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探究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探究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欢迎各位市场营销的同学阅读!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从市场营销课程的模块化,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与企业合作、创设校内外各种实践机会等方面进行改革,并摒弃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的模式,采用新的模式进行考核,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关键词:实践教学市场营销专业改革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其目是为了培养掌握营销管理和策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英语翻译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熟悉国际、国内市场行情,懂得商品知识,具有电子商务技能,能够胜任营销管理与策划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对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必须加强对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1.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问题1.1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安排不合理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基本课型。其中,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教导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课则主要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两类课程相辅相成。目前,高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仍沿用理论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取得的教学效果不理想。1.2缺乏全面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当前,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几乎延续了多年不变的格局,偶尔稍作小修小补,体系上未做大的变动。大多高校均安排诸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各专业公共性的实践项目,如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计算机训练等集中性的实践环节[1]。这种实践的课程的设置和以前相比,几乎大同小异。在实践教学中,不能针对课程需求和不同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实践课程,千篇1律,一成不变。或在具体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与课程要求不匹配。这实际上是对自己培养目标的不清楚,是办学特色和定位不准确的表现。其缺点在于没有从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能力的需求出发,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各环节之间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1.3教学方式与学生特性的不符高校的学生大多是80年代后期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存在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崇尚自我,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讲话能力要求更高。而且学习兴趣发生更大的变化。互联网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因而许多高校的学生对知识、概念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层面,这必然形成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探索2.1市场营销课程体系模块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密切注意市场的变化,联系实际进行改革,又不能搞实用主义,必须符合高校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自身成长的规律性要求。从市场实际出发,确定培养岗位能力的主要相关课程,形成专业能力的知识框架系统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同时要注重精编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市场营销研究和应用的前沿新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市场营销专业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本着宽口径、厚基础、活模块、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骨干课程知识及提高运用本专业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而具有从事各种市场的营销业务及业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拓宽就业面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目前解决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新确立和调整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任选课、公共课、实践课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2.2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市场营销课程要摆脱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方式,摒弃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原理、范畴、概念分类为主线,以从理论到理论的惯性教学法,在重点、扼要、完整论述必需、够用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的结合。各专业课教师根据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能力结构中,自己所任学科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各专业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讲授,然后进行典型营销案例的分析介绍,以开发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按照该学科所承担的专业能力培养项目进行课堂模拟训练如思维能力训练,推销技能训练等。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引入合作企业的真实案例情境和课题作为案例分析题目,尽量给教学营造一个近于实战的氛围;同时邀请企业营销专家参与教学实践,专任教师也应当深入企业营销一线,熟悉市场,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并采编营销案例,收集营销策划课题,形成涉及行业、领域和营销环节较多的案例库,丰富教学资源,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2.3与企业共同培养、创设校内外实践机会为了培养优秀人才,高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工俭学和兼职活动,学生才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积累了工作经验,掌握了营销策划的技能,锻炼了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另外,高校应主动联系企业,在企业设立实习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践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建立企业实习基地,设立实习项目,是学生获得实践经验的最佳途径。在学生接受一年半到两年的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后,参加企业实习,一方面学生亲自体验到企业项目的运作流程,行业发展现状,营销策划的发展前沿,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公司能审核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学生也已经熟悉公司该企业的工作流程,当学生毕业以后,公司可以直接录取这些学生来工作。通过与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实践机制,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合作局面。3.课程考试改革的措施课程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市场营销课程考试改革应把职业标准及真实工作过程作为导向,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的能充分发挥考试功能和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考试模式,使考试真正考察学生学习效果。建议将考核内容分为教学课程考核(占60%)、实践课程考核(占20%)、综合能力考核(占20%)三个模块,各模块主要包含:3.1教学课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教学过程参与程度,应包含课堂参与情况、期中考试和作业情况。3.2实践课程考核主要考察实践课讨论、发言情况以及策划创意与写作能力,应包括实践课题参与讨论情况、实践课发言情况、实践课题分析报告或策划书的质量评价。3.3综合能力考核主要以“课题策划”与“答辩”为主,即安排社会调查、策划课题(或论文)研究,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拟课题或自主选择的题目,独立地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对营销情景进行诊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撰写出完整的策划报告,最后由院系组织答辩小组对学生的策划方案进行答辩。应包括资料搜集、分析能力、理论知识运用合理性、策划方案规范性和答辩情况。4.结论总之,从市场营销课程的模块化,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与企业合作、创设校内外各种实践机会等方面进行改革,并摒弃采用传统的卷面考试的模式,采用新的模式进行考核,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参考文献:[1]姜钰,姜崧.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6):44-45.[2]左立艳,张东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2010(6):138-148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探究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1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