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讲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二、经济增长的核算三、新古典增长模型四、内生增长理论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一、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一)什么是经济增长定义: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市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在数量方面(产量)的持续增加,它以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或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注意:这里用市场的产出代替了社会的产出,用GDP代替了市场的产出。经济增长是“量”的概念。一、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经济增长的程度用增长率来描述1)总量意义下的增长率Gt2)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gt11ttttYYYGYt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11ttttyyygyt表示t时期的人均产量yt-1表示(t-1)时期的人均产量(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定义: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是指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科卫和社会保障等等。经济发展是综合性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本讲除特别说明只讨论经济增长。人均GDP:2005经济增长率:1960-2005年中国$6,5725.8%新加坡29,9215.4%日本30,8213.8%西班牙26,1253.2%印度3,4862.7%以色列25,6702.7%美国41,8542.2%加拿大32,8862.1%哥伦比亚7,7691.8%新西兰22,5111.4%菲律宾4,9201.4%阿根廷14,4211.0%沙特阿拉伯14,7290.8%卢旺达1,3330.3%海地1,836–1.2%(三)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事实1:世界各国在人均收入,进而在生活水平有着巨大差异事实2:经济增长率在国家和地区间有显著的差异,有增长奇迹,也有增长灾难事实3微小的增长率差异,如果长期坚持,也会发生重大的经济不同。tnntntntygyyyg)1(1)(1国别时期期初人均GDP(美元)期末人均GDP(美元)年均增长率(%)日本1890-1990842161443.00巴西1900-198743634172.39联邦德国1870-19901330170702.15美国1870-19901223142882.07中国1900-198740114781.17墨西哥1900-198764926671.64英国1870-19902693135891.36阿根廷1900-1987128433021.09印度尼西亚1900-198749912001.01巴基斯坦1900-19874138850.88印度1900-19873786620.65孟加拉国1900-19873493750.08曼昆: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因而称作长期增长的“70”规则。从这一规则看,如果甲国经济增长率为1%,它的GDP翻一番需要70年,而乙国经济增长率为3%,翻一番时间仅为70/3或23年。也就是说,即便甲乙两国人均收入起点水平大体相同,2个百分点增长率差别在100年后会导致3-4倍的巨大收入差别。(四)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涉及经济增长的三个中心问题1、静态来看,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2、动态来看,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够实现经济起飞和持续的高增长,有的国家则长期陷于穷困而无力自拔?3、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知道怎样的政策能够帮助提高经济增长率和长期生活水平?(四)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研究经济增长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方法1、增长核算(历史归纳分析,一般是统计归纳)将不同决定因素对于总产出的贡献程度给予数量化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寻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增长核算以增长理论为基础2、增长理论(科学演绎分析)核心是讨论一个国家的生产函数这个生产函数应该具备那些性质,又怎样的形式?哪些因素会影响生产函数,使之发生性质和形式上的变化?(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生产函数(核算方程)的确定(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生产函数相同)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本品、自然资源),要素生产率(技术、规模经济)深层原因(同样的直接原因投入为什么产出有差异):生育文化、地理环境、政府制度、社会环境等等二、经济增长的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生产函数(核算方程)的确定2、一般的生产函数(核算方程)影响因素分别是:资源环境、劳动力、资本存量、技术(应用知识的储量)、社会环境、制度(社会资本)注意:只有资源和环境是天然的,而其他的生产要素本身也是再生产的结果,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实际是让人们认识到再生产中哪个生产要素是最重要的。二、经济增长的核算ttttttSANRKfY,,,,(二)、通常的增长核算方程(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生产函数相同)生产要素的增加: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投入“数量”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资本的增加K:国民储蓄和企业投资是影响物质资本积累的两个重要因素劳动的增加N: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是两个基本关键因素技术进步A(又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具体表现在发展科学技术,改进微观企业管理和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等产出Y的增长存在为三个来源:资本的增加K、劳动的增加N和技术进步A。二、经济增长的核算KNAFY,劳动力:人口中的长期愿意就业人数,与人口数一般正相关。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存量增加的条件是净投资为正。