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2(选择题)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部分(一)1.工业用的金属材料可分为两大类。A.铁和铁合金B.钢和铸铁C.钢铁材料和非铁金属D.铁和钢2.铜、铝、镁以及它们的合金等,称为。A.铁碳合金B.钢铁材料C.非铁金属D.复合材料3.在热加工中常常利用金属的不同来去除液态金属中的杂质。A.热膨胀性B.熔点C.导热性D.密度4.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金属,制造散热器、热交换器等零件。A.导电性好B.导电性差C.导热性好D.导热性差5.的金属称难熔金属(如钨、钼、钒等),常用于制造耐高温零件,例如选用钨做灯丝。A.熔点高B.熔点低C.密度大D.导热性差6.工业上常用的金属做高电阻材料,如电热元件或电热零件。A.导电性好B.导电性差C.密度小D.导热性好7.合金钢的导热性都比碳素钢。A.好B.差C.差不多D.好一些8.金属材料在常温下对大气、水蒸气、酸及碱等介质腐蚀的抵抗能力称为。A.耐腐蚀性B.抗氧化性C.化学性能D.物理性能9.对于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机器零件,应采用高的材料来制造。A.疲劳强度B.硬度C.耐腐蚀性D.抗氧化性10.拉伸试验时,试样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A.弹性极限B.抗拉强度C.屈服点D.抗弯强度11.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称为。A.静载荷B.冲击载荷C.交变载荷D.循环载荷12.一般情况下多以作为判断金属材料强度高低的判据。A.疲劳强度B.抗弯强度C.抗拉强度D.屈服强度13.材料的表示材料所能允许的最大工作应力,是机械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材料优劣的重要指标。A.弹性极限B.屈服点C.抗拉强度D.疲劳强度14.金属材料在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所承受的载荷为。A.静载荷B.冲击载荷C.交变载荷D.无规律载荷15.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对变形和破裂的抵抗能力称为。A.强度B.塑性C.韧性D.硬度16.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称为。A.弹性B.强度C.韧性D.塑性17.金属材料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数值越大,则表示该材料的越好。A.弹性B.塑性C.韧性D.硬度18.金属材料在试验力作用下对破裂的抵抗能力称为韧性。A.剪切B.交变C.冲击D.静拉伸19.在小能量多次冲击条件下,其冲击抗力要取决于材料的。A.疲劳强度B.强度和塑性C.弹性与韧性D.硬度与韧性20.提高零件表面光洁度以及采取各种表面强化的方法,都能提高零件的。A.强度B.硬度C.疲劳强度D.韧性21.压力加工性能与材料的塑性有关,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金属的压力加工性能就。A.越好B.越差C.不变D.极差22.一般低碳钢的焊接性高碳钢。A.差于B.好于C.等于D.大大差于23.影响金属材料可加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A.韧性B.塑性C.强度D.硬度24.羊毛、蚕丝、淀粉、纤维素及天然橡胶等应属于材料。A.天然高分子B.人工高分子C.复合D.陶瓷25.在塑料中掺入添加剂,则可显著改善塑料的性能。加入云母、石棉粉可以改善塑料的。A.可塑性B.柔软性C.电绝缘性D.硬度及耐磨性26.在塑料中加入A12O3,TiO2,SiO2可以提高塑料的。A.可塑性和柔软性B.硬度及耐磨性C.电绝缘性D.导电性27.的显著特点是硬度高、抗压强度大、耐高温、耐磨损及抗氧化性能好。但也存在着脆性大,没有延展性,经不起碰撞和急冷急热的缺点。A.高分子B.陶瓷C.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28.在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中,晶格是原子排列最为稀疏的一种类型。A.密排六方B.面心立方C.体心立方D.密排六方与面心立方29.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A.结晶B.同素异构转变C.凝固D.熔化30.金属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的温度称为。A.临界点B.凝固点C.过冷度D.结晶温度31.冷却时,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总是理论结晶温度。A.高于B.等于C.低于D.略微高于32.相变过程中的过冷和过热是。A.一种热处理缺陷B.合金中原子扩散的条件C.促进相变的动力D.吸收和放出结晶潜热的结果33.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A.