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03第三章投资成本利润
第三章投资、成本、收入和利润第一节工程项目投资及构成第二节工程项目运营期成本费用第三节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第四节利润第一节工程项目投资及构成一、投资的基本概念投资:是指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经济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所投入的资源可以是资金、人力、技术或其他经济资源。投资:为实现预定生产经营计划而预先垫付的资金。包括:1)固定资产投资2)无形资产投资3)递延资产投资4)预备费用(基本预备、涨价预备)5)建设期利息及汇兑损益6)流动资金投资投资的构成及形成的资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递延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汇兑损益预备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其它费用(土地补偿费、管理费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投资(续)固定资产原值:建设项目建成或投产时核定的价值,是根据工程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计算求得。折旧: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补偿,一种会计手段;在投资项目寿命期(或计算期)内,折旧和摊销不是项目的现金流出,但是,是成本的一部分。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期末残(余)值:寿命期末的固定资产残余价值,现金流入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能为企业长期提供某种权利或利益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誉、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其价值在服务期内逐年摊销,摊销费计入成本递延资产:项目筹建期内,集中发生除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以外的各项费用所形成的资产。包括开办费、租赁固定资产改良费、固定资产装璜、装修费等在规定年限内平均摊销,摊销费计入成本流动资金投资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对象不同,长短不同)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储备资金(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金(在制品、半成品、待摊费用)成品资金(产成品、外购品等)结算资金(应收、预付帐款等)货币资金(备用金、现金、银行存款等)投资来源自有资金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包括资本金和资本溢价),是企业用于项目投资的新增资本金、资本公积金、提取的折旧费与摊销费以及未分配的税后利润等。负债资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及发行债券的收入等。包括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和融资租赁的长期应付款项等)和短期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二、工程项目总投资工程项目投资:一般指某项工程从筹建开始到全部竣工投产为止所发生的全部资金投入。由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两大部分组成。见图3.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数值上等于工程造价。工程项目总资金建设投资流动资金设备及工器具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工程建设其他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图3.1工程项目投入总资金构成建设期利息(一)设备及工器具投资设备工器具投资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生产家具购置费组成。设备购置费是指为工程建设项目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器具的费用。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是指新建项目可扩建项目初步设计规定所必须购置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仪器,工卡模具,器具,生产家具和备品备件的费用。进口设备的购置费与交货类方式有关国际上常见的交货类方式装运港类进口设备的原价(二)建筑安装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规费+企业管理费(三)工程建设其他投资是指从工程筹建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止的整个建设期间,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大致可以分三类:第一类为土地费用,第二类为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第三类为与未来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四)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支出。包括:在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和费用;设计变更、局部地基处理等所增加的费用;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措施的费用;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的费用。公式:(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费率涨价预备费是指对建设工期较长的项目,由于在建设期内可能发生材料、设备、人工等价格上涨引起的投资增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计算公式:PF=∑It[(1+f)m(1+f)0.5(1+f)t-1–1]PF——涨价预备费估算额It——建设期中第t年的计划投资额(按建设期前一年价格水平估算)(静态投资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建设其他投资、基本预备费)n——建设期年份数f——年平均价格预计上涨率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五)建设期贷款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指建设期内因使用债务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假定各种借款均在年中支用,即当年借款额的利息按半年计算,上年借款按全年计息。计算公式:建设期是否能付息:用自有本金按期还息,Pj-1为年初借款本金累计未能还息,Pj-1为年初借款本息累计例: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在建设期第一年借款300万元,第二年借款400万元,第三年300万元,每年借款平均支用,年利率为5.6%,用复利法计算建设期借款利息。解:第一年:利息=300÷2×5.6%=8.4万元第二年:利息=(300+8.4+0.5×400)×5.6%=28.47万元第三年:利息=(300+8.4+400+28.47+0.5×300)×5.6%=49.66万元所以建设期末累计借款利本和为8.4+300+400+28.47+300+49.66=1086.53万元,其中借款利息为86.53万元。