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5篇
1/13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第一篇】1、谈话: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看着尺子,还可以怎样说它的长度;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看着尺子,还可以怎样说它的长度?2、小结:通过画线段的操作活动,同学们发现了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今天,我们就要应用这些知识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板书课题)1、教学例1。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请同学们取出自动铅笔的笔芯,仔细观察,猜猜大约有多长?学生猜测。2/13用直尺量量笔芯的长度是多少厘米?(测量的结果取整厘米)学生测量。笔芯的长度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想法,汇报,学生的想法可能有:11毫米1毫米地数出来。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210毫米10毫米地数出来的。3推想出来的:1厘米=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2、“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读题,一起动手量出每个图形中各边长是多少厘米,全班校正量的结果,把量得的厘米数换算成毫米数,指名说说各自的想法。2、教学例2。1出示例2,指名读题,板书:80厘米=()分米,先自己想一想,再在组内交流:80厘米是8个10厘米,所以80厘米=8分米1、做“想想做做”第1、2、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学生交流想法。2、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校对。3/133、做“想想做做”第5题:先估计各线段的长是多少厘米;测量线段的长,验证估计结果的正确性。问:“测量的长度用毫米做单位是多少毫米?”4、做“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先估计,再量。最后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后做“想想做做”第6题。1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2从发芽的第一天起作好记录,记录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填写记录表。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80厘米=()分米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第二篇】1.认识长度单位米,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初步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2.知道1米=10分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1.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1米=10分米=100厘米。4/132.会测量身边规则物体的长度。一、持疑引入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厘米、分米)厘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厘米用cm表示,分米用dm表示。)2.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分米作单位合适吗?课前大家预习了,你觉得用什么作单位好呢?(米)3.揭示课题。米是国际长度单位,用字母m来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米(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二、探究疑释(一)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1.学生轻轻握住米尺的两端,让学生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教师再抽掉米尺,学生继续感知1米的长度。2.学生闭上眼想想1米有多长。3.学生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4.抽生汇报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5.学生汇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米做单位。(二)观察米尺,认识1米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米尺,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2.集体汇报交流(小组汇报员汇报自己所在小组的发现)。5/131米尺的长度是1米,2米尺上有10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310个小格的长度是1分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分米,所以1米等于10分米。41米=10分米=100厘米(三)用学生尺拼1米长。1.教师出示20厘米长的学生尺,学生猜一猜:1米里面有几把这样长的学生尺?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第三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自主探究”教学模式。6/13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学生汇报量的结果。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二、自主探究:1、认识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7/13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3、用厘米量。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量松紧带的长。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0刻度线的。(2)正确的。(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8/13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第四篇】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一)说一说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二)比一比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三)揭示课题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一)引出问题。1.学生猜测9/13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二)解决问题。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三)运用新知。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10/13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2.同桌交流想法。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11/13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第五篇】统一长度单位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3、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12/13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13/13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物体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
本文标题: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长度单位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8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