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高标准农田,需充分认识区域内农田发展模式,对于产业布局实施针对优化,将农田经营主体进一步突显。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会议做出的重要决策与部署,将其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切入点。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其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便是怎样均匀分布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此就必须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大范围内实施开来,以使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使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开展了多年,虽然让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为农业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但相应的也有新问题出现,为了能够迎合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应想方设法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01高标准农田的概念及其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粮食生产而言,农田是根本性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作物的品质、安全,同时也同国家粮食的稳定安全密切相关。高标准农田,则是采取土地整治的方式,实现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符合的农田。从这一概念得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在于耕地,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耕地数量、质量以及生态,也有助于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建设高标准农田可实现对耕地的有力保护,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规划的有效贯彻执行。只有建设高标准农田,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农田基础建设能力与粮食生产能力,切实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可精细化管理农田,因地制宜,对相关用途与功能进行细分,进一步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优化低效益耕地条件,有效保护高效益耕地。另外,还能够对山水林湖草保护进行统筹安排,优化人居环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02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策略01优化产业布局,落实经营主体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高标准农田,需充分认识区域内农田发展模式,对于产业布局实施针对优化,将农田经营主体进一步突显。通常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用于粮食生产,但为将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凸显出来,就需优化调整粮食种植品种结构。比如,某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时,基于“稻麦轮作”,种植了一些独具特色且高效的农作物,如山药、猕猴桃等,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种植效率。与此同时,高标准农田经营也对经营主体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由当地农特龙头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来经营规模化、高标准的农田,在具体经营时需加强培育本地农户,制定综合性经营服务管理模式,并将其有效实施。02加大资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为了能够广泛推行高标准农田,应结合实际情况把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以各区域具体特征为基础,统一规划资金,确保专项资金得到专用,并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密切关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同时,存在高标准农田项目投资相同,山区建设比平原建设具有更大的资金缺口,所以资金方面应适当地倾斜于山区,不得进行“一刀切”。另外,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并有效实施,以期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进来,可试着把经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当做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并适当地对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予以安排补充,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将社会力量利用起来,一起开展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管护。03建管并重,加强建后管护“三分建、七分管”,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护,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对农田设施竣工验收、资产移交、管护利用的方面进行积极规范,确定相对应的主体,落实相关责任,多路径获取更多的管护资金,切实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其一,对建后管护制度进行优化完善,这一制度应严格按照法律制定,并做到简单使用、有效保障;其二,对后期管护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各级政府应把这一管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中,切实做到管护到位、高效率、合规利用;其三,明确管护责任人。基于“谁受益、谁管护”的理念,对管护责任进行有效明确与细分,鼓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在工程管护中村级组织、承包经营者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同时,想方设法调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投身于农田设施维护工作中的热情,实施一系列针对性保护措施,对产权归属、管护主体进行明确,进一步完善管护机制,践行管护责任,增强管护能力。其四,切实做到永久保护、长效利用。基于相关规定,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列入永久基本农田管理中,对其进行永久保护,促使其长期发挥效益。针对恶意损坏、侵占基础设施、破坏农田的行为,应进行严惩;其五,切实做到同耕地有效利用相结合,严格管控用途,完善相关约束与激励制度,切实保障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均用于粮食生产及重要农产品供给。针对高标准农田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的情况,应严肃问责相关人员。04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管理一直以来,农田建设项目普遍采取多头管理方式,各部门管理与建设标准、要求及方式却千差万别。对此,应积极构建农田建设监测监管系统,引入遥感监控等一系列新技术,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动态监管系统,并同国土空间、水利、承包地确权颁证等信息进行衔接,切实做到精细化、全方位监督与管理,切实做到“建好、测好、管好”高标准农田。同时,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数据平台,各部门能够共享相关数据与资源,如“两区”划定、“三调”数据等,集中统一、全方位、全程监管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另外,制定与实施信用评价及“黑名单”制度,农业农村部门对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设计机构、承建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评价,有力地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03结语总之,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而言,农业是基础性保障。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土地是关键性要素,所以合理利用农田,可确保每一寸土地均能够彰显出自身价值。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突破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目前农业工作人员思考的重点。立足于地区实际情况,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改革措施,如科学规划、拓展资金渠道、加强管护等,有力地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顺利开展。
本文标题: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22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