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20XX年度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情况汇报材料
关于2021年度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情况汇报材料长期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始终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恪守生态优先理念,把绿色引领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倒性位置,不遗余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推动生态魅力与发展活力相得益彰、环境指数与幸福指数互动并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十余年如一日地坚守、永远在路上地坚持,扎实做好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生态的基础性工作,整体构筑了生态保护的大框架。一是坚持生态立区战略。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生态作为区的最大特色,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进一步把生态立区上升为首选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是提出并推动了“生态立区”战略的全面实施,在认真总结过去发展经验、深刻分析区资源优势和经济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区域竞争的巨大压力下,确立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明确了“加快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底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建设特色区五年行动纲要,从制度层面把坚持生态立区、打造生态特色、建设生态区的思路举措加以固化。二是把“生态立区”确立为区域发展的首选战略,推动生态建设从突出问题整治为主转向广域延伸覆盖,由区人大作出了关于推进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使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在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上进一步明确方向、丰富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三是不断赋予生态立区战略以新的目标内涵。我们坚持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总领,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六项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五个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旺区、富民兴区“四大发展战略”,尤其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富民、+文化”的系统路径,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放大了生态、景观、经济、社会效益“四合一”的综合效应,使得生态立区的路子越走越宽。二是坚持生态规划管控。我们把从严规划、全域规划、严格执行规划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实现规划控制“一张网”。一方面,编好生态控制网格。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要求,把全域划分为“%生态涵养区、%生态经济区”,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先后编制了《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县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方案》等多个中长期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多个专项性规划,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城乡建设、区域发展、土地利用、植物保护等有效衔接,有效控制“水陆空”开发强度、区镇村开发边界。目前,区镇(街)两级生态文明规划实现全覆盖,生态保护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另一方面,严控不开发区域。坚持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高压线”,在红线区域严禁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的项目建设,凡涉及区域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先保障环境资源容量。目前,全区畜禽禁养区平方公里(畜禽限养区平方公里),工业不开发面积达到平方公里。三是坚持强化生态全民自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群众是直接受益者,也是主要践行者。近年来,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化,让坚持环保优先、崇尚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一是倡导绿色生活,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融合,多渠道倡导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绿色生活方式,以及节能、节水、节材的绿色消费方式,构建了公交系统与慢行系统相结合的绿色交通体系,全区公众生态文明普及率、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一直保持省市前列。二是培育生态细胞,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学习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志愿服务体系、社会公益体系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培育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细胞,大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以此促进全社会的生态自觉、环保风尚,目前全区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户,创成省市级绿色学校个、省级生态村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个,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位居市前列。三是推进生态富民,区百姓的生态自觉,源自于根植于民的文化基因,更升华于生态富民效应的持续释放。这几年,我们积极运用绿色公式来求解民生方程,通过出台促进、等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发展激励政策,扶持农家乐、民宿等“众创”、“微创”经济,为农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创业就业的机会,先后发展乡村农家乐和民宿多家,培育市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示范村个,从事休闲产业的农村居民达到人,每年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元。二、深化“两山”理论践行,探索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坚持把“山清水秀生态美”作为发展的最大财富,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充分挖掘优良生态中蕴含的“产业附加值”,积极构建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的新路径。一是积极培育“生态+旅游”经济圈。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实现了%、%以上的年均增幅.一是打响新品牌,坚持组团开发模式,精心布局主题板块,以色功能组团,创成国家A级景区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个,其中成为省旅游风情小镇、省农业特色小镇,成为省产业类特色小镇。二是构建新通道,建设田园式大景区,不断优化“景区—城区—镇区—乡村—风景道”空间布局,先后实施生态串联工程及水系清水廊道建设,初步形成了“绿色生态园”和“水乡示范带”,实现了山脉贯通、绿线联通、水系畅通的全域生态旅游格局。