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案例)(通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5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案例)(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案例)(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中国文化遗产日倡议书【第一篇】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而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20XX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旨在从全民的高度将文化遗产的薪火传承不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中国历史文化根脉的永续发展贡献切实的力量,为此,我们作为上海、北京、西安的大学生向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发出以下倡议:一、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日”的认知,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现状,充分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好文供参考!2/15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成立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社团,在广大师生中间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定期组织报告及演出等活动,促进老艺人与师生的交流。三、探讨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常态性机制,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深厚国学根基,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四、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积极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公益活动,加大社区宣导力度,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通过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六、高校与政府及民间形成合力,认真贯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了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请您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第二篇】6月11日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好文供参考!3/15局2日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天的活动安排。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今年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将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宗旨,组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回访参加研培的学员、开展传统工艺专家巡回讲习、中泰手工艺交流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月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全国各地也将组织开展800余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展示宣传活动,包括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等。他表示,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振兴传统工艺”两项新工作,探索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有效措施。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既是对一段时期以来非遗保护丰富成果的全面展示,也是对上述两项工作的拓展和延伸,将进一步促进这些保护措施的落地和执行。与前两年相比,此次文化遗产日活动选取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强调了非遗保护融入当代生活的基本导向,扩大了高校和专家的深度参与,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受众范围更加面向普通大众。马盛德透露,今后还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力度。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表示,按照惯例,今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在文化遗产日当天举办主场城市活动,主场好文供参考!4/15城市设在河北承德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所在地。除了文化遗产日承德主场城市活动,全国各地文物部门在文化遗产日都要举办一系列相关文化遗产日活动。此外,由苏州市文化广播电影新闻出版局、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承办的“锦绣邻邦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将于6月11日在苏州丝绸博物馆举行。5月11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将于6月11日举办,主场城市选定在河北承德。武烈河大桥宛如一条玉带连接两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及新修建的22个山体休闲公园似粒粒珍珠镶嵌在市区周围,承德已经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山水园林城市。图片来源:河北日报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朱晓东介绍,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共设置“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最美乡愁”、“避暑山庄:和合承德”五个口号。留住乡愁,也成就了最美乡村,江西婺源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朱晓东说,今年主题的选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深刻的必要性。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化古迹到乡村民居,从好文供参考!5/15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城乡记忆的有力物证,是城乡价值的重要体现。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避免城乡记忆消失的有力保障。同时,城乡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一个个城乡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避免城乡面貌趋同,深厚历史积淀,彰显城乡个性,提升城乡品位的重要抓手。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有没有布达拉宫即视感?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承德还是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剪纸之乡。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据了解,除了主场城市活动外,在文化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均将推出众多相关活动。由于时间上与今年的端午小长假契合,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有望成为假期的一道靓丽风景。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自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好文供参考!6/15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创设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机制,此前已在杭州、苏州、济宁、郑州等地成功举办过多次。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第三篇】一、指导思想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传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二、工作目标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三、组织领导为推进我县“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以县文化局局长王应战为组长,副局长董文为副组长的修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四、普查范围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好文供参考!7/15范围。(具体内容见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简易操作手册)五、普查原则(一)全面性普查应包括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要注重吸纳以往调查成果,对已调查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认真复查和核对。要兼顾城镇和乡村,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调查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载体,均需进行调查。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从而改变它本来的生存面貌。(二)代表性在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三)真实性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六、普查方法(一)组织人员和开展培训(20xx年4月16日,将开办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修武培训班,我县8个乡镇及小营好文供参考!8/15工贸区的各村都将抽派普查人员赴县进行集中培训)(二)进行田野实地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普查人员要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种类”地调查。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的数据。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三)采取灵活多样的调查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要撒大网、细摸查、定准位。撒大网就是要广泛发动群众,搜集所有的项目信息。仔细摸查就是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可重点走访,确定调查范围,进行田野访问作业。定准位就是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注重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特别要抓住当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四)用多种手段采录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好文供参考!9/15七、时间安排(一)全县发动(20xx年4月13日-4月20日)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市文化局相关部署及我县实际,普查时间安排如下:1、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对“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组织人员开展培训。2、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队伍,落实相关经费,着手有关准备工作。(二)实施普查(20xx年4月21日-6月1日)1、4月21日——5月10日为全面普查,摸清线索我县在先行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一次各乡镇有关单位碰头会,通报“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检查和指导乡镇“普查工作”,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对工作滞后和进程缓慢的单位及时通报。2、5月10日——5月底前为重点调查,做好登录各乡镇、有关单位每五天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普查进度。凡是普查后报告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乡镇,要上报有主要领导签字的书面报告。(各村普查人员要定期将普查线索整理上报至乡镇,6月1日前以乡镇为单位将本乡镇普查情况汇总上报县普查办公室)(三)6月1日——6月10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总好文供参考!10/15阶段“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分级汇集“普查工作”成果,对普查到的线索进行分类筛选,指导各乡、镇填写相关表格。要统一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录音、录像,形成完整的项目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普查办公室要严格对照上级要求,逐条严格把关,争取以扎实的工作迎接市非保中心的检查验收。(四)6月10日——6月30日迎接市非保中心验收市非遗普查办于6月10日至20日将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的,于6月20日至25日进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6月底前此项工作将全部结束,迎接省厅检查验收。八、普查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提到当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组织领导、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并制定本乡镇的普查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二)保障经费。县政府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专项资金,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必需的普查设备,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三)落实责任。本次普查工作采取县级负责制,以县为主,抓好培训,全面实施。为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普查工作将纳入年底各有关单位的目标考核。好文供参考!11/15(四)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案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595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