第二节工程项目运营期成本费用一、成本费用的构成(见下图)1、生产成本构成2、期间费用构成成本费用的分类总成本费用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生产成本直接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它直接费用(含折旧)制造费用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其它间接费用(含折旧)按成本中心分类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按经济性质分为九类:①外购材料;②外购燃料;③外购动力;④工资及福利费;⑤折旧费;⑥摊销费;⑦利息支出;⑧修理费;⑨其他费用。经营成本:工程技术项目在生产经营期间的经常性实际支出。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摊销费+利息)总成本(费用)=①+②+…+⑨二、工程经济中成本费用的计算1、外购原材料成本计算原材料成本=年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2、外购燃料动力成本计算外购燃料动力=年产量×单位产品燃料和动力成本3、工资及福利费计算工资:一是按整个企业的职工定员数和人均年工资额计算年工资总额。二是按不同的工资级别对职工进行划分,分别估算同一级别职工的工资,然后再加汇总。福利费:一般可以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4、折旧计算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企业把已发生的资本性支出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去,然后通过产品销售,逐步回收初始的投资费用。将折旧费计入成本费用是企业回收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手段。计提折旧应考虑的因素1)应计折旧总额2)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总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或加速折旧法。一般折旧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1)直线折旧法(平均年限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的净残值率和折旧年限计算折旧。它是折旧时间而非使用状况的函数。是由于时间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将应计折旧值平均分摊到使用年限内的每一年。优点:简单明了,计算方便,在侧重无形损耗时更加适用。缺点:①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保养费、修理费增加;②没有考虑使用状况。适用:负荷均匀的资产计算公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率、折旧年限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特点:所提折旧额与使用程度成比例,但未考虑无形损耗。3)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说明: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即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折旧法计算折旧。4)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注意: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不同的折旧率例题: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分别按不同方法求出年折旧费。5、修理费计算与折旧费类似,也包括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可将以上各项成本中的修理费单独计算。修理费包括大修理费和小修理费。修理费的估算,一般无法确定修理费发生的具体时间和金额,可按照折旧费的一定百分比计算。6、维简费的计算维简费是指采掘、采伐工业按生产产品数量提取的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即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它是直接计入成本的,其计算方法与折旧费相同,这类采掘、采伐企业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7、摊销费计算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均是以摊销的方式补偿和回收的。摊销: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原始价值要在规定的年限内,按年度或产量转移到成品之中,这一部分被转移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原始价值,称为摊销。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计算摊销费采用直线法,并且不留残值。无形资产规定了法定有效期和收益年限的,按照法定有效期或合同、协议规定收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没有规定期限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分期摊销。递延资产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在投产当年一次摊销。8、运营期利息计算利息支出是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在运营期所发生的建设投资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建设投资借款在生产期发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每年支付利息=年初本金累计额×年利率注意:还款当年按年末偿还,全年计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计算公式为:流动资金利息=流动资金借款累计额×年利率注意:在运营期利息是可以进入成本的,因而每年计算的利息不再参与以下各年利息计算。9、其他费用计算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用-利息支出10、经营成本是工程经济学特有的概念,指不包括折旧费用(或维简费用)、摊销费用、利息支出的成本。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用)-摊销费用-利息支出不包括这几项的原因:11、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按成本与产量关系,年成本费用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在总成本费用中,随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增减的成本项目为可变成本,反之,则为不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如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变动成本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程经济分析中的费用与成本不同于会计中的费用与成本1)会计中的费用和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生的各项耗费的真实记录,数据是唯一;工程经济分析中的费用和成本是对未来的预测结果,有不确定性。2)会计中对费用和成本的计量是分别针对特定会计期间,企业经营活动和特定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工程经济分析中,对费用和成本的计量则一般针对某一投资项目或技术方案的实施结果。3)工程经济分析强调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费用和成本具有相同
本文标题:03第三章投资成本利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478 .html