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市供销社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助推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市供销社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助推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这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原中华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在《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加快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一文中指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符合我国农村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构建起“三位一体”农合联组织体系,确立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初步实现了涉农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推动单个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供销合作社参与“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在充实自身力量的同时拓展了服务平台,提升了服务能力,成为党委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是“三位一体”改革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举措。通过“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整合三大系统、三重服务功能、三级合作体系,实现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为家庭经营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现代化开辟新的空间。二是“三位一体”改革适应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需要。为推动现代生产要素与传统农业对接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社员更多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三是“三位一体”改革契合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新要求。以服务供给创新为重点,把各环节的生产要素和各种服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链条,既可以满足广大小农户个性化、便利化的服务需求,也可以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性、规模化的服务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我社对全市供销社系统开展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情况进行调研,为今后更好地整合乡村要素资源,打造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在新时代“三农”发展中,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一、全市供销社系统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主要做法我市位于云贵高原边缘,是重要的西南出海通道。全市辖2区9县,总面积00000平方公里,总人口000万人。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000万亩左右,粮食年均总产量超过000万吨;全市桑园面积000万亩,鲜茧产量00万吨;糖料蔗面积00万亩,糖料蔗产量000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0万亩,投产面积00万亩,总产量00万吨,产值00亿元;蔬菜面积000万亩,产量000万吨;食用菌栽培规模000万平方米;全市共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00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万亩,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00个。(一)以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载体。一是立足本地农业特色产业服务资源,整合劳动、技术、产品、资本,组建农合联和联合社,开展联合与合作,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如XX县近年来,共合作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0个,入社社员共计000人,带动周边农户达000户,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土地托管服务协议,托管合作社种植的珍珠李和油桃果园共计0000亩,以统一供应化肥、农药,统一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服务;统一销售业务等方式托管服务。二是按照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服务框架,设立生产、电商、营销、等综合服务机构,融合生产、供销、信用服务功能,扎实为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包括农资、农技、植保、信贷、营销等“智慧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有效提升农民合作组织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农民合作社构建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立足本地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农民合作社。加强示范性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其经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如XX县发挥村两委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良种推广、配肥和技术培训等关键环节系列化服务。引导乡镇供销社与XX那澜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成立“农合联”组织,引导当地农民把闲置荒山和零星土地作为入股“农合联”组织,由“农合联”组织进行田园农业综合体开发,力助当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目前,已完成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正在申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0家。与000多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托管面积000亩,种植沃柑、凤梨、澳洲坚果等水果,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和认可。某乡镇供销社通过投资00万元,建成一个了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服务站;通过招商引资000多万元,建成一个占地0000多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厂,年产值达0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00万元,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00人,其中安排贫困户就业转移00人,助农增收00多万元,企业原收入不到0万元增加到00万元。(三)推进服务内容多元化,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一是围绕群众需要,联合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为农民提供土地整治、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技术培训、创业就业、代理代办等多种服务。如XX区、XX县、XX县供销社开展代理记账业务试点工作,工作目标是既要解决系统内部困难企业和基层社下岗会计人员的工作,使企业经营结构从内部往社会拓展,增加业务经营收入,又能解决不具备、配备专职会计人员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日益增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成本较大等问题,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机制,规范企业会计行为,防止各种偷税漏税行为发生,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计划为000户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服务,实现经济效益00万元,为服务企业节约成本00万元,通过供销社创新经营机构,达到以创业增加就业的效果,全市供销社系统建立代理记账公司(中心00个,可以安排供销社下岗职工和为社会增加会计专业就业岗位000人。二是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贮、销全程系列化服务或针对某些生产环节的服务。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如XX县供销社整合资源,挖掘基层社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方式筹措经费,加强蚕茧烘烤和购销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购网点,健全购销网络。目前,每个网点经营面积1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先后自筹资金000多万元,建设收购网点000个,其中,在各乡镇增设固定收购网点00处,在收购旺季,临时增设收购点00个。新建、改建、扩建烤茧房00个,确保每个基层社都有0个烤房以上,个别乡镇达到0个,使供销社的收购、烘烤网络遍布蚕区,基本实现了乡镇有收购站、村屯有收购点。今年1-11月,XX县供销社蚕茧收购量已达000万公斤,收购金额近0亿元,仅蚕茧收购一项经营收入近00万元。收购季节增加安排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同时还安排贫困户和当地群众就地就业000多人。三、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存在的问题(一)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散、弱”的格局有待破解。“三位一体”改革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举措。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路子。通过“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务必要实现实现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为家庭经营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现代化开辟新的空间。但是,全市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各县(区)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优势的土地资源不集中,无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留守老人,生产方式原始单一,生产力低下。如何将分散于农村的耕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并使土地提供者和土地经营者获益,这是全市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二)提供全方位供销服务.农产品供销问题。农产品的销售是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只有这一环节顺畅,才能推动整个生产的进行,才能使生产变为价值。解决了销售问题,就解决了农业生产者收入问题,如何保障销售的畅通将也是东兰县推进“三位一体”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三)农业信贷难问题。随着涉农企业迅速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或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和后续投放。而农信社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传统品牌业务,仅仅能够满足农户小额度、期限短且较分散的日常生产所需周转性资金需求。对于农业龙头企业所急需的额度较大、期限较长的贷款需求,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财产,出现了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四、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平台建设的建议在推进XX县“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平台建设中,供销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发展生产合作,提高供给质量。1.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三位一体”的基础环节,通过参股、领办、对接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多举措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一是加强规范化建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做好利益分配和盈余返还。同时狠抓示范社创建,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树标杆、立典型,建设各级示范社。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农业生产资料采购供应,强化过程监控和指导,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开展标准化生产培训。三是加强品牌化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培植品牌产品,重视商标注册和产品认证,尤其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等认证。2.提高供给质量。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农民合作社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保姆式”“菜单式”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顺应现代农业和现代消费的发展趋势,认真落实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主动念好“减”字诀,控制化肥、农药的投入量;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优化农资商品结构,推广优质、高效、无害的农资产品,压缩高耗能、易污染的农资产品,做到在供应上体现精准性、在使用上体现高效性、在服务上体现综合性。加大与涉农部门科研院所的联合合作,强化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为农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强庄稼医院、机防队、机耕队建设,形成以庄稼医院为平台,集农资销售、病虫防治、技术指导、产品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素质,增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二)发展供销合作,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把供销合作作为推动“三位一体”的带动环节,采取多种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带动开展生产合作、专业合作。一是推进批发市场建设。推动各地利用自有设施,整合资源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平台。争取上级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发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基地建设、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三是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立足供销合作社遍布城乡的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直接对接。四是搭建农产品与市场联接的桥梁。大力推广展示展销、电子商务、农产品经纪人促销等多种流通模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农超、农企、农校网络。(三)发展信用合作,着力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把探索发展为农融资服务作为推动“三位一体”的支撑环节,以此支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为社员提供产前农资供应、产中科技指导、产后产品销售加工、全程金融支撑的全产业链服务,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一是充分利用“外置金融”资源,加强与银行、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县级社为主体,争取当地财政与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共同出资组建农信担保公司,担保规模按注册资金放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生产和建设加工、仓储、流通设施提供借款担保。二是积极发展内生于合作社和农户的“内置金融”,发展多种形式的内部资金互助。供销合作社联合农
本文标题:市供销社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助推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7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