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农民收入与农村扶贫第一节农业收入分配理论第一节农业收入分配理论一、收入分配的概念1、收入分配:指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在一个社会内部的不同集团之间、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割或占有。2、农业收入分配是指农业生产成果按照各类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作贡献的大小进行分割的一种活动。具体是指农业生产成果在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之间所进行的分配3、收入分配可分为要素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其基本思想源于李嘉图,关注的是国民收入在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旨在说明要素价格的形成;个人收入分配,其基本思想源于帕累托,关注的是国民收入在个人、家庭等经济单位之间的分配,旨在说明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尺度。二、要素收入分配理论•2、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3、萨伊要素分配理论••4、马歇尔均衡价格框架收入分配理论••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1功利主义的分配论••2、持有正义论••3、罗尔斯理论••4、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5、福利经济学的效率与公平论•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1、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是按劳分配:2,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体现3、社会总产品分配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和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社会总产品分配时,应作“六项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下的作为消费资料部分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应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关系的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基金。剩余部分做为个消费品,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五、初次分配与再分配1、初次分配概念: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2、收入的再分配概念:亦称“社会转移分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六、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基尼系数1、基尼系数概念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A/(A﹢B)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2、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3、我国目前基尼系数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1993年的0.407上升到2004年的0.47。第二节我国的收入分配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在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4、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5、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二、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不同群体差距2、资本分配过高,劳动分配过低,导致国民收入格局偏移4、分配秩序混乱,伤及公平3、初次分配中存在公平缺陷初次分配数额要比再分配大得多,涉及的面广(1)劳动收入比重过低1995-2005年劳动收入占GDP为41-53%;(2)垄断行业收入过高(3)国民参与利润分配利润过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主要是劳动收入和利润收入,在我国企业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过高,而且掌握在资本的所有者手中,多数国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报酬,形成“马太效应”。低收入群体占多数,中等收入阶层占少数,少部分富人掌握大量的社会财富。4、再分配相关制度缺陷(1).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受益群体主要是城镇正规单位职工,而非正规部门、非主流群体以及农村居民基本没有或只能享受部分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存在社会保障的“双轨制”,除城乡分割外,在城镇还存在着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制度差别;缺乏制度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缴纳、筹集缺乏强制性约束,标准的确定和执行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2).税收制度纳税主体税负不公;城乡居民间、高低收入者之间、不同经济类型单位间存在税负不公的问题;税收政策不完善;税收待遇差别较大;税收体系不完善;缺乏与财产及其收入相关的税种设置;(3).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调节功能微弱;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包括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不清晰;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范围模糊;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4)“三次分配”制度民办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仍然缺乏鼓励扶持民间力量进入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社会机制。第二节农民收入一、农民收入的概念1、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当年生产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报酬+为社会所创造价值•2.总收入•总收入是期内全部收入的总和,其中未扣除为获得收入所发生的支出(生产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总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总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收入的形态划分,总收入中包含两部分:•实物总收入和现金总收入。••(1)工资性收入:指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和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2)家庭经营总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按划分又可分为农业收入、林业收入、牧业收入等(共分为十个行业和其他)。•(3)财产性收入:指拥有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农村住户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4)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但不包括无偿得到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5)现金总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期内得到的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总和。•(6)实物总收入:指的是农户当年生产的各种农产品总量扣除出售部分,按一定的价格计算得到的总收入。3、纯收入在收益分配统计中,“纯收入”指的是农村经济总收入扣除各项费用后的余额部分,这个余额部分也叫“收益”。“纯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现行农村“纯收入”指标的口径主要是包含了部分再分配的收入。“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4、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农民收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现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实物收入•5.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分配的概念。由农民生产活动的净收益和再分配净收益构成。也是通过总收入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6、狭义家庭收入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货币收入,即家庭提供劳力或财产所获取的货币报酬。也就是家庭中所具有的为购买满足生活必需的财物或劳务而向市场支出的货币来源。7、农民直接收入补贴所谓农民直接收入补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农业及涉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损失而对农民的直接转移支付二、农民收入构成1、生产经营收入2、工资性收入3、资产性收入4、补贴性收入5、其它收入三、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一)农民收入差异成因1、资本要素禀赋与农民收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村干部、家有否政府工作人员)造成农户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和土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工资性收入产生显著影2、农户经营结构与农民收入农户种植业结构农户非农活动(务工、兼业)强度务工、兼业的工资性收入与农户收入关联密切低收入户主要收入来源于微利的种植业3、外部环境与农民收入农业资源地理位置(农业区位)基础设施条件(二)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1、农业基础设施水平2、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产品商品率3、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4、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5、农业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就业6、农民负担7、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四、增加农民收入途径政策主张1、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4、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5、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1、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2、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牛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3、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降低成本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非农就业增收,提高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合理调控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保障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4、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四节贫困与反贫困一、贫困的概念1、贫困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贫困界定为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达到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那种状况。总体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贫困是因为经济收入不足而不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或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的状况。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是至今没有一个人们公认的统一的贫困标准的原因。2、贫困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贫困具有一系列经济社会特征。因此,仅仅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是不够的,许多学者、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正是从经济―社会特征上来界定贫困的。世界银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英国学者奥本海姆在《贫困的真相》一书中,给贫困所下的定义是:“贫困指物质上、社会上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少于平均水平。……贫困夺去了人们建立未来大厦——‘你的生存机会’的工具。它悄悄地夺去了人们享受生
本文标题:农经第九章农民收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4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