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9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含答案_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最新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含答案_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最新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含答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1,知识和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2,过程和方法:运用“三学一拓”教学模式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许多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今天,老师也要背古诗。可是不是用朗诵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来,想听吗?你们知道我唱的古诗的诗题吗?揭示课题。2/29(一)读诗:1,生自读古诗。2,师配乐朗读。3,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说一说朗读时注意了什么?4,再读古诗。5,生配乐朗读。(二)出示自学内容:通过我们的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来划一划,写一写。自学三分钟。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已见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学生a:我读懂了“惜”是爱惜的意思,学生读第一句诗。谁爱惜?爱惜什么?一个“惜”字将无声的泉水细细地流了出来,因爱惜流水不愿多流一点,化无情的水为有情。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怎样来读?“无声”一词要读得轻柔。突出“静”学生b:“爱”是喜爱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是怎样的?还有谁和他学的是一句诗。让学生补充,说诗句意思:树影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小池的幽静美丽。学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来。指导朗读:“才露”重读,想像情境: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小荷。读出小荷的美来。学生d: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找动词“立”让学生演示“立”解释是落的意思。指导书写“蜓”想像情境:你们想蜻蜓会对小荷说些什么呢?把这两句3/29诗一起来读一下。我找同学把这首诗再读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师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了,请你闭上眼睛想画面,看你能想到哪些美景?出示大屏幕:早晨,当我漫步在小池边,看到......感到......孩子们,在诗人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就说这首小诗里的景物吧,蜻蜓啦,泉眼啦,连树阴也一样,各有各的行为,各有各的心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拟人法。欣赏了这幅池塘小景,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出示大屏幕:树,风吹杨柳。花。看着图片,说一说用上这样的写法。板书:小池泉眼惜树阴爱小荷露蜻蜓立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含答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第二篇】《丑小鸭》是一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历经种种挫折,磨难,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让他们体会丑小鸭成长的4/29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幸以及变成天鹅后它的心情变化。在理解丑小鸭的不幸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更容易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引导学生体会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在朗读中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丑小鸭为什么能成为白天鹅,体会文章内涵。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格林兄弟的童话,谁一说是哪个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有趣的童话故事。这故事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写的,名叫《丑小鸭》。(板书课题:28丑小鸭)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来解决。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5/29读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惩罚、嫉妒、姊妹、沼泽、嘲笑、自卑、清澈、清晰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4.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指名回答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自出生以来就被人欺负,被迫离开家,在历经了种种苦难、歧视、挫折之后,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6.出示《丑小鸭》的插图,根据插图讲故事。7.师生点评。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四、作业。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写一写。。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着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分段学习课文。6/291.学习1、2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小鸭子因为太丑,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欺负他。)联系上下文理解“惩罚、排挤、嫉妒“等词的意思。为什么兄弟姐妹都欺负他?(因为他长的难看。)为什么他们说小鸭子长得难看?(因为他们是以鸭子的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他们说小鸭子长的难看。)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小鸭子离开了家。)最后使小鸭子下决心离开家的是谁的态度?什么样的态度?理解“冷漠”,指导朗读妈妈的话,读出冷漠的语气。如果你听到妈妈用冷漠的语气赶你出家门,你的心情回怎样?(非常伤心、难过)指导朗读小鸭离家出走的句子,读出非常伤心、难过的语气。3快速默读阅读1—2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小鸭子不愿忍受兄弟姐妹的欺负而离开了家。)2.学习3、4、自然段。7/29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讲小鸭子离开家后遇到的种种磨难。)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讲过沼泽地时差被猎狗咬死,在婆婆家遭到母鸡和猫的嘲笑。)母鸡和猫为什么要嘲笑他?(因为他不会生蛋。)母鸡和猫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小鸭子的?(以自己的标准,猫会捉老鼠,母鸡会下蛋,所以鸭子也应该下蛋。)理解“嘲笑”,指导朗读母鸡和猫的话,读出嘲笑、讥讽的语气。他听到别人的嘲笑就离开了,这说明了什么?(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要活的有尊严,没有尊严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还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3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冬天小鸭子差点被河水冻死以及遭到孩子们的追打。)当小鸭子看到大雁妈妈带领孩子们往南飞时,他的心情怎样?(羡慕)“羡慕”是什么意思?小鸭子羡慕他们什么?这说明什么?(羡慕他们能在蓝天展翅高飞,说明小鸭子虽然历经苦难,可是他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指导朗读,读出小鸭对天鹅的羡慕。4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8/293.指名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经历种种磨难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当丑小鸭发现自己是美丽的只天鹅时心情怎样?(欣喜、高兴、快乐)从那些句子读出来的?指导朗读,读出高兴、欣喜的语气。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全文。四、质疑。五、拓展引申。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把对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我想对丑小鸭说:_____________。我想对鸭妈妈说:_____________。我想对丑小鸭说:_____________。我想对猫说:―――――――――――――――。我想对猎犬说:――――――――――――――。我想对孩子们说:―――――――――――――。板书:丑小鸭经历磨难丑小鸭白天鹅拓展阅读: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9/29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含答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第三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多媒体课件。1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⑴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10/29⑷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理解词义: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索性:直截了当,干脆。阻止:使停止行动。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依然:依旧。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期待:期望、等待。追逐:追赶。沉默不语:不说话。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11/29继而:接着。稚拙:幼稚笨拙。3、读课文,理清条理: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⑵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⑴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12/29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⑵“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⑶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课件出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⑷“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⑸“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13/29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含答案_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火烧云第二课时教案【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79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