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关于制定居民收入增长计划的建议
关于制定“居民收入增长计划”的建议导读: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搜狐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郭广昌向将于3月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制订居民收入增长计划的建议案》。建议案内容如下:中国经济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直面临着外需下降及产能过剩的风险,我们必须转变为以内需、消费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但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投资拉动型的经济结构原因,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内需拉动、消费拉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居民收入的持续提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这必然要求增加居民收入,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试行“居民收入增长计划”,适当关注大学毕业生群体收入问题,由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配合,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居民收入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在战略层面制订收入倍增计划有利于形成社会合力。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如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制订了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目前在产业结构、外部环境等方面面临与日本当年类似的发展困难,但又面临着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巨大机遇。政府可以通过制订一个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收入倍增计划,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造就中国经济以内需消费为特征的“黄金十年”。大学毕业生群体收入偏低问题影响到社会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近一段时期以来,所谓“大学生收入不如农民工”的媒体报道广见诸于报章,这种现象对家庭、个人通过教育实现改善的努力产生消极影响,有可能影响到社会整体对人力资源的持续投资。“大学生收入偏低”问题在最近10年来比较突出,主要与大学生毕业数量激增有关系,应该避免劳动力供给关系的短期波动,对社会注重教育、注重人力资源投资的长期追求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建议:一、公共财政为持续加大民生支出力度提供保障。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政府的经济基础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具备了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领域加大投入的基础。政府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可以间接提升居民收入,建议政府在一些重要财政收入的来源中设定一定比例的民生支出比例,通过各种渠道再用之于民。举例来说,近五年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7万多亿元,其中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额2.7万亿元。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将部分土地收入合理再分配,用之于民。二.利用好税收调节杠杆支持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201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约4800亿元,而全国税收总额约7.3万亿元。个税收入只占全国税收的6.5%左右,但是覆盖面却非常广。可以考虑进一步探索减免个税,尤其是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纳税群体减免个税,这对提高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消费倾向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三.鼓励企业将经营收益与员工收入增长挂钩,尤其鼓励企业针对大学毕业生出台收入保障措施。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启动相应的财税激励机制,对那些注重员工收入增长的企业给予专门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将减免的税款作为工资再次支付给员工,营造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增强企业在提高员工收入上的积极性。四、在合适的时候放开存款利率竞争,增加居民储蓄收入。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很高,自2003年以来,储蓄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在40%以上,少数年份达到50%。但当前的负利率意味着储蓄者不仅不能获得储蓄收入,而且会在储蓄中损失财产收益。目前中国存款约有42万亿人民币,如果加1%利息,存款的储户会增加4200亿,加2%就增加8400亿,对于提升内需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文标题:关于制定居民收入增长计划的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4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