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方经济学教案适用班级:09电子商务学期:2009-2010二任课教师:所在系部:编写时间:1本课程安排一、本课程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二、学习要求1、上课时间不足三分之一课时者取消考试资格,成绩以0分计2、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期末考试成绩三、本课程参考资料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周惠中.《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第2版(该书配套有习题集)4、[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第16版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中国经济出版社6、欧阳明,袁志刚.《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张卫东:《微观经济学》8、郭继强:《工资、就业与劳动供给》9、张军:《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微观部分)》10、胡永刚:《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宏观部分)》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概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重点、难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学时分配:2课时,其中课堂讲授1.5课时,本课程学习安排(见上)、本章小结,布置作业0.5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一、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名称——西方经济学——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际上,这两门课程的内容都是西方的理论。但是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如马歇儿、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理论在改革开放之前在我国是不受欢迎的,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才进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之内,为了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区分,所以就叫做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则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内容来自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和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的理解。但是西方经济学需要好的数学基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经济地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需要的科学。相对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结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发展观,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线,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和生产关系的推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众多弊端问题,特别是生产力过剩导致失衡。也可以说,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分析和揭示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解决问题。——现代经济学原理二、什么叫经济学1、经济学产生的基础①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一个社会稀缺性表现为:满足人们需要的财货与劳务是有限的。稀缺性的原因: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经济资源(生产要素)是有限的物品的分类: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取用物品:不需付费就能得到的物品。例如:空气和水经济物品:必须付费才能享用的物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无限欲望同样的物品在某些环境下是自由取用物品,在另一些环境下也可能成了经济物品。比如:空气和水在大自然中是自由取用物品,而自来水和从空调中取得的冷气却是经济物品。商品的价格是这种商品稀缺性的函数。水经济资源:资本(价格为利息)劳动(价格为工资)土地(价格为地租)企业家才能(报酬形式为利润)②选择选择: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选择(资源配置)包括三个相关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第三,为谁生产。③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把既定资源用于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点的曲线。3④机会成本:(广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东西称为机会成本实现机会成本最小,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之一。综上所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1、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取用物品:不需付费就能得到的物品。例如:空气和水经济物品:必须付费才能享用的物品。同样的物品在某些环境下是自由取用物品,在另一些环境下也可能成了经济物品。比如:空气和水在大自然中是自由取用物品,而自来水和从空调中取得的冷气却是经济物品。2、经济资源又称生产要素,指生产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所需的东西。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3、稀缺性、选择与资源配置、资源利用(1)欲望与稀缺性欲望: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稀缺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选择与资源配置选择: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选择(资源配置)包括三个相关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第三,为谁生产。(3)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利用包括三个相关问题:第一,充分就业问题。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问题。第三,通货膨胀问题。综上所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三、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3微观内容,4-6宏观内容)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如何生产。第三,为谁生产。第四,充分就业问题。第五,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问题。第六,通货膨胀问题。补充: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我有三个理由:(1)学习经济学有助你了解你所生活的世界,理解置身其间的世界的运行。4(2)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3)经济学将使你更加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理解政府政策的优与劣。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经济人”的假设条件。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已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第2章)第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第3章)第二,生产者行为理论。(第4-5章)第三,市场理论。(第6章)第四,分配理论。(第7章)第五,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8章)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5得到充分利用。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现代宏观经济学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大部分:(1)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与核心。宏观经济理论就是要通过对各种总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来探讨整个经济运行的规律。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都以这些理论为依据。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不同解释就成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2)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是紧密相关的。理论是政策的依据,政策是理论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已发展为一门宏观经济政策学。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问题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机制、政策效应,以及各派对政策问题的不同看法。(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具体化与运用,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是代表宏观经济行为的一组数量方程式,各方程式代表经济总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论包括模型的建立、估算、检验与分析,以及运用模型进行预测等问题。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1)经济增长(2)经济周期(3)失业(4)通货膨胀(5)国际经济(6)宏观经济政策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1、一般认为,对总体经济行为分析离不开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两者是森林与树木的关系。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不在于它们各自所研究的事物本身,而在于经济分析时的着眼点。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是正确的。3、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则运用个量分析方法。但总体经济行为决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4、宏观经济学中同样有短期和长期,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的分析,还大量应用在微观分析中应用过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方法。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6——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边际分析方法——实证和规范分析。——短期和长期分析方法——经济模型。补充:凯恩斯的忠告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特殊天赋。……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拔萃!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而研究现在。他必须考虑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果断而客观的情绪;像艺术家一样冷漠而不流俗,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第四节经济学发展简史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西方经济学的早期阶段(微、宏不分)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奠基、准备、萌芽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产生、初建、创立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进一步发展、演变7第二章需求、价格和弹性理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需求的含义,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供给的含义,供给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均衡价格的含义,供求定理;弹性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类型,并依据此原理分析解决问题。重点、难点:需求与供给原理、均衡理论、需求价格弹性为教学重点。各种弹性的计算以及运用供求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学时分配:4课时,其中课堂讲授3.5课时,本章课堂习题、小结0.5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需要与需求1、需要定义:是人们对某种商品或劳务在心理上所产生的一种急需占有或满足的欲望。形成需要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人们对某种物品有缺乏的感受,二是要有消除这种缺乏感受的愿望。2、需求定义: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上对一种商品或劳务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市场需求:所有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需要和需求的关系:需要是需求的基础。二、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替代品:交替使用能够满足人们同一需求或相似需求的商品。例:各种衣服、肉、水果、日用品等。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减少)。互补品:配合使用才能满足人们某一需求的商品。例:汽车与汽油、电与家电、酒与菜、镜架与镜片、左鞋与右鞋等。一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3、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正常品,低档品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的商品。低档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因不同人而异,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4、消费者的偏好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需求。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1)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补充)8¤预期未来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增加
本文标题:经济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