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认识人民币 》教学设计【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生:①纸币、硬币。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参考资料,少熬夜!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师:(电脑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谁能给同学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c.归纳整理。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吗?”学生可能按材料分为纸币、硬币;可能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能把元、角、分再细分。师:“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有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种。谁可以帮助老师?”学生进行介绍。2.人民币兑换。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课件同时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块橡皮吧!’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他?”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师:板书1角=10分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板书1元=10角)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3角等于几分5元等于几角10角等于几元80分等于几角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XX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XX张1元。学生口答。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XX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XX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XX张10元。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应用1.兑换游戏。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略。)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2.模拟购物。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捐给希望工程等。师:“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名取8角钱。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专家评析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购物的情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礼物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你们用过人民币吗?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说一说是怎样记住各种人民币的,摆一摆,把人民币进行整理等。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资料,少熬夜!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妈妈给小明一些一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1角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1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只有5元、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学生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认识人民币【第二篇】教材简析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是一样的。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和计算,再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就比较方便。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实践,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认识人民币和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凑成指定钱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小猪形状的储蓄盒,问:“老师这里有一件东西,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和作用吗?(生:储蓄盒,是用来攒钱的。)这个储蓄盒是我们班上×同学的。(教师摇动储蓄盒)听声音,里面已经攒了不少的钱。一年来,×同学注意节省,把爸爸、妈妈平时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他做得真好!我们从小也要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另外,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我们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面乱画。同学们都看过钱,也用过钱,但是对钱的认识还不够,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紧密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通过识别储蓄盒,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引入新课自然,不落俗套。寥寥数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向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的思想品德教育。]二、进行新课(一)认识分币。1.教师出示1分人民币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已准备的钱中找出壹分币,并要求同桌同学互相看一看,找得对不对。接着告诉学生:1分硬币的正面有“壹分”、“麦穗”背面是“国徽”。2.教师出示2分硬币的图片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已参考资料,少熬夜!准备的钱中找出贰分币,并请前后桌四位同学一起看一看,找得对不对。并问:2分硬币的正面有些什么?背面是什么?3.教师出示5分硬币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已准备的钱中拿出伍分币,并请大家举起来让全班同学都看一看,拿得对不对?[教学分币的认识,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同桌两位同学、再让前后桌四位同学、后让全班所有同学互相检查、共同学习,这样,不仅过程清楚,层层递进,而且形式多样,活泼愉快。]4.小结:我们刚才认识了分币,分币有哪几种?(生:分币有壹分、贰分、伍分三种。)5.教学分币之间的关系。答一答:(1)一个贰分硬币可以换几个壹分硬币?(2)一个伍分硬币可以换几个壹分硬币?摆一摆:(1)在课桌上摆出3分,看一看,有几种摆法?①①①②①①②3分3分3分(2)在课桌上摆出8分,看一看,有几种摆法?⑤②①⑤①①①②②②②②②②①①②②①①①①8分8分8分8分8分②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①8分8分[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二)认识角币。1.认识壹角币。教师一分一分地数,数出9分后,提问:再数1分是多少分?(生:10分。)10分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一角。(教师出示一角纸币,让全班学生看过后,贴在黑板上)2.揭示关系。教师启发:我们知道了10分又叫一角,那么10分和一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10分是1角。)教师出示一张和10个壹分画在一起的图片,并贴在一角纸币的前面。紧接着问:同学们说10分是1角,还可以怎样说呢?(生:1角等于10分。)教师在画有十个1分的图片和1角纸币之间画上一个长长的等于号,并且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中央板书:1角=10分。3.认识几角的人民币。(1)教师说明:角币除了一角的以外,还有贰角和伍角的两种。(将贰角与伍角纸币贴在壹角币的后面)(2)引导思考:一张2角可以换几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参考资料,少熬夜!(3)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用1角、2角的人民币摆出5角,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教师指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这里的“摆5角”,难度已不大。教学时教师利用“摆5角”指导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三)认识元币。1.游戏:教师出示两本同样的童话书,说明价钱都是1元。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几张1元人民币和若干张一角币,先请一位同学拿1元的人民币买童话书。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拿一角一角的人民币买。2.游戏做完后,教师讲解:同样的童话书,同样的价钱,一位同学拿1元买去了一本,一位同学拿10角买去了一本,说明1元和10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10角。3.练习:(1)1元可以换几个5角?可以换几个2角?可以换几个1角?(2)一元等于多少分?(启发学生回答:因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10个10分是100分,所以1元=100分。)[“元的认识”的教法,有别于角、分的认识,游戏引入,边学边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四)小结所学知识,引导质疑。三、巩固练习1.口答:(1)出示1张1角,1个2分,1个1分,问:一共是()角()分。2出示3张1角,一个5分,2个2分,问:一共是多少钱?2.游戏:教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做买铅笔、尺子、口哨、手帕的游戏。游戏开始,教师出示标有价格几角几分的商品,让学生用纸币和硬币去购买。游戏时让学生思考:买东西时怎样取钱最快?3.抢答:1角=()分10角=()角2角=()分30分=()角5角=()分70分=()角[口答、抢答、做买东西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四、课堂作业教科书练习十的第1~2题。五、课堂小结[教师通过兑换、游戏、抢答、讲思路
本文标题:《认识人民币 》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3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