本和中国叫证券公司,英国叫商人银行,德国实行混业经营,在全能银行下设置证券业务部门。在我国,证券公司是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它肩负着筛选和保荐高质量的公司上市融资、中介和活跃证券二级市场投资等重要的市场功能,对保证上市公司质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活跃证券市场投资及实现证券市场的投融资功能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证券公司作为证券行业的市场主体,其经营状况反映了行业内资源配置的效率,关系到金融环境的稳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非常惊人,成为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证券业盈利波动与股票市场行情变化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态势,说明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问题,普遍存在“靠天吃饭”的状况,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状况明显暴露出我国金融体系的弱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金融改革都将极为不利。为改善我国券商的生存状况,自2004年10月份以来,相关部门对于拯救券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出炉。从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证券公司短期融资融券管理办法》拓宽券商融资渠道,到《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等。国家一系列关于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券商创新政策的出台,为证券公司金融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基本完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发展中重要的中介机构,我们对它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力图进一步明确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我国证券公司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剧变,给证券公司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佣金自由化、加入WTO后外国证券公司的进入、证券公司进入门槛的敞开等使证券业已经告别了过去的垄断,进入自由竞争时代,证券公司的政策性生存走向终结。在这种新形式下,中国证券公司要想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摒弃“靠天吃饭”的传统盈利模式,要借鉴国外证券公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快业务重组与创新步伐,建立起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型盈利模式。这无论对于维持我国证券公司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还是对于整个证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文献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1、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关于盈利模式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尚未给出明确的定义,多数文献都只是对盈利模式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说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3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尔①在所著《领导企业变革》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对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了盈利模式的组成元素。他认为,一个盈利模式应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核心战略、战略资源、客户界面及价值网络。琼·玛格丽塔和南·斯通②认为,盈利模式就是指一个企业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为自己的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一系列设想。根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的定义,盈利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盈利模式必须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结构,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组成因素。第二,盈利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关联起来,是他们相互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2、关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国外对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1)KMRW的声誉模型③。该模型讨论的是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克瑞普斯、米尔格罗姆、罗伯茨和威尔逊四人建立的所谓KMRW声誉模型证明: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重要影响,合作行为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会出现,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长(没有必要是无限的)。特别地,“坏人”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表现的像“好人”一样。在证券市场上,“信誉”对证券公司的盈利影响十分巨大,无论是对证券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还是对委托理财业务,证券公司的“信誉”与其所获取的长期利润密切相关,可以说“信誉”是证券公司获取利润的激励机制。(2)BPR理论④与业务流程再造。BPR理论由美国教授MichaelHammer博士在1990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其基本内涵是以作业过程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客户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以及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依照该理论,证券公司的最优盈利模式应该是依据市场环境、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规模和人才结构,合理配置各项(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等)的构成比例,从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角度提出了大营销、大研究、“小加工”和大营销、小研究、“大加工”的盈利模式。①加里·哈默尔等(美).卫新等译.领导企业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63—166.②琼·玛格丽塔,南·斯通.什么是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0—53.③KrePsD.,MilgromP.,RobertsJ.,R.Wlison,RationalCooperationintheFinitelyRepeatedPrisoner’sDilemma[J].JournalofEconomicTheory,1982(27):245—252.④MichrelHammer,andJamesChampy.ReengineeringWork,Don'tAutomate,ButLiterate[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121—124.武汉职业技术学院41.2.2国内研究综述在国内,由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受关注的时间还不长,而且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很多资料都属于证券公司的商业秘密,因此当前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还相当肤浅,也比较散乱。目前还没有相关专著研究该问题,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上。个别的金融类书籍中也有部分涉及。徐丽梅①在“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构建”一文中,研究了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盈利模式的缺陷,将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数量扩张、兼并重组和增资扩股。她认为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证券公司以传统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极易受到不景气的市场影响。并从业务收入结构上,对中外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进行了比较。她认为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创新,其核心是业务和服务的创新,但是业务和服务的创新,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林娜②在“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一文中认为,要构建我国证券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必须转变盈利方式、完善盈利结构、通过业务重组和创新引发新的赢利点,并且要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风险控制。匡霞③在“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措施”一文中从收入构成上对中国证券公司和国外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盈利结构不合理,要利用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经纪业务、拓展企业融资服务与并购咨询业务。陶艳艳④在“盈利模式——券商创新的新基点”一文中认为券商应该注重体制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市场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证券公司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独特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找准定位,在创新上走自己的路。罗亦民⑤在“综合类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一文中,以SWOT分析对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进行构建,认为盈利模式转变要通过证券公司上市,增强资本实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转变资产管理模式进行。由此可见,现有的关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文献并不多,且已有的研究并没有从理论上、现存问题及成因上等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阐述,缺乏系统性和深入①徐丽梅.我国券商盈利模式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17—19.②林娜.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分析[J].中国经贸,2004(5):24—27.③匡霞.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措施[J].美中经济评论,2004(09):18—20.④陶艳艳.盈利模式—券商创新的新基点[J].金融市场,2005(5):28—33.⑤罗亦民.综和类券商盈利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武汉职业技术学院5性研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也只是对如何改变券商现有盈利模式泛泛而谈,
本文标题:证券公司赢利模式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