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上市公司再融资投向变更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上市公司再融资投向变更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作者:陈菲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参考文献(43条)1.ModiglianiF.MillerMHThecostofcapitalcorporationfinanceandthetheoryofinvestment:Acomment1958(58)2.MyersSC.MajlufNSCorporatefinancingandinvestmentdecisionswhenfirmshaveinformationthatinvestorsdonothave1984(13)3.JensenM.MecklingW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hipstructure1976(03)4.SteinJCRationalcapitalbudgetinginanirrationalworld1996(69)5.DanielK.HirshleiferD.SubrahmanyamAInvestorPsychologyandSecurityMarketUnder-and0verreactions1998(06)6.GoergenM.RenneboogLInvestmentpolicy,internalfinancingandownershipconcentrationintheUK2001(03)7.BakerM.WurglerJMarkettimingandcapitalstructure2002(57)8.PolkC.SapienzaPTherealeffectsofinvestorsentiment.[NorthwesternUniversity,NBERWorkingpaper10563]20049.BakerM.SteinJC.WurglerJWhendoesthemarketmatter?Stockpricesandtheinvestmentofeuity-dependentfirm2003(03)10.RollRThehubrishypothesisofcorporatetakeovers1986(02)11.MalmendierU.TateGDoesoVerconfidenceaffectcorporateinvestment?CEOOverconfidencemeasuresrevisited2005(05)12.JensenMCAgencycostsoffreecashflow,corporatefinanceandtakeovers1986(76)13.EekboBE.MasulisRWAdverseselectionandtherightsofferparadox1992(32)14.MarcG.RenneboogLInvestmentpolicy,internalfinancingandownershipconcentrationintheUK2001(03)15.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1(9)16.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期刊论文]-经济研究2001(11)17.刘星.魏锋.詹宇.BenjaminY.Tai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4(6)18.毕艳杰从成本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期刊论文]-财会研究2004(1)19.章卫东.王乔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3(11)20.LoughranT.RitterJRThenewissuespuzzle1995(50)21.SpiessDK.AffleckGravesJThelong-runperformancefollowingseasonedequityofferings1995(38)22.LoughranT.RitterJTheoperatingperformanceoffirmsconductingseasonedequityofferings1997(52)23.原红旗.李海建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2005(06)24.HarrisM.RavivACapitalstructureandtheinformationalroleofdebt1990(02)25.StulzManagerialDiscretionandOptionalFinancingPolicies1990(26)26.PierreJeanneretUseoftheproceedsandlong-termperformanceofFrenchSEOfirms200027.刘勤.陆满平.寻晓青.何才元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及其监管研究[期刊论文]-证券市场导报2002(1)28.朱武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决策分析[期刊论文]-证券市场导报2002(4)29.张为国.翟春燕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动因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5(7)30.刘少波.戴文慧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研究2004(5)31.徐沛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分析2004(03)32.李海健配股资金使用与公司业绩200333.唐清泉.罗党论.陈美玉募集资金投向决策对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200534.薛爽.杨静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使用效率及其对股权再融资成本的影响2006(01)35.陈春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3)36.朱武详.朱白云募集资金投向变脸探析2002(09)37.陈收行为金融理论与实证200438.DuanLiu.ShouChenComparisonbetweenannouncementeffectsandlong-termmarketperformanceofChinafirms'seasonequityissues200639.伍惠从投资决策看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变更200340.李燕兵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之比较研究200041.刘端.陈健.陈收市场时机对融资工具选择的影响[期刊论文]-系统工程2005(8)42.BarberB.LyonJDDetectingabnormaloperatingperformance:Theempiricalpowerandspecificationofteststatistics1996(41)43.AlokeGDoesoperatingperformancereallyimprovefollowingcorporateacquisitions?2001(07)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杨一波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2003该文将就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再融资价格、再融资方式和再融资投资效益等四个上市公司再融资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实证分析和理论阐述,并试图通过这些分析来揭示中国上市公司整个再融资过程所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该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基本概况,包括上市公司再融资在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上市公司再融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特征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总体规模和个体规模的研究,其重点是分析上市公司再融资总体规模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再融资价格问题,研究内容包括对上市公司再融资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再融资价格与再融资个体规模之间的关系和再融资价格对上市公司各类股东之间利益的影响等,并提出了上市公司过度再融资的问题及相关理论解析.第四部分所讨论的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过程中所出现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问题,该文将通过相关的实证分析以证实其存在性以及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诸多因素.第五部分是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后投资效益状况的研究,主要以实证分析的方式来验证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效益下滑的实际情况.另外,还简要阐述了引起上市公司再融资后投资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第六部分,也是文章最后一个部分,是对该文以上各部分研究结果的全面总结,并对整个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2.期刊论文衷唯平.张继恒流动性泛滥视野下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企业经济2008,(5)流动性泛滥是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治理流动性泛滥的多种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认为治理流动性泛滥应该多管齐下,近来频频出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作为解决流动性泛滥方法之一,应该有节奏地稳步运行,以免引发大规模市场风险.通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概念、融资方式、发展现状及成因的分析,笔者认为通过上市公司再融资治理流动性泛滥,必须加强对再融资的规制和监管,正确把握再融资和流动性泛滥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有计划地、适当地开展上市公司再融资,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3.学位论文王勇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2004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融资已经成为了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重要来源。其中的再融资是上市公司解决资金短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再融资在有的年份甚至超过首次公开发行的融资额。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在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加上我国证券市场从2001年以来的一直低迷,再融资也就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研究比较多,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研究的对象进行了界定,总结回顾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文献,并对国内的文献简评。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进行了概述。根据再融资方式的不同把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了梳理,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是一个发展摸索的过程,政策存在多变性,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是非理性,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经营业绩普遍不理想。在特殊的股权二元结构的假设上建立模型,可以证明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股票资产分配不均衡,非流通股股东财富增加,而老流通股股东财富损失,导致控股的非流通股股东非理性大量再融资。当然,规范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治理机制也会产生有益的改善功能。第三部分,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再融资的公告效应进行分析,考察再融资的市场反应。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市场反应研究可以认识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为动机,了解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的问题和投资者的行为。利用2001年的数据,采用事件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三种方式都存在公告负效应,说明再融资事件是“利空”事件。第四部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存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公告负效应,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已有的资本结构理论解释,它很大程度上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偏好股权再融资、再融资资格造假、再融资的资金使用失效等。笔者探讨了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赞同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所在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裂的观点,但笔者还建立了三个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结果发现资本市场供给失衡、政府对再融资市场参与较高、再融资标准制定过高、监督管理机构监督失效、再融资政策的多变等都是问题的成因。第五部分,笔者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对策建议。我国应该建立包含债券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方式,以解决资本市场结构失衡,创造公平健康的融资市场环境。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特别是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同时,要加强再融资行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笔者认为建立审计保险制度、监督机构自身的规范化、再融资规模的有效控制都是有效的改革方法。4.期刊论文岳永平上市公司再融资法律问题探析-法制与社会2008,(19)200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相继进行再融资,在当前证券市场形式下,其融资规模巨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以中国平安再融资事件为例,从现行法律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对再融资的法律完善等方面,时上市公司再融资法律问
本文标题:上市公司再融资投向变更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0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