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命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最新4篇】
命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最新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命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最新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命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第一篇】近年来,我县公安机关认真履行职能,积极构筑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并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2006年,以命案防范工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措施,严格防范,实现了全年现行命案“零”发案的工作目标,成为全市唯一全年无新发命案的县,为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日,县委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安机关命案防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了我县公安命案防范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加强对命案防范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力推行“命案防范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政委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小组成员的命案侦破与防范领导小组,局长是命案防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副局长为直接责任人、各乡镇派出所长和责任区民警为具体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对现行命案防范责任一包到底,使全体民警人人身上有担子、有压力,积极参与到案件侦破工作中去。二是健全和完善命案侦破快速处置预案。分管领导和警种根据职责分工,及时到岗到位开展工作,做到接警出警快、现场勘查快、调查访问快、追缉布控快,抢抓战机,快侦快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捕获犯罪嫌疑人。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命案侦破整体联动机制。规定各警种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警动员,全力以赴,积极参与命案攻坚,形成破案合力。四是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制定了《在命案攻坚会战中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实行奖惩的意见》,从制度上健全了考核机制,把破案成绩列入效能考核,对破案有功人员给予政治和物质上的奖励并及时兑现。对巡逻失控,管理不到位,调处矛盾不深入、不及时导致命案发生;接警后反应不迅速,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和应及时抓获犯罪分子而未抓获的,对该派出所除实行一票否决外,并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二)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主动进攻,以打促防以深入开展“龙乡卫士杯”破案追逃防控竞赛活动为载体,适时组织开展了“打击盗窃、抢劫等多发性刑事犯罪”、“秋季巡逻防范”、“冬季打防暨命案防控”以及“狂飙(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集中行动。在追逃专项行动中,共抓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73人(其中外省上网逃犯36名),其它在逃人员32名,有效敦促9名逃犯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共摸排涉黑恶违法犯罪线索57条,打掉涉黑犯罪团伙1个、涉恶犯罪团伙3个,抓获涉黑恶违法犯罪人员53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0起。如去年元月份打掉以张鲁豫为首的垄断范县至北京客运市场的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团伙,涉案人员达50多人。该团伙是全省首例以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被批准逮捕的犯罪团伙,这一案件是河南省第一起由县级公安机关主办破获的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有力震慑了黑恶犯罪活动,使我县公安工作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行列。(三)及时化解各种民间纠纷和矛盾,有效避免命案发生我县2000年以来发生的命案,其中3起是由于家庭矛盾引发的命案,6起是由于邻里纠纷引发的命案,3起是由于宅基矛盾引发的命案,4起是由于报复伤害引发的命案,由这四类民间纠纷和矛盾引发的命案占全部命案的80%,此类命案由纠纷和矛盾发生、发展、积累、激化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可防性,如果调处及时,方法得当,命案的发生完全可以避免。为此,该局党委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三项制度,一是信息员制度。要求每名责任区民警在每个行政村至少设立三名以上信息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民间纠纷和矛盾,全力做好化解和调处工作。二是定期汇报制度。分管派出所领导每半月到派出所听取责任区民警对辖区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情况及矛盾、纠纷的化解情况,并对民警调处有困难的案件及时部署力量,做好进一步的调解处理。在县局每月例会上,各派出所长对辖区矛盾纠纷的排查处理情况进行汇报,及时互通情况,总结经验。三是回访制度。对各乡镇派出所汇报的已调解处理的案件,由局领导带领局纪检、政工、办公室和治安大队的民警对当事人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当事人对派出所民警处理结果的意见和建议,防止纠纷和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发新的矛盾冲突,避免向命案转化。2006年,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并全部进行了妥善处置。(四)大力开展平安“零发案”建设活动,全力构筑社会防控体系该局以平安范县建设为“总抓手”,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通过建立社区和农村警务室,积极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完善农村基层防控体系,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巡逻网络,提高了社会面的动态防控能力。特别是对新区、老城的夜市以及商贸城等案件高发区,抽调专门警力,集中进行昼夜巡逻防范。2006年,全县共发生十类可防性案件318起,比2005年下降了228起,同比下降了%。命案、入室盗窃、社会面上“两抢一盗”、盗窃机动车等案件都得到了有效遏制。进入冬季案件高发时段后,该局制定了《冬季打防暨命案防控集中行动方案》,从11月20日起,利用40天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冬季打防暨命案防控集中行动,由四名副局长分任指挥长,带领机关民警下驻各乡镇,分四个战区进行行动。采取警车、便车、步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增大街面见警率,全方位加大对社会面的治安巡逻防控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如12月5日23时许,濮城战区两辆巡逻车巡逻到辛庄韩庄村附近的公路上时,发现一辆出租车停在路边,经询问得知出租车司机在该地正在遭遇四名陌生青年人抢劫,四名嫌疑人欲对司机行凶时发现巡逻警车慌忙四散逃跑,避免了一起恶性案件的发生。通过行动共破获抢劫、抢夺、盗窃等危害群众安全的案件2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60余人,调处了一大批矛盾纠纷,为做好命案防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五)坚持教育与打击并举,加大宣传力度,广造舆论声势为在全县形成开展“命案攻坚会战”的强大声势,县公安局就“打黑除恶”、“追逃”专项斗争、“夏季打防攻势”、冬季打防暨命案防控等行动,在县电视台发表专题电视讲话,动员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行动中来,积极检举揭发杀人在逃人员线索,形成围剿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合力。