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让文化共经济齐飞――泰安市全力打造齐鲁文化高地纪实泰山,五岳独尊,雄据齐鲁,奇雄秀美,人文鼎盛,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安,依山傍水,山城一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泰安人豪情满怀,科学决策,从容应对,把泰山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历史文化名城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发展的脚步高扬地方山水文化的旋律。今年1—9月份,泰安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优化,达到9.9:54.6:35.5。泰山论坛――打造泰山文化新符号创始于2010年的泰山论坛是以文化为内容的高层论坛,它像泰山日出一样喷涌辉煌,像大观峰一样洋洋大观。2010首届泰山论坛,利用泰山盛名,彰显民族文化,构筑智聚平台,为在更高层次上研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搭建了名山名城平台。今年的论坛以“社会管理科学化”为主题,在主论坛和平安建设、党建工作、青少年服务管理三个分论坛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60多位国内社会管理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把脉社会管理发展现状,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新途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通过深入研讨交流,积极探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为全面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从去年开始,泰安市委、市政府和光明日报强强联合,致力于打造一个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专门讨论社会问题的高层论坛,使其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文化品牌和鲜活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经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泰山论坛以“积极健康、高端精品、聚焦热点、吸引世界目光”为原则和努力方向,旨在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研讨解决人类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构建国际性、学术性与开放性相融合的交流平台。“南有博鳌经济论坛,北有泰山社会论坛”,以此为奋斗目标,泰安将与光明日报携手打造泰山文化的新符号,携手在泰安国际旅游名城创建的长卷上续写新的辉煌。创城战略—打造文化发展的载体如何巧打“泰山”牌,用“无形资产”助推“有形资产”的不断发展,是泰安市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自古泰城依泰山而建,山城一体。按照“吸引人靠山、留住人靠城”的发展理念,该市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市形成了文化建设工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两轴”(历史文化轴、时代发展轴)工程建设、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大汶河综合开发工程建设、“两带”(环山带、泮河带)工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泰安站新区工程建设、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设、长城路综合开发工程建设等12个指挥部“共创”国际旅游名城的建设大场面。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目前,26公里的环山路全线贯通,连接起红门、天外村、桃花源、天烛峰四大主要景区,完善了城市的旅游功能;投资20亿元的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投资2.6亿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实景演出项目,相继建成开业,为泰安文化服务业注入新的生机。今年5月,总投资约15亿元的泰山宋城项目落户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近三年来,泰城先后展开了13类重点工程建设,确定了229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125.7亿元。截止目前,已经竣工项目90个,在建101个,完成投资328.9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产值416亿元,同比增长14.5%,提高1.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掌好文化发展风向标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与泰安境内的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等,构成了品类丰富、独具一格的文化脉络。按照“突出泰山文化、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创意水平、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导思想,泰安市将厚重的泰山文化资源与新兴的文化产业有机融合,通过文化产业项目的聚集,做活了“大泰山”的文章,一大批古色古香、极具泰山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揭开神秘面纱,耀世而出。高科技科幻主题公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的入驻,为古老的泰山带来了现代高科技的文明,使泰安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实现了“融古通今”,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不同需求。该项目有效延长了游客在泰的逗留时间。由于90%左右的项目是室内项目,这也打破了季节和天气对文化旅游业带来的“天时”限制,弥补了泰山淡旺季带来的巨大落差。投资2.6亿元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实景演出项目,以泰山历史文化为核心,以泰山自然山水为背景,带领观众穿越2000年历史时空,再现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场景,填补了泰安晚间旅游项目空白,拓展和深化了泰山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独具泰山特色的文化品牌。泰山花样年华景区以亚洲最大的蝴蝶兰研发中心和7个精品园为载体,充分发挥特色农业、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成为集生产、科研、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观光景区,成为泰山周边游的精品景点。随着文化产业的“茁壮成长”,三次产业结构悄悄发生了改变。近两年,泰安市的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三产比例由2008年的10.6:55.5:33.9,转变为2010年的9.5:53.6:36.9,结构持续向好。低能耗、低污染的服务业受到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连锁反应”,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截至目前,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项目129个,计划总投资575.2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89个,目前已建成41个,在建88个。文化事业---让群众共享文化的阳光今天,泰安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泰汶大地,人民群众如坐春风,共享文化的阳光雨露。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加速推进了场馆设施建设,一大批规划起点高、建设规模大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市、县(市区)城区最好的地段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照泰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五年,泰安市将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30%的基层站点达到规范化标准,农家书屋累计建成1660多家,泰山区、泰山景区基本实现农家书屋覆盖,放映农村电影42992场次,观众达1200多万人次。“菜单式”服务,是泰安市公共文化事业的一大亮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泰安市坚持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积极探索形成了“基层点菜、市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文化服务新模式,真正使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踊跃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欢迎。“菜单式”文化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全市群众的追捧,有力推进了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便民化。市电影公司科学搭配,丰富“菜单”,做好“农家电影文化美餐”。精选多部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用“科教小片”+“红色经典故事片”+“武打动作片”放映方式,使全市农民享受了一道道电影文化大餐。泰安市发挥文化遗产的巨大的旅游价值和富民价值,是我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点。当前,大汶口遗址保护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进入国家级保护层面,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戴村坝、堽城坝等五处遗产点列入大运河申遗名单。非遗项目“泰山封禅与祭祀习俗”华丽转身,转化成为大型室外演出项目,已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旅游品牌。省级项目肥城市的“桃木雕刻习俗”开发为桃木雕刻工艺品,桃木雕刻工艺品加工销售企业已达150多家,从业人员2万人,全国连锁加盟企业突破了600家,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桃木旅游商品80%都产于肥城……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泰安,正沿着创建国际旅游名城这条科学发展之路,乘着文化的翅膀,在泰汶大地这幅长长的卷轴上描绘着更加绚丽的美景!
本文标题:让文化共经济齐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5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