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参考4篇】
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参考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参考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资助育人典型案例【第一篇】一、案例概述学生小艺(化名)来自农村,在入学前,母亲因肺癌去世,花费了家中的所有积蓄。在读大三时,父亲因恶性纤维瘤截去右腿,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经济再次陷入困境。小艺(化名)同学入学时由于好面子,未申请国家助学金。该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在上专业课时,班级一般集体购买绘画工具,该生不愿买昂贵的画材,都是独自一人购买便宜的画材。该生在宿舍内很少与其他舍友沟通交流,主要是因为宿舍内的其他几位同学家境良好,生活富裕,谈话的话题及处事方式与其差距明显,格格不入。这造就了该生独来独往的性格。该生在宿舍的时间较少,白天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在自习室学习。舍友经常在周末时间聚餐,该生从不参加,舍友也不理解。该生深知家庭的不易,树立了考研目标,决定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庭的现状。二、案例分析和处理1.案例分析本案例中,一方面,该生由于家庭的突发变故,导致经济上十分拮据,生活上的压力造就了其性格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该生意志力坚强,深知家庭的不易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家庭的现状的想法。了解具体情况后我主要从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2.案例处理案例处理-生活上通过多种途径向该同学讲解国家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一系列资助政策,指导该生在每年9月份申请国家助学金,能够帮助该生顺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把小艺(化名)同学家庭突发变故的情况及时上报学院领导,针对该生父亲突发疾病导致截肢,失去劳动能力,给予该生2000元的特殊困难补助金。案例处理-学习上考虑到小艺(化名)考研需要购买学习资料,而考研所需的网课和专业学习又需要很多费用,在学院帮助该生又申请相对轻松的勤工助学岗位,在缓解其生活费问题的同时,又有足够时间进行专业课学习。通过以上途径,在经济上缓解了生活压力,让该生能够安心地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在心理上通过勤工助学,让该生看到了服务他人的价值,疏导了其孤僻的性格;在政策上让该生充分感受到国家、学校和学院老师对她的关心和关爱。三、多方面的关怀,帮助该生成长成才1.心理方面的帮扶鼓励小艺(化名)正视生活坎坷,增强其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立自强的品格。通过面谈、微信、QQ等方式与该生进行定期的谈心谈话,了解该生的思想、学习和人际关系等状况,并在心理上对其关怀、陪伴和激励,让她变得更加积极和健康。2.人际关系的教育鉴于该生自信和自尊心缺失,内心苦闷和孤单,故努力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其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在班内营造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交往环境,让该生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3.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该生在最初对于考研还是考教师编有些纠结、迷茫。首先,深入给该生剖析考研和考编对个人未来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让该生按照自身的状况做出选择。该生最后决定考研,继续深造自己的专业水平,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现状。其次,对该生进行考研方面的经验指导,并为其介绍了该生所报考学校的师姐,为其收集该校的考研信息,对该生的考研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加强朋辈帮扶动员班长、团支书、舍长及该生的好友与其多沟通交流,鼓励其多参与集体活动,让她尽快融入同学当中去,让其体会到大集体的温暖与关爱。四、工作成效通过对该生进行经济、心理、人际关系与考研等多方面的帮扶与引导,该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放下了思想包袱,变得开朗起来,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班级和宿舍中能够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学院组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传递”下乡义务支教活动中,该生积极主动报名,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该生学会了感恩与奉献,同时增长了自己的自信和才干。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研究生考试考取了优异成绩,是班级唯一一位能够进入复试的同学,目前正在积极地准备研究生复试。五、案例启示与思考通过本次案例,让本人深刻体会到,作为辅导员尤其是负责资助管理工作的老师,应密切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行为,深入学生的宿舍和学习生活中,熟悉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辅导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困难,并尽早对异常动态进行有效的干预,做到全方位育人,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资助育人典型案例【第二篇】我校一直秉持着“以培育学生成才为本”的资助育人理念,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公平、规范和精准,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多年来,学校致力于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他们如何面对困境、解决困难,增强自信心,做到在生活上自强自立,在思想上更要树立远大理想。为了将资助育人工作做实做好,我校认真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确保资助工作公开透明。我校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资助平台,既让工作事半功倍,还可以与县扶贫办、县民政局给的贫困户的信息进行比对出建档立卡、城乡低保,城乡特困救助、残疾、孤儿的学生,这样就能够做到贫困的学生应助尽助,一个不漏。学校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课,引导受助学生牢记党恩,学会感恩,并把感恩的心转化成学习成长的动力。学校认为资助育人工作能够发挥人生的价值,让人体验到人生的欢乐和幸福,学校曾先后获得“资助学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的资助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赞誉。助学育人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是思想层面的提升,通过老师的激励和引导,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从而刻苦学习,努力实现个人梦想,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资助育人典型案例【第三篇】学会感恩,心怀感恩。这是大部分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学生的共同心声,而***正是其中的一员。王红英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大水井乡大栗树村委会硝洞村,现就读于我校五年制大专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从小的生活环境极为贫寒,家中除了父母以外还有一个哥哥和年迈的爷爷。父母均是文盲,只能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活计来供养整个家庭。