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民收入与消费第一节收入第二节消费第三节农村金融农民收入一、相关概念二、农民收入的构成三、新常态下农业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形势分析四、全球农业一体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五、新常态下,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一、相关概念农民收入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它对国家全面了解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生产、积累和社会活动情况,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监测农村摆脱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满足各级政府和宏观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等都非常的重要,为国民经济的核算提供了基础数据。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亲友农民人均纯收入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民纯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计算方法: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调查补贴)/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年份收入年份收入2006358720116977.320074140.420127916.620084760.620138895.920095153.220149892201059192015107722006-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可用于住户的最终消费、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计算方法: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0291元,增长8.4%。二、农民收入的构成(1)农民家庭成员中的职工工资性收入;(2)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3)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等收入;(4)转移性收入,包括亲友相互赠送的收入。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三、新常态下农业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形势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向好,有两个最显著的标志:一是粮食生产实现创记录的“十二连增”,总产到2015年达到12428.7亿斤,比上年增加288.2亿斤。二是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772元。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对农民收入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收入保持平稳。一方面,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以及节本降耗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由此带来规模化产生的规模收入、结构调整产生的效益收入、成本降低而增加的收入等;另一方面,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回落到中高速增长区间,农产品市场需求走弱,价格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农户务农种粮收益有限,比较效益较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工资性收入增幅趋缓。新常态下,农民务工数量增长的速度在减缓,工资增长的幅度在下调。从数量增长来看,2011-2015年,农民工外出数量分别增长了1055万、983万、633万,501万和352万,增幅逐年下降。从工资增幅来看,近几年增幅下降表现得更为明显,2012-2015年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分别为16.3%、16.8%、9.8%和8.1%。今后,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进一步放缓,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就业和工资水平增长也将受到一定影响。三是转移性收入增长面临挑战。2004-2013年,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从96.8元增加到784.3元,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从3.7%上升到8.8%,对带动人均纯收入增速上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增速特别是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在这种背景下,继续以直接补贴等形式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面临较大的压力,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支持,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政策问题。四是财产性收入增长潜力较大。近年来,受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水平提高、农民土地流转和房屋出租增多、参加入股投资分红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特别是局部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源。从长远来看,随着今后农村产权市场不断完善,农民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四、全球农业一体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全球化给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方面,大量进口国外低价农产品,使国内价格既不能随需求的拉动而相应提高,也不能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而相应上升,进口价格形成了国内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天花板”。一些产业的比较效益因此不断下降,农民通过价格获得的收入受到影响。农业补贴方面,我们在加入WTO时承诺“黄箱”补贴上限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现在对棉花等产品的特定补贴已经逼近黄线。我们还面临资源环境和生产成本这“两个地板”的约束,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受很大压力,依靠投入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流转费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农业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总之,在“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下,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受到挤压,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五、新常态下,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1、抓住新机遇新常态有新机遇,对农民收入而言,机遇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外部机遇,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机遇和开放机遇;一个是内部机遇,即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一是政策机遇。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到2020年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各地把扶持三农作为自觉行动,特别是新常态下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方式逐步转变,为各地政府重农抓粮促增收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多个地方制定了农民收入增长目标。二是开放机遇。尽管当前我国农业竞争力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但从长期趋势来看,随着需求结构升级、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经营规模逐步扩大,我国农业竞争力正处于发展提升的长期过程中,这也将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产业机遇。现代农业的内涵已经大大拓展,农业既包括农林牧渔等产业,也涵盖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农业边界的拓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2、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1)新时期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必须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前提下,着力强化制度创新和政策创设,建立起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制度环境和内生机制。在制度创新层面,主要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人力资本创新和农村产权制度等四个方面改革。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制度创新和政策创设中的核心问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一个重要前提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可以给农民吃上“定心丸”,让农民放心大胆流转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增加来自土地的财产性收入。二是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各种各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增加务农的主业收入。三是人力资本创新。核心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让职业化的农民获得人力资本溢出的收入效应。加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以生产经营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重点,对农业基础经营者,农业后继者和农业服务人员实行分层培养四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意义重大。通过股份合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农民经营权入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国家对集体的投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重构集体经济积累新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收入。(2)在政策创设层面,主要涉及农业投入、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以及城镇化六个方面的政策内容。最主要是投入政策。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增收。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技术、信息等先进生产要素进入农业提供基础平台,不断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增收。土地细碎化、地力水平低、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是制约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瓶颈,应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民增收。此外,政府在其他方面5个方面也要予以恰当的支持。农村消费一、农村消费与农村消费市场二、农村的消费水平三、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一、农村消费与农村消费市场(一)消费的含义消费是指为了维系、更新和改善人类生理和心理功能,以及在生产提供物质和文化产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产品的生理和经济行为。由上述含义可以看出,实际经济生活中存在两种消费,即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个人消费是指任何人想要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就必须消耗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文化产品,农村消费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支持力度的加大,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免除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利促进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村消费状况得到改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也出现一些新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偏低,消费质量不高,城乡差距问题较为突出。对农村消费的几个判断1.总体上处于从第一次升级向第二次升级跨越阶段。第一次升级是指由贫困型向温饱型转变的过程,我国大部分农村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完成;第二次升级是指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过程。国家统计局分析表明,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均落后城市10年以上,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据此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已经步入从第一次升级向第二次升级跨越的关键时期。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过渡,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阶段性特征。2.消费水平呈多层次“菱形”结构。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消费日益多元化,生存型消费、温饱型消费、小康型消费、富裕型消费同时并存。一是生存型消费。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及部分落后地区,生活消费主要以满足吃、穿、住等基本需求为主。二是温饱型消费。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边际消费倾向和实际消费倾向较高。三是小康型消费。消费观念趋于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的欲望较为强烈,消费热点已转向中高档家电产品。四是富裕型消费。主要是农村中的工商大户、养殖专业户和建筑装修包工头,消费观念较为现代,消费水平不低于城镇居民。从构成上看,生存型、富裕型消费比重较小,温饱型、小康型消费比重较大,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结构。3.农民消费满足率低,潜力巨大。一是农民消费满足率低。以家电产品为例,2005年农村每百户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仅相当于城市每百户拥有量的62%、20%和40%。据估算,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二是农户储蓄余额增长较快。2005年底,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其中每位农民平均储蓄约3000多元。庞大的储蓄余额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如果每位农民增加消费支出100元,就可以创造7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三是农村消费总量与庞大的农村人口极不相称。农村市场有7亿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2/3,但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消费潜力很大。(二)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农村消费市场是指在农村的地域范围内产生的各
本文标题:农民收入与消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