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首《了了歌》可以概括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城乡居民富裕了,住房宽敞了,有线电视全通了,交通便利了,农业结构变了,工业效益高了,建筑业支柱强了,旅游业游客多了,外贸生意火了,城镇绿地多了,看病方便了……”当然,要说中国经济改革后的变化,就不能不提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应该说,从生活水平的提高到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大的飞跃。还在十几年前,中国人还处于票据时代,票据是一段供应匮乏、贫穷落后的历史写照,粮票、肉票、布票、糖票是我国供城乡人口购买粮食、肉类、布匹、糖等基本生活食品的一种票证,是新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时期保证生活供应的一种措施。现在,人们吃、穿都讲究”品牌”、“档次”、“品位”,肉要吃“放心肉”、鸡要吃“土”鸡,蔬菜要吃无污染的,买食品要看是否打上了“绿色”的标记。当然,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表现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增加和娱乐、健身消费的增加。现在新时尚是外出旅游,上北京、下深圳、游三峡、登庐山,观九寨沟、览张家界、赴港澳、飞“新马泰”。这些巨大的变化是十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所谓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的具体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就是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安排和搭配。资源配置得合理,就能节约资源,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否则,就会造成社会性的资源浪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由此形成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两个既相联又相区别的概念。经济制度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始终贯穿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全过程,其质的规定性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如果发生改变或废止,社会形态就会发生性质变化。经济体制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起着协调和组织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本身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制度属性,因而较为灵活。它在不同经济制度中或在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生产力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同一经济制度的国家,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例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后转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可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为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便失去了附着点,其作用发挥便失去了依据。因此,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着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第二,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有反作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的经济体制,对于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则会阻碍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一定的经济制度建立以后,经济体制的选择及其改革至关重要。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指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政治因素主要指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如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民主制度等)和法律制度等因素,它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体制施加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内容广泛,包括社会结构因素(如阶级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等因素)和文化因素(如思想观念、民主意识、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发展程度等)。2.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免受影响。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认为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并纷纷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这种经济体制。于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普遍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政府各级行政部门手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是相适应的,即客观条件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这同战争与革命的年代、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的特定发展战略有关。这种发展战略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以高速度的发展国经济为首要任务,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不是灭亡,就是加足马力前进”曾经是当时的一个中心口号。第二,以重工业为固定的发展重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仅仅迅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迅速增强国家的国防实力,为此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三,以粗放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了主要依靠投入大量资源、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来发展经济。与这套发展战略相对应,形成了所有制形式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在所有制上,过分的国有化;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主要用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在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化,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这种体制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发展特定部门、特定区地,实现上述发展战略。同时,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这也是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计划作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手段的经济,它的形成是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初期阶段,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曾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过一些原则的设想。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商品货币关系将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生产的竞争和无政府主义状态将被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恩格斯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他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在经典作家看来,在未来社会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按照社会总计划进行生产和分配,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以及周期性的危机。1906年列宁写道:“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利和资本的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这里,列宁明确地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联系起来,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联系在一起。斯大林结合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经典作家的观点作了一些发展,形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观点有:一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斯大林根据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实践经验,承认在两种公有制的条件下,城乡工农之间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其客观必然性,但“生产资料却失去商品的属性,不再是商品”。二是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国家计划是生产的调节者,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国家计划不仅调节工业生产,而且通过规定农业生产资料的计划价格、生产规模和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等环节,直接调节农业产品的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被严格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三是把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对立起来,主张逐步缩小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产品交换的活动范围。他认为,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排斥任何商品交换的”,为了把集体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必须将集体农庄生产的剩余产品从商品流通中排除出去”。可见,斯大林虽然承认社会主义时期不能完全取消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但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仍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要创造条件“毫不犹豫地”把“集体农庄生产的产品纳入全民计划的总系统中”。在这种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形成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3.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苏联是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正是由于这种体制的实行,苏联的工业产量迅速跃居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此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大危机时,全世界只有苏联一枝独秀。也正因为这样,战后几乎所有新独立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以效法。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较为迅速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增加了财政收入,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4.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对经济体制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在探索怎样进行改革的问题。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他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提出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以此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后来,毛泽东又提出要搞“新经济政策”,他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本文标题:经济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37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