三是提升新贡献,深入实施旅游+美丽乡村、+文化产业等“旅游+”工程,打造文旅结合、商旅结合、农旅结合“三个旅游经济圈”,近年来先后引进、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建成休闲农业基地亩,成功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二是积极培育“生态+农业”新业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生态化与品牌化、网络化、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着力打响特色品牌。目前,农产品“三品一标”产量占比达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一是做足“水”文章,放大、等品牌效应,突出有机、优质两个标准,拓展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推广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立体养殖“三种模式”,全区生态养殖面积达亩,产业已成为规模近产值、跨度余类行业、惠及农民的“大产业”。二是用好“土”资源,坚持“基地化推动、产业化带动、品牌化促动”,不断优化“一镇一园”现代农业园区布局,全力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区建成规划总面积亩的市级以上农业园区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亩,家庭农场数量达到家。三是嵌入“网”资源,大力促进一产向三产延展、“地上”向“线上”延伸,建立供应链交易基地,创成省级电商示范镇个、示范村个,城乡电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目前,跨境电商中心累计上线企业家,农村电商交易额年均增幅达%以上。三是积极培育“生态+制造”产业链。把绿色GDP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放大优越生态环境对战略资本的天然吸附效应,加快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一是打造新兴产业“强引擎”,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制定实施产业再聚焦方案,以产业园为载体,培育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产业园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园,近年来先后引进了、生产基地等一批企业,以优良生态为带动的境内外投资年均增幅达到%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以上。二是加快转型升级“强主体”,全面推动实体企业低碳化改造、信息化升级、高端化转型,近年来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占比保持%以上,培育上市企业家,成功创建示范区。三是激发科技创新“强动能”,抓住创新名城建设“契机,按照高新区的建设标准,深入推进高新主体引培、高新载体建设、高端人才集聚行动计划,扎实抓好重点工作,成功引进等新型研发机构家,集聚高端人才名,引培重点科创项目个。三、持续强化综合治理,扩大生态产品的优质供给。坚持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科学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一是狠抓环境污染整治。坚持以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以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倒逼,更大力度治气、治水、治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前列。一是着力于“减到位”,按照目标的要求,全面推进企业锅炉整治及化工产能、铸造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关停企业家、整治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业园区清洁能源改造实现全覆盖,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等保持低位,区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二是着眼于“治到底”,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健全重点环境风险企业数据库,抓好畜禽禁养区关停、限养区整治,全面落实在建工地围挡、道路硬化、裸露地面覆盖、道路保洁、出入口冲洗和工地控尘责任公示“五达标一公示”制度,目前全区禁养区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闭、限养区个畜禽养殖场关闭个,%的餐饮企业完成动态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三是着重于“改彻底”,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治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到群众满意为止,保质保量改到位、改彻底,环保督察交办件信访件已完成整改。今年以来省市交办和曝光的件问题,件已完成整改、件正在推进,省市两级对环保督察“回头看”抽查工作中我区均无通报整改事项。二是狠抓全域美丽区建设。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建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等专项行动,努力推动城市更具魅力、农村更有活力。一是高质量建设干净城市,制定实施城市精细化建管行动,统筹推进老城区“微改造”升级、新城区“产城景”融合,先后完成房屋征收、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平方米,老小区整治平方米,新建保障房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个。二是高标准开展连片整治,编制实施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计划,深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三项革命”,新改建农村公厕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套,铺设污水管网公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实现规划保留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覆盖面、受益率均达%以上。三是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区示范区建设,推动示范村、特色村、宜居村“三级联建”,村落形态、建筑风貌、人居感受“三维优化”,创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个。四是高起点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坚持规划为先、以民为本、文化为魂,深入推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和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目前第一批两个试点村已完成%的建设进度,其中村已完成栋建筑立面改造、栋建筑庭院围墙改造,水系景观整体提升进度达到8%,村基本完成庭院改造和墙面修复工程;第二批试点村建设已全面启动,杆线下地和污水、天然气管网铺设等基础工程基本完成。三是狠抓绿水青山守护。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努力让水更清、山更绿。一是压实治水净水“三长”责任,对全区个湖泊、条水体、个市考以上断面,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断面长制”,开展小流域治理平方公里,拆除围网面积亩,创成市级以上水美乡村个,目前境内主要河湖水质已全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二是坚持排水达标“三网共建”,统筹加强城区雨污分流管网、镇村污水管网、农田污染拦截网络建设,截至目前,我区主城区及镇街建成区共铺设污水主支管网公里,主城区管网覆盖率达到%,集镇建成区覆盖率达到%,雨污分流基本实现主城区及镇街建成区全覆盖,预计到年底主城区、集镇建成区管网覆盖率分别将达%、%。三是坚持绿色造林“四化并进”,积极打造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的全域绿化景观,推动新城开发“充分造绿”,老城改造“见缝插绿”,镇村建设“集中补绿”,城乡道路“沿线皆绿”,精心构建“点、线、面、环、楔”相结合的泛绿地系统,目前,全区林木覆盖率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筑牢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命线,积极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守护一方绿水青山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要强化生态责任倒逼机制。重点做到
本文标题:关于20XX年度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情况汇报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5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