密排六方B.面心立方C.体心立方D.没有回定的34.纯铁在700℃时称为。A.α—FeB.γ—FeC.δ—FeD.白口铁35.工业用金属材料一般都是。A.单晶体B.多晶体C.非晶体D.纯金属36.固溶体具有的晶体结构相同。A.溶剂组元B.溶质组元C.金属化合物D.特殊碳化物37.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的物质叫做。A.组织B.相C.合金系D.组元38.金属经某种特殊处理后,在金相显微镜下看到的特征与形貌称为。A.晶胞B.显微组织C.晶格D.多晶体39.若组成固溶体的两种组元,其原子直径差别较少,且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互靠近,晶格类型相同,则这些组元能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这种固溶体被称为固溶体。A.间隙B.置换C.有限D.无限40.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A.晶格类型发生了变化B.晶略发生了畸变C.晶粒变细D.晶粒变粗41.渗碳体的合金结构属于。A.固溶体B.金属化合物C.机械混合物D.多晶体42.的一般特点是高熔点、高硬度和高脆性。A.固溶体B.金属化合物C.机械混合物D.纯金属43.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能是没有铁磁性。A.铁素体B.奥氏体C.珠光体D.低温莱氏体44.是绝大多数钢在高温进行锻造和轧制时所要求的组织。A.奥氏体B.铁素体C.珠光体D.渗碳体45.增加奥氏体中碳质量分数,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A.有利于加速B.阻碍C.不影响D.不利于46.碳钢中以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最。A.不稳定B.多C.少D.稳定47.所谓,就是将固态金属及合金在加热(或冷却)通过相变点时,从一种晶体结构转变成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A.再结晶B.结晶C.重结晶D.同素异构转变48.当钢中的碳质量分数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随钢中碳质量分数的增大而。A.无变化B.减小C.急剧减少D.增大49.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广泛用于控制奥氏体晶粒度的元素,用其脱氧的钢中存在着高熔点的弥散的氮化物质点,它阻碍奥氏体晶界的移动,从而细化了晶粒。A.锰B.铝C.磷D.硫50.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和连续转变图适用于。A.所有成分的钢B.成分在一定范围的钢C.一定成分的钢D.所有铁碳合金51.影响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化学成分C.加热速度D.测量手段52.凡使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元素都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A.右移B.左移C.上移D.下移53.热处理中属于等温冷却方式的有等温退火、等温淬火及淬火。A.分级B.局部C.双液D.单液54.热处理生产中属于连续冷却的方式有。A.等温淬火B.分级淬火C.正火D.等温退火55.在碳钢中过冷奥氏体最稳定。A.亚共析钢B.过共析钢C.共析钢D.中碳钢56.加热温度对晶粒长大的影响要比保温时间的影响多。A.差不B.差的C.小的D.大的57.在生产中对高碳工具钢一般要求其原始组织为碳化物分散度较小的球化退火组织,因为这种粒状珠光体组织不易。A.过热B.溶解C.形核D.加热58.实际生产中,在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度称为。A.实际晶粒度B.本质晶粒度C.起始晶粒度D.名义晶粒度59.本质晶粒度的实质是表示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A.速度B.时间C.倾向D.极限60.过冷奥氏体是指冷却到温度下,尚未转变的奥氏体。A.MsB.MfC.Ac1D.A161.过冷奥氏体转变所停留的时间称为孕育期。A.开始前B.中C.开始后D.结束后62.影响钢材临界冷却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钢的,这一特性对于钢的热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加热温度B.保温时间C.化学成分D.质量大小63.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它主要用于。A.共析钢B.过共析钢C.亚共析钢D.高合金钢64.完全退火主要用于的铸件,锻件、热轧钢材和焊接件。A.中低碳钢B.高碳钢C.中合金钢D.高合金钢65.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可以应用其作为预先热处理。A.低碳钢B.碳素结构钢C.