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渊源
!#$%%#&%’$’($’(!(#)*$(+&,$*$&’!*-#$’!!.!!-!,!#&!--(!/012345067893:;19=?5970559:9&&’--&%-@05A&&B0A’C1D--!#$#!$#%!%!&&!’!$#%&’!(#)!$(##!#$%&!’()*)(++#)(,-(.)!*)(+/0).01,)*)(+.+)!..1.)2)!’’’313)(*)(+#31(!10)*)(+++),.1#)*)(+/+)(,1!#$#%&’()*+#(%,%-.%/0#,+#(%1(2345(#5/(1&6(%(2#67,%45&62789:;8=?@?AB7C7:D8EFGFH:8C7EI7:;H8EJKL86E7M?KD7CN=;?E@FH0(’’0/89/+,6+*87ENC;?A8LHDC;?K7?DA?:EL7:L8EO?K?PHCAKO8KFQN*HEF?*8R7DSH:;8E8E?C:)%;?C;?KNA?:TEL7:L8E7DC?RP87EM8K7HD?:EL7:Q?;8M7KD8CPK?D?EC8EF7D:EM7E:7E@C?RP87E?:EL7:L8EDQ?;8M7K):5;(-/?:EL7:L8EK7@7E?MHC7ED7@E7A7:8E:?/,!’’3#经济人理论:渊源、演进及启示作者:周家超,ZHOUJia-chao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成都,610068刊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CHENGDUTEXTILECOLLEGE年,卷(期):2005,22(3)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7条)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19972.威廉·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19863.王亚南政治经济学史大纲19494.龚伟华资本的人格化与经济人假定[期刊论文]-经济学家2000(5)5.马克思资本论19756.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19997.A·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1989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张萌现代金融学分析范式的分野与合流——一个基于行为金融的视角2005本文从金融学范式的哲学内涵和范式在微观金融理论中的体现两个不同层面,通过一系列的概念界定、逻辑推导、比较分析以及举例证明,展开对两种范式之间争论与分歧点的分析和探讨,并创造性地论证了理性范式与行为范式在经济学思想起源、学科分析框架和具体理论模型等三个方面的内在逻辑一致性,最后就它们相互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展望.论文在引言中概述了现在主流金融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以及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态势和学科特点,并提出了理性范式与行为范式两个概念.文章第一部分就范式的渊源、经济学含义、以经济人为内核的理性范式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特征归纳,并简单介绍了现代主流金融理论中有关理性范式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通过对现代主流金融理论的缺陷总结,引申出行为金融学和行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对主流金融学的质疑和挑战.文章的核心部分是第三部分,该部分将两种范式存在的争论与分歧逐一归纳后进行了分析和重点比较.2.学位论文孙庆武经济学理性的哲学反思2006随着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扩展,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成为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旨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经济学理性假设构建的逻辑前提及其方法论予以客观的和全面的阐述。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人”理性假设,根据这一假设,经济学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在这一假设基础上所建立的经济学理论对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结果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假设合理性的质疑。如何客观地认识和看待经济学理性的假设,无论是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还是对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都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文章论证了经济学理性假设的必要性,指出经济学理性假设是理想化的、工具性的,而它在现实表现则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互惠的、相互制约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完全理性。经济学理性的基本假设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仍具有相对合理性,对其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说明了经济学理性是指传统理性和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并指出其动机是自利性。在此基础上追溯经济学理性假设产生、发展的渊源和背景。第二部分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论证了经济学理性假设构建的合理性,阐释了理性假设中自利、道德与利益的一致性关系:通过心理偏好、行为动机说明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以及经济学理性假设之所以被接受的原因--判断理论的意义在于理论解释力和预测力。第三部分辨证地分析了经济学理性假设面临的诸多挑战,例如有限理性、非理性、完全理性的现实性等问题,并评析了经济学理性及其哲学基础。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部分。文章的结论是经济学理性假设的前提及其构建符合科学理论构建逻辑,经济学理性假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合理性。对待经济学理性假设要有科学的、开放的态度。3.学位论文张雪魁知识、不确定性与经济理论2007知识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知识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前沿哲学问题,知识、不确定性与经济理论的关系则是前沿经济哲学问题。现代经济学有着关注知识问题的传统,但正统经济学对知识问题的关注则是新近的事情。原因在于,整个主流经济学界长期弥漫着一种“知识的僭妄”,这种“致命的自负”不但导致了理性的滥用,而且培养了正统经济学家只“在注脚中讨论信息问题”的传统。深究正统经济学将知识问题虚无化的哲学渊源,一个主要的诊断是:经济人传统的“知识论转向”。现代经济学创立之初,原生态经济人追随的是休谟理性主义传统,它崇尚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但这一传统在新古典理性主义运动浪潮的冲刷下逐渐颓废、变质了。这就是:新古典经济人的完备理性和完备知识逐渐替代了原生态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识传统。由“原生态经济人”到“新古典经济人”的嬗变而引发的这场“知识骚乱”,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事实上,这正是造成当代正统经济学诸困境的总根源。而正统经济学内部对完备理性和完备知识假设的缓慢修正则说明,它已经意识到了知识问题的挑战及其严重性,只是这种修正过于保守和迟缓了。