从小***和哥哥都深知父母的心酸,每次假期回到家中都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说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温馨的家庭让她自己很开心,也更希望将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好。***回忆说,才进校时学校针对新生每个班级可以抽取10名贫困生领取国家的“爱心毛毯”,这对于***来说正是雪中送炭,不仅能够改善自己的住宿条件,也让***感受到深深地温暖。来到我校就读后,***也一直享受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两项资助政策,这不仅让拿不出生活费的家庭减轻了不少的负担,也间接地解决了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心理。通过资助的力量,***在学校刻苦学习,专业成绩一直排名前三。课余时间加入了影视社,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团中做一些编辑摄影的工作。除此之外还爱好运动,平时除了热爱跑步还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这些活动不仅使***丰富了眼界,锻炼了实践技能,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还让王红英的性格变的越来越开朗。昨天已成为触不可及的昨天,王红英不畏家境贫寒,不惧生活压力,顽强坚毅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更多的同学去学习。王红英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将来发光发热,让生命达到新的高度,让生命更有意义,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资助育人典型案例【第四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高校承担的对贫困地区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越来越重要。一个学生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贫困学生的背后是一个贫困的家庭,资助好一名学生等于帮助一个家庭实现脱贫。因此,在做好学生资助的同时,做好“扶志”与“扶智”工作,是做好高校资助育人的必要内容。一、案例描述王某,女,陕西籍,家庭经济困难,属于建档立卡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参加课外文化活动较少。进入大三时,该生突然提出退学申请。接到学生的申请后,辅导员与学生进行了谈心谈话,基本掌握了学生提出申请的原因。经过谈心谈话了解到,该生家庭地处深度贫困县,家庭经济异常贫困,家中多子女,该生为家中长女。父亲身体状况不好,本来还能外出打工,但在一次事故中胯部受伤,不能干重活(有残疾证明),母亲身体状况也较差,家庭无力供给日常生活费。进入大学学习后,经人介绍,该生在学校附近个体摊位兼职赚取生活费。因为忙于兼职,导致经常有不及格科目,累计重修学分多达20分,即将面临拿不到学位证的问题。加之近期,母亲突发疾病,精神异常,需要紧急就医,面临大额开支,导致该生压力过大,萌生了退学的想法。针对学生情况,辅导员主要做了五点工作:一是帮助其母联系就医,稳定学生心理;二是积极帮助学生申请资助,加大资助力度;三是在校内联系勤工俭学机会,减少兼职花费时间;四是成立学生帮扶小组,帮助解决学业困难;五是委任适当工作,帮助学生融入班级团队。经过系列帮扶,学生慢慢走出了困境,性格变得比较开朗了,不及格科目得到控制,顺利毕业,实现就业。二、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要点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学业困难的案例。从描述中得知:一是该生属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由于国家给予学费资助,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异常贫困,日常生活费需要由学生本人在课余时间赚取,因此该生的经济压力异常大,这是导致该生学业问题的根源。当前,虽然总体上来讲,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仍然存在少部分来自经济困难地区的学生。在学生工作中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仍将是辅导员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二是该生学业困难。这是该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面临的又一个主要困难。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之于高中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主学习占据较大份额,线上学习、PBL教学、CBL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要求越来越高,加之该生对医学专业学习的难度和强度心理准备不足,投入不够,导致学业困难。三是家中突发变故,导致学生压力超过临界点,成为提出退学申请的导火索。在本案例中,学生并不是因为个体本身对学业失去了兴趣,从主观上主动放弃专业学习,而是因为家中长期以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学生经济和心理压力过重,加之近期的母亲突发疾病导致学生心理崩溃,感觉学业难以为继,遂提出退学的想法。对这一点,辅导员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立即应允,应当了解清楚学生提出退学的真实原因和真实想法。2、学生工作要点本案例学生虽然没有取得惊人的成绩,但是学生本人能够顺利毕业,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担负起自身的责任,这本身就是对国家资助政策最大的回报。这个案例的成功有以下三点因素处理较好:一是国家资助比较到位。国家助学金对于来自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资助是帮助学生摆脱生活压力的重要支撑,对于特殊贫困学生,则要拓展资金来源,争取更大范围的支持,进一步降低学生的经济压力。二是团队帮扶比较到位。家庭经济贫困也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投下一定阴影,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业成就,因此全面帮扶是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内容。学生团队积极帮扶的力量,会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三是辅导员沟通协调发挥比较到位。一个经济贫困学生的背后是一个贫困的家庭,他(她)们身上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肩负着重大责任,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在具体帮扶中,学校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出谋划策帮助学生共同面对困难,会降低学生的压力。三、案例启示1、谈心谈话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手段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工作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手段,其使用的经常性和重要性可以说是居于所有工作方法之首。一方面,没有有效的谈心谈话,就不能了解清楚事实,也就不能正确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没有有效的谈心谈话,就不能调动起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力量,导致辅导员工作被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技术水平发展到什么高度,谈心谈话作为沟通辅导员和学生情感的手段都要用好。用好谈心谈话手段,辅导员要做到:一是真诚沟通情况,不以批评代替娗话,让学生愿意讲出实情;二是真心帮助学生,给出可行性建议;三是真实面对困难,陪同学生积极勇敢面对。2、做好精准识别是当前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当前,经过脱贫攻坚
本文标题: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27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