对于重大刑事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向广大人民群众表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决心,给予有杀人动机或正在预谋犯罪的人员以有效震慑。同时,为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加强社会面的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该局选拔业务素质较高的民警,深入到各乡村,扎实有效地开展普法教育。他们选取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杀人案件典型案例,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有关条款规定,通过“以案讲法”等各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依法解决问题的意识,防止因一时冲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取得的主要成效2006年,我县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14起(含带破隐积案),查处治安案件727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39人,其中刑事拘留142人。摧毁犯罪团伙30个,抓获团伙成员138人。抓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73人,逮捕115人,移送起诉163案242人。全年未发生一起现行命案,同比下降6起,整体上实现了“破案数明显上升、发案数明显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的目标。同时,胜利破获抛尸于范县颜村铺乡孙庄村东的台前县“12·26”杀人焚尸案。全年共破获命案积案2起,命案积案破案率达到了%,名列全市前茅。命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第二篇】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命案防控工作要求,根据202-年4月28日全省一季度命案形式分析研判会议精神,结合《乌当区202-年命案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命案防控工作,落实命案防控措施,现根据街道办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命案必防”“命案可防”的理念,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从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扎实开展命案防控攻坚工作,坚决遏制命案上升的势头,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命案的发生,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工作目标202-年辖区命案防控工作目标是:辖区命案发案数、青少年涉命案数要比202-年下降。全面排查命案隐患、加强治安管控力度、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通过扎实细致有力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命案发案,最大限度地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工作任务(一)建立命案易发重点时段防控机制。据分析,春节、清明节前后、暑期是命案易发高发时段,各社区居委会要紧盯这三个时段制定《重要时段防控方案》,围绕婚恋家庭等易“民转刑”矛盾纠纷,返乡农民工、外来人员、闲散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酗酒滋事人员、刑释人员、吸毒人员和城镇街面、餐饮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等开展治安风险排查防控,建立《重点群体、重点部位排查管控工作台账》,形成命案重点防控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工作格局。(二)加强治安形势分析研判。由派出所建立治安警情研判机制,开展“一分析三报告”工作,对辖区“警情、案情、舆情、社情”进行分析,就治安形势、矛盾纠纷等专题研究并定期报告上级公安机关和区委政法委。办事处各部门、各居委会要定期分析形势,组织对辖区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各社区居委会要组织小区深入摸底排查易激化为刑事案件的婚恋家庭、经济往来、邻里关系、土地资源权属、征地拆迁、控违拆违等纠纷,按规定开展“民转刑”风险评估、分级分色预警,层层明确责任单位、包案领导和化解措施,分级化解处置,限期化解销号,防止小纠纷、小隐患、小事件、小问题发现不了、解决不掉、处置不好而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的问题。要加强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以案定补激励政策,提高化解实效。(四)加强突出问题整治。各社区居委会要立足本地实情,以安全感调查和治安形势分析研判结果为导向,把易滋生命案的突出治安问题排查出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派出所对每一起命案都要深入剖析发生的原因,查找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查清引发命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到位;查清作案工具来源,相关重点物品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查清可防性部位和重点区域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查清重点人口排查和服务管理是否到位;查清接警、处警工作和救助受害人是否及时到位;查清抓捕工作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到位,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控和重点整治。(五)加强“民转刑”命案防范。要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信访等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体系、机制,发挥人民调解预防民转刑案件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抓实排查调处工作,广泛发展治安信息员,拓展苗头隐患信息收集渠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基层自治手段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行“邻里劝导”制度,营造守法尚德的良好氛围,从源头上防范命案的发生。同时,社区居委会每月3日(法定节假日顺延)定期向公共安全办公室报送《“民转刑”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台账》。(六)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各社区居委会要在辖区组织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模范夫妻、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等创建、评选、表彰,倡导不酗酒、不赌博、不沾毒、无暴力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夫妻互相忠实、家庭成员间尊老爱幼、互助友爱、平等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倡导互帮互助、互谅互让的邻里关系。要加强婚恋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有效化解婚恋纠纷,依法打击、处置家庭暴力行为,发挥好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对赌博、酗酒、高额彩礼、家庭暴力、婚外情等问题的约束作用。(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要建立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信息动态交换制度,充分发挥人脸识别、智慧门禁等系统的动态采集作用,全面排查掌握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的基础信息,全面排查掌握外来人口中的前科劣迹人员、违法犯罪人员及其所涉婚恋等纠纷,防止涉及外来人口的案(事)件。(八)加强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各居委会要组织对未就
本文标题:命案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10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