回顾经济学说史,有三位经济哲学思想巨擎曾为加快新古典范式的转变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们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弗兰克·奈特和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此三者围绕“信念理性”、“不确定性”和“默会知识”三个经典经济哲学命题而发展出来的三种不确定性知识范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经济理论新图景。信念理性与理性选择。“理性信念理论(TheTheoryofRationalBelief)”是凯恩斯早期纯哲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其哲学基础是凯恩斯为解决频率概率论不确定性困境而发展的逻辑概率论,所谓逻辑概率就是指任何两个命题(前提命题和结论命题)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假如让前提组成一组命题h,结论组成一组命题a,如果存在一种关于h的知识,且依据该知识我们能够判断a的理性信念度(DegreeofRationalBelief)为α,则在a和b之间存在着一个理性信念度为α的概率关系,即:a/h=α。通过凯恩斯精致的理论建构,概率关系公式巧妙地将概率关系的“确定度”与“理性信念度”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拓展了理论空间:在0≤a/h≤1范围内,概率关系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理性形态,中间态(0a/h1)代表着理性发挥作用的实际范围,中间态是一种理性的常态、现实态;完备理性(a/h=1)和非理性(a/h=0)都是一种理论假设,是一种极端态、理想态,这种理性形态只具理论建构意义,没有实践意义。理性信念理论对各种理性形态和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使它可以对正统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选择理论作出修正,比如对理性预期假说、预期效用假说和前景理论的修正,这些出色的修正表明,凯恩斯的理性信念理论可以为其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远比理性预期假说更为坚实的微观基础。这一点被学术界忽视了。不确定性与经济组织。奈特基于其不确定性知识理论转变了现代经济学对企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专业视野。他令人信服地指出,新古典完全竞争世界尽管可以是一个接受变动和容纳进步的世界,但它却是一个不存在不确定性的世界。奈特所谓的不确定性不是一种可概率化的风险,风险总是可以通过保险转化为成本核算,而不确定性作为一种无知状态是无法预测的,换言之,“偶然性和‘机遇’是一个无法进行分析的自然事实。”这样在一个虽然存在风险但没有不确定性的完全竞争世界里,所有盈利机会都将即刻被发现和利用,既没有利润,也没有企业家,从而也没有企业。循此逻辑推演,奈特认为:不确定性是利润存在的根源;由于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承担者,因而利润也就是企业家的利润,它是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的报酬;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的专业化工具就是企业,因而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由此,奈特将正统经济学的“资本家的企业理论”转变为“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这种理论视角的转变实际上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对“资本家实物资本”的一种逻辑解构。默会知识与市场过程。哈耶克藉由默会知识理论告诉世人一个看似矛盾的论断:惟有“有限知识”才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形态。这是因为:首先,有限知识以承认“人类理性疆域的狭隘性”为前提,从而对“知识的僭妄”是一种消解;再者,正是知识在众多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个人自由成为一种必要,武断地以权威知识置换个人知识则是剥夺人类自由的一种惯用手段;最后,默会知识作为一种有限知识的极品形态,为解释市场过程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循此思路,哈耶克将市场视为一个扩展的“默会认知结构”:人的理性和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市场可以借助价格机制搜集信息,供素不相识的人们享用,从而将有限的、分散的和默会的私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这样市场被解释为一种提供“知识公共品”的优良机制。由此,哈耶克的市场过程理论完成了对正统市场理论的重要修正。三位经济哲学大家在“知识与不确定性”这一框架内,发展出三个不确定性知识范式,分别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三个理论支柱(理性选择理论,企业组织理论和市场过程理论)作出了反思和修正。这充分印证了知识问题所蕴含的经济学革命意义。知识的不确定性既是现代经济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又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问题是,在自然科学已经逃离确定性围城的情势下,素以自然科学为目标的正统经济学似乎还沉睡在确定性的梦境之中。这种“致命的自负”不但为经济学知识营造了一种确定性的幻象,进而在实践上,这种貌似确定性的知识则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哈奇森的警告不无道理:如果我们想避免犯错误,“努力澄清经济学的知识和无知的范围和界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4.期刊论文刘迎.刘志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心理探析-新西部(下半月)2007(8)该文从人的欲望出发,对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进行了心理剖析,揭示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心理学的全新角度重新阐释了长期以来存在于经济学界的亚当·斯密问题.文章还通过比较分析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和阿马蒂亚·森的《伦理学与经济学》中的重要观点,说明了经济学与伦理学不可分割的内在渊源和现实要求.5.学位论文陈传永合作利益论2007合作与人类共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人类都不乏合作精神,作为合作精神外在表现的合作行为也处处可见。当前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合作行为越来越多,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协调以及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是合作在微观、宏观和全球视野上的广泛作用。合作经济活动的实践在一方面证明了合作比不合作好,合作可以产生1+1大于2的合作利益,但合作经济实践在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合作不一定产生1+1大于2的合作利益。关于这一点以个体主义方法来研究合作经济活动的经济学不能给予很好解释,这就给合作经济理论发展留下了一个较大研究空间。本文从利益的视角重新审视合作行为、重新界定了合作经济组织,提出合作的本质是合作利益,并尝试构建合作利益理论框架系统地分析合作利益的特征、类型、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而从理论上探讨合作利益的实现条件和增进机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合作利益思想为基础,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本文标题: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渊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2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