轴承钢D.亚共析钢66.如过共析钢有网状碳化物存在,则必须在球化退火前先行,将其消除,这样才能保证球化退火正常进行。A.正火B.调质C.均匀化退火D.去应力退火67.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去,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A.调质B.正火C.球化退火D.去应力退火68.应运用的热处理工艺来消除形变强化和残余应力。A.去应力退火B.再结晶退火C.均匀化退火D.球化退火69.均匀化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选在钢的熔点以下,保温时间一般为10~15h,以保证扩散充分进行,达到消除或减少成分或组织不均匀的目的。A.20~80℃B.100~200℃C.200~300℃D.300~400℃70.成形的铸件在均匀化退火时,因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必然会引起。A.晶粒粗大B.晶粒细小C.原始晶粒D.本质晶粒71.成形的铸件在均匀化退火后,还应进行一次。A.去应力退火B.球化退火C.正火或完全退火D.调质72.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相变温度A1,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A.低于B.相当于C.高于D.大大高于73.正火的保温时间大致和完全退火相同。倘若选择较高的正火温度,则保温时间可。A.维持不变B.略为延长C.大大延长D.略为缩短74.由于正火将钢材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状态,使钢材中原始组织的缺陷基本消除,然后再控制以适当的冷却速度,所以正火得到以为主的组织。A.索氏体B.托氏体C.珠光体D.下贝氏体75.正火的目的之一是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碳化物,为下一步热处理做组织准备。A.片状B.球状C.网状D.难溶76.正火的冷却方式应根据钢的成分、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正火的性能而确定,大件可用冷却。A.空气B.油C.吹风或喷雾D.随炉77.正火与退火相比,节约能源,操作方便,并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A.周期短B.周期长C.周期相同D.周期长得多78.钢的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组织的热处理工艺。A.上贝氏体B.下贝氏体C.索氏体D.托氏体79.习惯上将淬火加回火的工艺称为调质处理,可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A.低温B.中温C.高温D.中低温80.通常高碳钢淬火到室温后,其残余奥氏体量应比低碳钢淬火到室温时的残余奥氏体量要。A.多B.少C.差不多D.少得多81.深冷处理的温度是由钢的来决定的。A.A1B.MsC.Ac1D.Mf82.深冷处理必须在淬火后立即进行,零件淬火后一般室温停留时间不应超过。如淬火后停留时间长会使残余奥氏体稳定化而降低深冷处理效果。A.1hB.2hC.3hD.4h83.深冷处理后,应把零件放在中使其温度由冷处理温度回升到室温,这样可以防止冷处理裂纹的形成。A.空气B.箱C.水D.炉84.深冷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硬度、稳定尺寸以及提高钢的。A.强度B.韧性C.塑性D.磁性85.一般生产条件下,化学热处理中渗入原子的过程是最慢的过程,整个化学热处理过程的速度受其所控制。A.分解B.吸收C.扩散D.反应86.对承受重载及尺寸较大的工件(如大型轧钢机减速器齿轮、大型锥齿轮、坦克齿轮等),可选用的渗碳钢为。A.18Cr2Ni4WAB.20CrMnTiC.20钢D.15钢87.对小零件及薄壁件,其渗层深度一般不应超过其截面有效厚度的。A.10%B.20%C.30%D.40%88.使零件的表面成分和组织同时发生了变化热处理方法是。A.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B.感应加热淬火C.淬火D.化学热处理89.结构钢渗氮前常用的预备热处理是。A.调质处理B.正火C.均匀化退火D.球化退火90.喷丸后,可使工件的表面光洁发亮,同时还能在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A.拉应力B.压应力C.内应力D.奥氏体91.钢中基本组织中的质量体积较大。A.奥氏体B.下贝氏体C.珠光体D.马氏体92.对于热处理后硬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可采用。A.冷压校直B.加热校直法C.坚韧校直D.锤击校直法93.对热处理后硬度较低(40HRC以下)的工件可采用进行校直。A.冷压校直法B.加热校直法C.热点校直
本文标题:《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库2(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