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3年珍珠鸟的说课稿_珍珠鸟的说课【最新8篇】
1/492023年珍珠鸟的说课稿_珍珠鸟的说课【最新8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范文呢?接下来网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珍珠鸟的说课稿珍珠鸟的说课【第一篇】《珍珠鸟》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1略读课文。这是1散文,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欢人、亲近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的原因,并和同学们交流。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任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2/491.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的原因,并和同学们交流。2.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任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1.提问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提问法、讨论法。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3.学习抓住关键词去揣摩、品味。(一)整体感知、引出质疑,导入新课。上课伊始,回顾旧知,这是什么样的珍珠鸟?(出示课件:填空)巧抓学生填空的词语(怕人),引出课后思考题,原本怕人的小鸟为什么在我肩头睡着了,导入新课。(二)深入探究,感受人与鸟的和谐。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在和小鸟相处的日子中,我是怎样做的,小鸟有怎样的表现;2.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一两处做批注;3.与同桌同学交流。(三)汇报交流,读中感悟,理解人与鸟的和谐相处。1.朗读课文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放开声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调。3/492.出示幻灯片,默读课文,圈点批注幻灯片的内容是:根据问题快速阅读课文:①归纳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我的举动)②珍珠鸟对我有什么反应?③我从和珍珠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3.前后桌交流——合作探究(四)初步体会小鸟与人渐渐熟悉。1.抓住我的做法“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理解时采用了句式比较的方法,删去“决、连、也,”与原句对比读,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怕惊扰珍珠鸟,连与它们接近的最好时机都放弃了,进而体会出对珍珠鸟的关心。板书:我决不2.再看珍珠鸟的表现(抓住三个一会),体会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与人渐渐熟悉。板书:珍珠鸟探头3.理解后,男女生合作读,读出“我”对小鸟的关心,以及小鸟与人渐渐熟悉的情感。板书:熟悉(五)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人与鸟的亲近。1.通过抓重点词(“挨近、蹦、俯、喝、偏、瞧瞧、跑、蹦来蹦去”),引导从这一连串的动作词语中,发现是小鸟主动来亲近我;4/49板书:蹦来蹦去在学生汇报我的表现时,抓“微微一笑”。板书:一笑。体会到受打扰后,不烦也不恼,还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缩短了人与鸟之间的距离。理解之后,自由读,读出小鸟的顽皮、与人的亲近以及作者对鸟的喜爱。2.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在学生汇报到“白天,它这样淘气的陪伴我”出示(课件:当作者()时,看到()就();当小鸟听到大鸟的呼唤时,它(),在大鸟再三的呼唤下,才()。)想象小鸟会怎样陪伴作者,通过这个训练,体会珍珠鸟和我越来越亲近,不愿回鸟笼的心情。板书:亲近3.读中感悟:采用师生合作读书的形式,朗读11-13段,进一步感悟人与鸟之间的亲近。(六)体会人与鸟的友好。1.出示:鸟在我肩头睡着了的画面,在音乐的氛围中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感悟后配乐朗读体会人与鸟的和谐。(板书:睡着、友好)2.回归整体:怕人的小鸟为什么在我肩头睡着了。我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帮助学生整合,学生按照:因为我()所以5/49小鸟()的句式,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填空,在解决重点的同时,引出难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板书:信赖)(七)拓展延伸。联系现实,展望未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谈论对学习了本文之后的感悟。1.人和动物有没有不和谐的因素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2.怎样做一个让同学信赖的人?(八)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与鸟相亲的画卷,这是用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其实,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你、我、他(她)都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正如韦唯的歌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在欣赏歌声中结束这一课吧!(在播放歌曲时出示幻灯片五,也就是作业布置)(九)作业布置。1.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和描写雏鸟憨态可爱的句子。2.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写片段作文,以某一动物为对象,字数300字。3.课外阅读老舍的《小麻雀》。珍珠鸟决不信赖探头熟悉一笑我珍珠鸟蹦来蹦去亲近尊重睡着友好和谐6/49珍珠鸟的说课稿珍珠鸟的说课【第二篇】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是一个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单元。《珍珠鸟》是这一单元中最能体现人与动物的平等意识的一课。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尝够了狂热而轻率地向“自然开战”结出的苦果,他们迫切地思考着一个直接关系到民族与人类未来的问题——人与自然如何和睦相处,如何创造出更美好、更和谐的生存环境?其实,早在80年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就以精美散文《珍珠鸟》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思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是《珍珠鸟》一文的主题,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主题,但在冯骥才先生的笔下,却没有枯燥的说教,作者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鸟的描写之中,把人的灵性赋予无知的小鸟,所以刻画鸟的形状、动作乃至神态都极细腻、逼真。语言朴素、清新而有文采。让我们在一种极美的文字中感悟到一种美的情感,感悟到一种深远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内涵。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制定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冯骥才及其创作7/49设置原因:冯骥才是现当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学生有必要了解,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对课文进行延伸阅读的习惯。