净投资使资本存量形成了一个增量。资本存量决定产出水平,资本增量决定产出增长。技术进步:在经济学中,技术包括影响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所有因素,包括通常意义下的技术,如信息技术,也包括有效的管理和组织等。与资本和劳动力相比,技术本身难以度量。因为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提高了,需借助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来度量技术进步。增长核算方程的推导),(KNAFYAKNFKMPNMPYKN),(AAKKYKMPNNYNMPYYKN)()(公式两边求微分MPN和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公式两边同除以Y=AF(N,K),并经过变形除以Y除以AF(N,K)假设规模报酬不变,A、N、K是独立变量KFAMPNFAMPNN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AAKKNNYYMPN·N:劳动的收益MPK·K:资本的收益α:劳动收益在产出中占的份额β:资本收益在产出中占的份额α+β=1)()K,N(AFYkAFyA)(FkMPykkAAkkykMPyyk)(公式两边求微分MPK为人均资本的边际产量公式两边同除以y=AF(k),并经过变形除以y除以AF(k)增长核算方程的推导假设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即规模报酬不变,A、N、K是独立变量公式两边同除以N对美国的增长核算GDP增长率对增长率的贡献单位劳动GDP增长率资本劳动TFP1960–704.00.81.21.92.21970–802.70.91.50.20.41980–902.60.80.71.01.51960–903.10.91.21.11.4索洛剩余ΔAΔYΔNΔK=-α-βAYNK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还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可见,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因此,有时被称为索洛剩余。(三)丹尼森的增长核算两大类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六个具体影响因素:(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分析目的:通过量的测度,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做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丹尼森增长核算及对经济增长源泉的解释增长因素增长率(%)总要素投入1.90劳动:1.34资本:0.56单位投入的产量1.02知识:0.66资源配置:0.23规模经济:0.26其它:-0.03国民收入2.92结论:劳动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知识的进展在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中占到约2/3.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对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很大贡献。因此: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注意:余额分解我们没讲。三、新古典增长模型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二者可相互替代;资本与劳动之比是可变的;资本和劳动可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劳动和资本的闲置,储蓄可全部转化为投资,生产能力的增长与实际产出的增长将保持一致。经济增长取决于要素供给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即不存在生产关系缺乏的凯恩斯状态)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式;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一种要素投入不变,仅增加另一种要素投入,边际产出将会下降;(区别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条件)全部人口参与生产,且增长率为n既定。(便于统计数据获取)2、模型推导在暂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经济生产函数为:Y=F(N,K)Y/N=F(1,K/N)由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Y=F(N,K),若=1/N,则人均生产函数:y=f(k)=F(1,k)假定全部人口都参加生产,则:人均产量y=Y/N仅取决于人均资本k=K/Nkyy=f(k)人均生产函数曲线边际报酬递减使人均产量的增加速度是递减的人均生产函数曲线:2、模型推导资本存量的变化=总投资-折旧,假定折旧与资本存量的比率固定为K=I-K根据两部门经济中恒等式I=S(无闲置下的恒等式),根据社会储蓄函数S=sY,得K=I-KK=sY-KK/N=sy-k……式1式子两边除N,求得人均量问题:产出增长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那么人均资本增长k如何表示呢?注意:N是当期人口数,K是前后两期的资本存量差值。knksfkNKnkNKkNNNKNKNNKNKkNKk)()(1222新古典增长模型,即:,可得:消去代入式将,式,式求时间变量导数,另,对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形式及含义k)n(-syk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人均储蓄sy等于总投资,但并不能带来人均资本存量的等量增加,因为:一定量的人均储蓄sy用于装备新工人nk一定量的人均储蓄sy用于替换折旧资本因此,只有sy-(n+)k的部分才能导致人均资本k的上升k代表人均资本量,s代表储蓄率,y代表人均收入,n代表人口增加率,δ代表资本折旧率。4、模型的经济含义(经济增长的稳态及稳态条件)(1)稳态的存在稳态:一种长期均衡状态,k和y都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回忆:人均生产函数曲线人均产出y随着人均资本k的增加而增加稳态的条件:k=sy-(n+)k=0,即sy=(n+)k人均储蓄恰好满足新增人口所需资本和重置投资时,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将保持不变,稳态得以实现。这是存在条件,不是实现条件。难道不会出现失衡或偏离吗?y=f(k)(n+)ksyky*k*y稳态的条件的含义由于稳态中,y和k固定,即Y/N,K/N均是固定的,又由于N按照n增长,所以Y和K也按照n增长在新古典增长框架内,稳态意味着静态来看,在稳态中1)总产量与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都为n2)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nKKNNYYKK,,NNYYNNNYaNY同理,(2)稳态的实现:从失衡到稳定y=f(k)(n+)ksyky*k*k)n(-syky0k0sy0yA1
本文标题:第十二讲经济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