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参考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参考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参考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篇】一、目的提高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援,使事故产生的影响得到控制,把事故造成的损失或损害降到最小,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北京市潮白河管理处的所有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工作。二、工作职责(一)防汛办公室1.负责极端天气预警;2.保证值班人员在岗。三、管理内容和方法(一)管理流程1.防汛办获取预警信息,向各科室、各所发布;2.各科室各所根据预警信息,开展安全检查,采取相应应急措施。(二)自然灾害预警预报1.预警信息获取渠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水文站、上级主管部门发布预报等。2.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及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包括发布单位、发布时间、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内容。预警信息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四级。3.预警信息由防汛办公室通过管理处内部平台发布预警信息4.应急处置(1)各所接到预警信息通知后,首先确保值班人员的值班情况;立即制定相应应急措施,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并上报。(2)各所安全生产预警工作要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实,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并做好记录备查。5.预警通报将作为各部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三次受到预警通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的部门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四、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防汛办公室负责解释。参考资料,少熬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二篇】第一条为了加强事故管理,采取防范措施,掌握事故发生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类事故。第三条职责1、公司行政室负责交通事故、恶意破坏事故、工伤事故以及起火爆炸事故的处理,并负责其它各类事故的综合整理和归档。2、生产部、质量部负责设备事故、工艺事故的处理。3、各责任部门的事故处理报告必须在三日内交公司行政室备案。第四条各类事故的界定1、违反交通运输规则,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为交通事故。2、凡属有意制造破坏给企业生产、财产、人员造成损失或损伤的为破坏事故。3、公司员工在生产活动所涉及到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经医务部门诊断需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的为工伤事故。4、各种原因导致的着火、爆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为着火爆炸事故。5、因操作原因使正常的生产操作条件受到破坏;违反操作规程、工艺指标超标造成减产;生产过程的原料、辅料及中间产品发生跑、冒、泄漏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均属于工艺事故。6、因使用、维护、操作不当而使设备受到损坏或损伤的情况属设备事故。7、凡属外界原因影响而发生各种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灾害,幸发现及时得到挽救或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此两类事故可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分工负责管理。8、伤亡事故中轻伤、重伤、死亡和多人中毒事故的,按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执行。第五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重伤,或者1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参考资料,少熬夜!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轻伤,或者5万元以下5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轻微事故,是指造成轻微人员伤害,损失额在5000元以下的直接损失的事故,或发生小范围火灾、泄漏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6、伤亡事故损失统计因负伤累计休工天数折合金额,按企业员工平均日工资×休工天数。第六条事故的抢修与救护1、发生事故后,必须积极抢救,正确处理,防止事故蔓延扩大。2、发生重大事故时,公司领导应直接指挥安全、技术、生产、保卫部门协助做好现场抢救的指挥和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所有参加抢救人员,都要服从指挥,不许擅自行动。3、发生一般事故,车间领导应直接指挥,有关人员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注意保护现场,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4、对有毒有害物料大量外泄的事故现场或火灾场所必须设立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对中毒或灼伤人员,应尽快组织急救处理。5、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前,现场人员不得停止对受伤害人员的抢救和护理。第七条事故报告程序1、凡发生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对重大事故,应立即用快速方法向上级机关报告。2、伤亡事故的报告内容主要有: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凡因工负伤人员,当时不能确诊为重伤,从受伤时起,一个月内,仍不能确定为重伤者,按轻伤事故统计,若一个月后由轻伤转为重伤或死亡,则不再按重伤或死亡上报,也不再作专题调查报告。第八条事故的调查与处理1、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组成员的条件、职责和权利1)条件:与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具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品质。2)职责: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防范措施和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3)权利: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部门和有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人员了解情况和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2、各部门应严肃认真地调查和分析事故,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确定整改措施并限期落实。3、对一般事故,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行政室备案。4、对重大事故,公司领导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分析。必要时要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和检察部门等有关单位参加。找出原因,查明责任。制定防范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5、防范措施的内容技术措施——对设备、设施的操作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考虑设计、检查和保养措施,减少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教育措施——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使员工掌握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和知识,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措施——认真贯彻实施有关的法令、标准、规范,严格执行本厂的各种安全生产制度,组织安全管理检查,落实隐患整改,实施经济考核。第九条调查报告的编写1、事故调查组人员在全面分析事故后,写出《事故调查报告》2、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日期、类别、地点、伤亡人数、伤亡人员情况、经济损失、事故等级等;2)事故经过;3)事故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4)事故的预防措施;;5)事故责任者及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6)调查组成员名单及调查组成员签字;7)附件,包括图表、照片、技术鉴定等资料;第十条事故处理1、任何事故的处理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2、调查结束后,主管部门、车间应按照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认真整改落实,防止类似事故发生。3、调查组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1)对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又不听劝阻的人员,或由于失职造成的重大事故责任者,应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2)对蓄意制造事故,造成严重后果,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3)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单位或个人,应予以表彰、奖励。4、由公司行政室、财务部按《工伤保险条例》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进行赔偿处理。参考资料,少熬夜!5、事故处理意见决定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事故处理的执行情况,并将执行情况反馈,纳入事故档案材料。6、事故处理后,公司行政室应将事故详情、原因和处理结果以最有效的形式在本公司员工中通报,使广大员工能吸取教训,增强安全意识。7、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如因特殊情况,安监部门同意延期的事故,处理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80天。第十一条事故结案归档与统计1、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行政室应建立事故档案,各职能部门应按分工整理登记和保管好事故资料,并记入台帐。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应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以备查考2、公司行政室负责按GB6441—86《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析标准》,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发展3、根据统计情况制定和修改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第十二条工伤认定及工伤评残1、事故中造成重伤人员,由公司行政室依照《工伤认定办法》和有关材料,向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经批准后办理。2、公司行政室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确定其享受相应的待遇。第十三条本制度由行政室负责解释第十四条本制度至下发之日起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三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生产一线的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是项目管理的主体,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职责人。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务必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项目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第三条本规定适用在“舟山鼠浪湖项目”中施工的各个单位(包括地基处理、吹填、围堤、预制以及测量等施工单位),相关单位与有关部门可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实施细则。第二章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一般要求第四条项目部应针对项目施工特点,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建立安全生产分级职责制,对人不安全行为、物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利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第五条项目安全生产控制应由总承包全面负责,分包向总包负责,总包与分包之间应按有关规定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职责。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参考资料,少熬夜!制度,对职工包括临时工、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未经安全生产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六条项目部和分包在施工中应负有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职责。第七条对从事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人员应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第八条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九条发生工伤事故,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第三章项目部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与实施第十条项目部应在项目开工前,结合项目特点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并经上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审批签认。第十一条项目部务必建立安全生产分级职责制,主要领导的安全生产职责由上级制定,其他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由项目经理组织制定并签发执行,切实把安全生产职责分解到岗,落实到人。第十二条项目部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项目概况、控制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考核、奖惩制度等。第十三条对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水上水下、安全用电以及爆破等高危施工作业,应鉴定过程潜力,并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审核,合格人员方可上岗作业。第十四条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应对重点部位重点防范,包括防汛、防洪、防火、防爆、防尘、防触电、防雷击、防塌方、防有害气体窒息、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高处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等。第十五条项目部主要领导务必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核,严肃奖惩。第十六条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应严格执
本文标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参考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24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