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以朗读方式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细腻的描写风格,从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b、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设置原因:a、根据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的“具体——抽象——具体”的目标教学思想。b、根据语文新课标中“语文是一种长期的终生的教育”。“利用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德育熏陶”和“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c、养成诵读习惯并学会以此种方法解读本单元以及其它适于朗读的课文。3.德育目标: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设置原因: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富有爱心的下一代”(二)教学重点以朗读方式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鉴赏能力,真正地激起学生心中“爱”的情感。设置原因:a、于漪老师的“情意教学原理”,以朗读方8/49式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b、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爱意,是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三)教学难点领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设置原因:本文主体用了很多笔墨来写珍珠鸟,以初中学生的能力层次多半只会停留在“本文是写人与鸟的闲情逸致”上,但本文绝非如此,而是小中见大,由物及人,由个体到整体,即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意境相当深远。1从德育角度讲,现代学生并不缺少“被人爱”,相反地,恰恰是因为拥有太多的“被人爱”,反而使他们缺少了一种“爱别人”的胸怀,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们对善的向往提升起来,把人的良知焕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爱和自由,乐于创造,热爱自然,学会生活和怀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力所能及的。2从语文角度讲,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因此,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长期任务。1.朗读型美读鉴赏法:(此法由叶圣陶先生提出)。设置原因:a、〈珍珠鸟〉描写的人鸟相亲的感人画面,语9/49言优美精致,有着浓郁的诗意,适合朗读。b、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教师表情化的朗读可以把作者感情的流程直接诉诸于学生的听觉,加之伴随着语意的理解,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逐渐被打动,从而使他们逐渐展开全面的鉴赏活动。这样以读导讲,以讲导读,更能使学生明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意蕴。2.讨论法、解疑法设置原因:整个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更容易营造一种浓浓的欣赏氛围,让学生得到各种程度上的美的享受1朗读鉴赏法设置原因:a、初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生活积累少,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如高中生一样,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只能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味来切入文本,对作品获得感性的认识。b、学生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调集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去亲历再造作者言语表达生动性的过程,在情感上与产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再创造的兴趣和喜悦。2小组合作学习设置原因:a、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应的动物图片、以自然音乐为主的背景音乐。10/49设置原因: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亲切自然的欣赏氛围,激活他们的思维,便于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一)课前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冯骥才,设置原因:冯骥才是我国现当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其作品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珍珠鸟》一文也属此文风。学生先行查找资料,既可以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又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以完成本课的知识教学目标。2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后大声朗读课文设置原因:根据钱梦龙老师的教学理论,任何时候的语文教学都不能忽略文字教学。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表现,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谈得上对作品的欣赏。而这一学习环节,学生应该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完成能力目标b(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大象与蚂蚁的图片,并配诗设置原因:大象与蚂蚁在体积上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图片的展示,是为了给学生直观感受,而诗中却强调了生命的平等。2提问:从这个画面与这首小诗,你想到了什么?(一句话)设置原因:a、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概括能力b、由此引出“生命是平等”的这一话题,从而导入本单11/49元中最能体现生命平等意识的课文《珍珠鸟》。(三)课文研讨(完成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及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1.概括本文内容(语言简洁)设置原因:整体把握文本2.本文给你最大的感受?设置原因:a、此为开放性题目,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b、此题的目的在于将学生的目光集中引导至本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让学生启动对课文的鉴赏。3学生分组研读以课件展示分组研读要求a、组员每人朗读一小段——有声、有心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垂蔓葱茏画框眼睑眸子呷b、大家交流意见:读到什么地方最顺口最动情?为什么?设置原因:叶圣陶先生言,“教是为了不教”,先给学生时间自主朗读,目的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的体会时间,让他们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质疑,而后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探究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答疑。这就避免了用老师的事先范读来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对文章的语言品味当中去,真正地感受到文章的妙处——好的语言,美的情感需要学生自己去品味,而不是教师自己陶醉,将学生作为旁观者。12/493交流:a、由学生自荐或小组推荐同学朗读,学生评议。b、教师引导(穿插于a中):a.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肯定为主。b
本文标题:2023年珍珠鸟的说课稿_珍珠鸟的说课【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1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